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歷史規則的詩詞名句

  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

  【釋義】不能夠用要求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釋義】看人不能光憑外貌來判斷,海水不能用鬥來衡量。

  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釋義】警惕啊,警惕!你怎樣對待人,人也怎樣對待你。

  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用術,我以誠感之;人使氣,我以理屈之。

  【釋義】別人以剛強的辦法,我以柔和的辦法戰勝他;別人使用權術,我以誠實的態度感化他;別人動氣了,我以道理使他折服。

  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釋義】自己不做傷天害理的事,就不會有憎恨你的人。

  待小人不難於嚴,而難於不惡;待君子不難於恭,而難於有禮。

  【釋義】對待品德不端的小人,對他們抱嚴厲的態度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在內心不憎恨他們:對待品德高尚的君子,做到尊敬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對他們真正有禮。

  身危者駭,人勿責之。

  【釋義】身處險境的人恐懼,人們不要指責他。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釋義】誠心誠意地對待別人,全天下的人都會信任你;不誠心誠意地對待別人,就算是自己的妻子兒女也會懷疑你。

  君子以細行律身,不以細行取人。

  【釋義】君子在小事上嚴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來苛求別人。

  毋以貧故,事人不謹。

  【釋義】不要因為別人貧窮,就對人簡慢。

  勿以身貴而賤人。

  【釋義】不要因為自己身份高貴就輕視他人。

  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

  【釋義】不因自己富貴而對他們傲慢,不因他們微賤而輕視他們。

  冤家宜解不宜結。

  【釋義】有仇的人應該和好,不應該繼續結仇。勸人處世不必過於計較。

  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釋義】你對別人尊敬,別人對你也會更尊敬!意謂尊重是互相的。

  先人而後己者安,適己而勞者危。

  【釋義】先為他人後為自己的人得平安,只顧自己舒適而使別人勞累的人易招禍。

  處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釋義】處理事情的要點是:自己不願意的,不要施加給別人;做一件事而無所得,應回過來反省自己。

  山水尚有相逢之日。

  【釋義】山與水還有重逢的日子。比喻人總有相逢的日子,做事應留有餘地。

  既知退而知進兮,亦能剛而能柔。

  【釋義】為人處世要懂得進退,辦事既要有原則又要靈活。

  凡事行,有益於理者立之,無益於理者廢之。

  【釋義】每一件事情在實行的時候,是對事理有益的就樹立它,對事理無益的就廢止它。

  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釋義】感到難的是因為不會做,會做的就不會覺得難。

  會家不忙,忙家不會。

  【釋義】懂行的人,做事沉著冷靜、有條不紊;不懂行的人手忙腳亂,還是不會。

  處有事當如無事,處大事當如小事。

  【釋義】處理事情當做無事一般,處理大事當如小事對待。比喻處事應當沉著鎮靜,從容自如。

  雨不成,低不就。

  【釋義】高的做不好,低的又不做。

  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

  【釋義】男子漢大丈夫做事,看它對還是不對,而不看對自己有利還是有害;看是否合乎時勢,而不是計較得失;看長遠,而不只看眼前。

  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釋義】揣度著德行規範來處理事情,衡量著能力大小來行動。

  世事多因忙裡錯。

  【釋義】世上的事,很多的是因為忙而出錯。

  己所不欲,豈可嫁禍於人。

  【釋義】自己不願接受的東西,怎麼可以轉嫁給別人?

  損人即自損也,愛人即自愛也。

  【釋義】損害別人,就是損害自己;愛護別人,就是愛護自己。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釋義】給予別人便利,自己也就得到便利。

  憂人之憂,樂人之樂。

  【釋義】要為別人的憂慮而憂慮,為別人的快樂而快樂。

  敬一人,則千萬人悅;慢一人,則千萬人怨。

  【釋義】尊敬一個人,就會使千萬人喜悅;怠慢一個人,就會使千萬人抱怨。

  敬他還自敬,輕他還自輕。

  【釋義】尊敬別人會使自己受到尊敬,輕視別人會使自己受到別人的輕視。

  事前要思免後悔。

  【釋義】事前一定要進行周密的思考謀慮,才能避免事情後果不如意而後悔。

  不慎其前而悔其後,雖悔無及矣。

  【釋義】事前不慎,事後懊悔也無濟於事。

  慎厥初,惟厥終。

  【釋義】做事慎重地開始,想到它可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