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感人的演講稿

  演講稿是人們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中學生如何演講才感人?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篇1

  XX年8月19日18時35分,我很開心並很榮幸在這裡,見到了你,因為高三課業繁重而許久未見的家人,因為畢業離開而許久未見的老師,因為準備大學生活而許久未見的朋友。

  您記得嗎,那是又一次深夜您抱著我跑向醫院?

  您記得嗎,那是又一次您張羅了一桌菜等我回家?

  您記得嗎,那是有一個撥來問我近況的電話?

  您記得嗎,那是又一杯陪我到深夜的牛奶,又一盞陪我到深夜的檯燈?

  您知道嗎,無論我走得多遠,這血濃於水的親情我永遠不會忘記。

  張承友老師,您記得嗎?您在我的學生手冊上寫下的“取得國際金獎”的評語。

  代小平老師,您記得嗎?您帶著我們把教師裝點成家,讓我們的童年閃耀在鎂光燈下。

  朱夢忠老師,您記得嗎?我在作業本里寫下的一個個詩篇,和您在詩篇下留下的一張張笑臉。

  張瓊燕老師,您記得嗎?我們那做了又擦、擦了又做的《學與練》和蹲著考試的奇妙體驗。

  劉翠榮老師,您記得嗎?您在課堂上的神采飛揚,以及當我生病時對我說的“你是我們班的頂樑柱,不能倒”。

  李智老師,您記得嗎?您的耐心和鼓勵,將我這個在及格邊緣徘徊的課代表送上了語文優等生的末班車。

  王曉煉老師,您記得嗎?您媽媽似的關懷和“我一巴掌刷死你”的可愛。

  金濤老師,您記得嗎?您在課堂上舍我其誰的霸氣,和在最後2個月裡將我語文從6拉到1的效率。

  汪建平老師,您記得嗎?您“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的座右銘和“動作放快些”的激勵。

  胡建華老師,您記得嗎?您中考時借我的那塊手錶和一借就是3年的政治筆記本。

  鄭興啟老師,您記得嗎?中考前的最後一次課上,您寫下的“年輕的學子們,一路走好”的祝願。

  張闖勝校長,您記得嗎?您為我掃除了7.3道路上的最後一個障礙。

  您知道嗎?無論我飛得多高,這千金難買的師生情我永遠不會忘記。

  你記得嗎?那是我深夜睡不著覺時發給你的手機簡訊。

  你記得嗎?那是我們在路上相遇後的忘乎所以。

  你記得嗎?那是我們在江灘上肆無忌憚地高歌。

  你記得嗎?那是我們的一見如故,那是我們對彼此夢想的珍視,那是我們共同的青春。

  你知道嗎?無論我們身在何處,我們都在一起。電話的兩邊是連著一份情誼的兩顆心,電腦的兩端是懂你懂我的彼此。

  感謝我18歲的年華中有你們所有人的參與,並期待與大家共同譜寫接下來的一個個18歲的篇章。

  篇2

  首先,請允許我對上述獲獎的教師與同學表示衷心的祝賀! 接著,我帶著四個感謝而來:

  第一個,要感謝學校,是這所美麗的學校給我這樣的一個平臺,讓我能在這樣的平臺上展現自我。

  第二個感謝,感謝學校個各位領導,是你們的關心與鼓勵,給我最大的支援,也給我最大的動力,讓我能安心工作,實現夢想。

  第三個感謝,感謝很多身邊的同事,是這些同事給我很多很多無私的幫助,從上課到管理班級,給我很多經驗,讓我能夠這麼快的成長;很多老師在教學上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們都是非常優秀的教師,非常敬業,敢於創新,又很熱心幫助指導青年教師,這非常有利於我們的教學水平的提高。

  第四個感謝,是要感謝我的學生,感謝你們的積極參與和配合,感謝對我們老師工作的理解與支援。在這一過程中,你們成長成熟了,與此同時,也從另外的一個側面幫助了我的成長。。我今天的成績,有你們的功勞,感謝你們,希望你們與我們老師一起,共同努力,開拓進取,為我們美好的明天而奮鬥。

  我們萬安小學的老師可以說很辛苦,因為為了愛,甘將心血化時雨,潤出桃花一片紅。因為老師的夢想和榮譽都與你們連在了一起,你們是幸福的,老師就是快樂的;你們是進步的,老師就是欣慰的;你們是成功的,老師才是優秀的。我相信,萬小師生,眾志成城,和諧奮鬥,一定會共同築就美好的明天!

  最後祝老師們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祝同學們的成績如芝麻開花節節高!謝謝大家。

  篇3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初為人師時,不知道自己肩上的責任,以為自己就是一個“孩子王”。後來,當漸漸融入教師這個角色,才感到自己更需要的是一顆真心與摯愛。在孩子們熱切的目光中,我開始在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質,並且把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當作自己的座右銘。

  彈指一揮間,近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小女孩已經成長為像模像樣的“老教師”。用朋友的話說,走在大街上,人們一看就知道是個教書的。我不知道她的話是讚揚還是諷刺。如果是讚揚,也許是經過多年為人師表的洗禮,自己獲得了一種教師特有的崇尚知識、甘為人梯的內在氣質;如果是諷刺,也許是因為身為教師固守著清貧的生活,自己缺少了那種珠光寶氣、名牌豔裝的豪華。但不管是讚揚還是諷刺,我卻銘記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座右銘,將“教師”這個榮譽高高舉起,不動搖,不自卑,立志做一根燃燒的紅蠟燭。

  今年八月,我離開工作八年的幼教崗位,投入到另一個嶄新的工作環境——上杭四中,四中是我夢想已久的學校,因為我喜歡挑戰,喜歡在新的領域充實自己。而四中正是我實踐夢想、挑戰自己的新天地。這裡有優美的環境、和諧的氛圍,是我們青年教師勤學苦練、開拓創新的好校園。記得法國作家雨果說過:比陸地更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懷。不是嗎?當我們心中充滿了對孩子們的愛,我們會覺得,我們的工作也會發出動人的光彩。雖然我所從事的計算機課程,屬傳統意義上的副科。但我知道,這其實更是一門傳播現代知識的必修課。試想,面對科技高速發展的現實,計算機普及使用的今天,作為現代人工作的基本技能,如果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連計算機都不會使用,那我們的教育能說是成功的嗎?因此,我知道這門副科的重要,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之重。

  剛到四中時,心裡曾忐忑不安,不知道能否將課上好。因此第一次上課前,我準備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把每一個細節都背下來。結果,第一節課上完,我發現我們的學生對計算機課程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下課後,他們還對我說:“老師,再給我五分鐘,我們還想練,老師,可不可以全班都參加興趣小組活動……”我心裡十分高興——我成功了。第一次的成功令我信心大增,以後每一次上課,我都精心準備,特別是在如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方面,下了較多功夫。在興趣小組活動中,當我看到一幅幅學生頗有成就的作品時,我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我覺得自己的努力有了結果,有了方向,我為自己的努力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