簡短勵志小故事及感悟_晨會簡短勵志小故事

  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看一些簡短勵志的小故事,之後我們都會有所感悟。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簡短勵志小故事及感悟。

  簡短勵志小故事及感悟1:承受極限

  一位年輕人畢業後被分配到一個海上油田鑽井隊,中方與日方合資合作,主管是一位日本人。

  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領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時間內登上幾十米高的鑽井架,把一個包裝好漂亮盒子送到最頂層的主管。他抱著盒子,一溜小跑,快步登上那高高的狹窄的舷梯,當他氣喘嚅嚅、滿頭是汗登上頂層,把盒子交給主管,主管只在上面簽下自己的名字,讓他再送回去。他又快跑下舷

  他撕開外面的包裝紙,開啟盒子。裡面是兩個玻璃罐,一罐咖啡,一罐咖啡伴侶。他憤怒地抬起頭,雙眼噴著怒火,射向主管。

  這位傲慢的主管又對他說:“把咖啡衝上。”

  這位年輕人再也忍不住了,叭地一下,把盒子扔在地上:“我不幹了。”說完,他看看倒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裡痛快了許多,剛才的憤怒釋放了出來。

  這時,這位傲慢的主管站起身來,直視他說:“你可以走了。不過,看在你上來三次的份上,我可以告訴你:剛才讓你做的這些,叫做承受極限訓練。因為我們在海上作業,隨時會遇到危險,就要求隊員身上一定要有極強的承受力,承受各種危險的考驗,才能成功地完成海上作業任務。可惜,前面三次你都通過了,只差最後一點點,你沒有喝到你衝的甜咖啡。現在,你可以走了。”

  感悟: 承受是痛苦的,它壓抑了人性本能的快樂。但是成功,往往就是在你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痛苦之後,才會在某個方面有所突破,實現最初的夢想。可惜,許多時候,我們只差一點點,為了一時痛快,而沒有喝到我們衝的甜咖啡。

  簡短勵志小故事及感悟2:蓋迪戒菸的故事告訴我們

  抽菸的人都知道,一旦上癮,再想戒掉是很不容易的。蓋迪曾經是個大煙鬼,煙抽得很凶。有一次,他開車去度假經過法國,天公不作美下起大雨,他的汽車又拋錨了,只好在附近的一個小鎮上的旅館過夜。吃過晚飯,疲憊的他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凌晨兩點,蓋迪醒來,他想抽一支菸。開啟燈,他自然地伸手去抓睡前放在桌上的煙盒,不料裡頭卻一支也沒有了。他下床搜尋衣服口袋,毫無所獲。他又開啟裝行李的箱子翻來覆去地找,希望能發現無意中留下的一包煙,結果又失望了。那就去買一盒,蓋迪穿上衣服來到旅館門外,這時候,旅館的餐廳、酒吧早關門了。雨還在下個不停,街上一片悽清,所有的店鋪都已經打烊了。唯一的辦法就是冒雨到自己停在幾條街外的車裡去拿。

  越是沒有煙的時候,想抽的慾望就越大。有煙癮的人都有這種體驗。

  蓋迪打算去自己的車裡拿煙,想起帽子忘在房間裡了,至少還可以遮遮雨。他回到房間,剛準備拿帽子時他突然停住了。他問自己:我這是在幹什麼?

  蓋迪坐在床邊尋思,一個有教養的人,而且是相當成功的商人,一個自以為擁有理智的頭腦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離開旅館,冒著大雨走過幾條街,僅僅是為了得到一支菸。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習慣,這個習慣的力量難道那麼強大?

  不一會兒,蓋迪下定決心——決定戒菸。他站起來使勁地伸了個懶腰,然後把那個空煙盒揉成一團扔進了紙簍,脫下衣服換上睡衣回到了床上,帶著一種解脫甚至是勝利的心情進入了夢鄉。

  至此,蓋迪一生中再也沒有碰過一支香菸。他就是聞名世界的美國石油大亨——保羅?蓋迪。

  感悟:自制力是每一個成功人士必不可少的素質之一。當我們面臨誘惑時,要用理智的頭腦來分清楚孰是孰非,再做出正確地選擇。

  簡短勵志小故事及感悟3

  有兄弟二人,年齡不過四、五歲,由於臥室的窗戶整天都是密閉著,他們認為屋內太陰暗,看見外面燦爛的陽光,覺得十分羨慕。

  兄弟倆就商量說:“我們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陽光掃一點進來。”

  於是,兄弟兩人拿著掃帚和畚箕,到陽臺上去掃陽光。等到他們把畚箕搬到房間裡的時候,裡面的陽光就沒有了。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掃了許多次,屋內還是一點陽光都沒有。

  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看見他們奇怪的舉動,問道:“你們在做什麼?”

  他們回答說:“房間太暗了,我們要掃點陽光進來。”

  媽媽笑道:“只要把窗戶開啟,陽光自然會進來,何必去掃呢?”

  啟示:把封閉的心門敞開,成功的陽光就能驅散失敗的陰暗。

  簡短勵志小故事及感悟4:沒有什麼不可能

  加拿大有一個小男孩瑞恩·希裡傑克,有一天他在電視上看到非洲有成千上萬的兒童沒有水喝,他們渴急了就去喝殘留在水凹裡的髒水,甚至牲畜的尿!6歲的瑞恩瞪大了眼睛。他根本不相信:這世上居然會有人沒有潔淨的水喝,而且會因此死去。他難過極了。

  忽然,電視中傳出來的一句話“70塊錢可以建造一口井”讓瑞恩激動不已。“我一定要為他們挖一口井。”他想,“我明天就要帶70塊錢來。”

  電視節目結束後,他迫不及待地向媽媽伸出手,“媽媽,給我70塊錢。”面對瑞恩的請求,媽媽根本就沒當回事。瑞恩只好沮喪地走開了。可是一整天,電視中那些非洲孩子因飢渴而死去的畫面充斥著他的腦海。

  晚飯時,瑞恩又向爸爸媽媽提起了這件事。“不,”媽媽說,“70塊錢是不能解決那裡的問題的。況且你也是個孩子,你沒有這個能力!”瑞恩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爸爸。“這是個可笑的想法,瑞恩……”爸爸還想說下去,瑞恩哭著叫道:“你們根本就不明白!那裡的人們沒有乾淨的水喝,!”

  瑞恩每天都要向父母請求,好像不給他這70塊錢,他就沒辦法生活下去一樣。

  瑞恩的爸爸媽媽不得不認真地討論這件事,然後,他們告訴瑞恩:“如果你真的想要,你可以自己賺,比如為打掃房間、清理垃圾,我們會給你報酬。”

  瑞恩得到的第一個任務是吸地毯。幹了兩個多小時,經過媽媽的“驗收”後,瑞恩的儲蓄罐裡多出了兩塊錢。

  此後,瑞恩經常利用業餘時間做家務。

  漸漸地,家族裡的人都知道了瑞恩的這個夢想。

  爺爺責備兒子說:“為什麼不直接給他七十元錢!”

  瑞恩的爸爸說:“孩子的想法太可笑,根本就不可能!這樣做主要是鍛鍊他的勞動能力。他很快就會厭煩的。”

  媽媽也附和道:“這肯定是一個夢,一個6歲孩子的夢,一個毫無可能實現的夢……誰會認真對待這種胡思亂想呢?”

  可半年過去了,瑞恩非但沒有放棄,反而幹得更加買力了。每當爸爸媽媽勸他停止時,瑞恩就說:“讓我再幹一會吧,我一定要賺取足夠的錢,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水井!”

  瑞恩每天睡覺前都祈禱: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喝上潔淨的水。

  附近居住的人知道了瑞恩的夢想,都被瑞恩的執著感動了,紛紛加入了“為非洲孩子挖一口水井”的活動中。不久,瑞恩的故事出現在肯普特維爾《前進報》上,題目就叫《瑞恩的井》。隨後,《渥太華公民報》又刊登了同樣的報道。瑞恩的故事開始迅速傳遍加拿大,不斷有電視臺要求採訪。

  一週後,在瑞恩家的郵筒裡出現了一封陌生的來信,信封上寫著瑞恩的井,裡面有一張25萬元的支票,還有一張便條:“但願我可以做得更多。”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有上千萬元的匯款來支援瑞恩的夢想。5年過去了,這個夢想竟成為上萬人蔘加進來的一項事業。這個普通的男孩兒瑞恩被媒體稱為“加拿大的靈魂”。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總督克拉克森頒發的國家榮譽勳章,同年10月,他作為惟一的加拿大人,被評選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如今,他的夢想已基本實現,在缺水最嚴重的非洲烏干達地區,有56%的人能夠喝上純淨的井水了。

  有記者問道:“是什麼讓你堅持做這件事情?”

  瑞恩說:“我夢想著有一天,非洲的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這是個很大的夢想。但我知道,只要真心向往,並且努力奮鬥,每個人都可以達成自己的夢想。我堅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只要你想做你就能做得到!”

  感悟:夢想和現實是存在差異和距離的,排除偶然的不確定因素,多數原因,是因為我們不敢也不願意相信“虛幻”的夢想。但是瑞恩的經歷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有所夢想,只要持之以恆,就沒有什麼不可能實現的願望。

  

1.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2.勵志故事及感悟簡短

3.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4.十個成功勵志小故事

5.10個值得一讀的經典勵志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