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教育論文參考

  護理是一門“以人的健康服務”為主的專業,隨著醫學模式轉變、健康觀念的更新、疾病譜的變化、衛生保健體制革新,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發展,我國護士隊伍從以中專為主體轉向中專、大專、本科多層次教育的方向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護理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護理教育論文範文一:護理教育發展對策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人們的健康觀念開始發生轉變,逐步由疾病的治療偏向疾病的預防,在這其中護理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醫療體制的改革,護理的概念不斷深入,其功能除照顧病人外,更兼有預防保健、健康知識宣傳、衛生諮詢[1]等。護理教育作為對專業護理人員的培養,其發展應順應社會的需求,本文將從我國護理教育的現狀和分析入手,提出可持續性的護理教育發展策略。

  關鍵詞:護理教育;發展;現狀;策略

  我國目前正處於經濟轉型時期,快速轉型帶來的負面影響如工業化帶來的環境汙染、人口老齡化、快節奏生活帶來的不健康生活習慣等給我國居民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因此我國對護理人才的需求也隨之提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護理教育作為單獨的學科在國家政策支援下納入教育系統。在新的社會環境下,如何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培養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與應變能力,是現階段護理教育面臨的重大問題。

  一、我國護理教育的整體形勢與存在問題

  一當前護理教育的形勢

  21世紀後,隨著國家對護理教育問題的重視,護理人才培養的數量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截止2010年,我國開設護理專業的中、高職院校達1000所以上,本科院校達200所以上,招收護理研究生院校達30所以上,與2001年比較招生總數增長了近8倍。2011年,護理學發展被教育部列為一級學科。截至2015年,本專科含高職院校中開設護理課程的院校比例達60%,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中職、高職、研究生、繼續教育”的護理教育模式。以上資料表明,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我國的護理教育得到了平穩且快速的發展。

  二護理教育存在的問題

  1.人才培養比例失衡。儘管我國的護理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護理專業的人才培養並不均衡。一方面,中高職院校的護理專業招生人數遠遠高於大學等高等院校,據2013年的不完全資料統計,一級、二級、三級的醫院中護理人員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比例約為50%,而在三級醫院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護理人員比例小於10%。另一方面,高階人才過於稀少,滿足不了社會對於護理專業人才的需求。儘管已有不少學校招收護理研究生,但護理研究生的規模太小,在三級醫院中研究生學歷的護理人員只有2%。同層次人員的素質差異以及高層次人員的極度匱乏阻礙了護理教育的均衡發展。

  2.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方向缺乏科學指導。由於我國的護理教育起步時間比較晚,對具體教育目標的設定與評估、教學課程設定上均存在不足[2]。首先是教育目標的設定,從我國現有的教育目標相關檔案上來看,中職高職護理培養偏向基礎應用型,本科、研究生護理偏向研究型,但是並沒有明確培養臨床專業型的人才,也沒有系統而整體化的評估手段。其次,在課程設定上,我國護理培養的課程過多側重公共基礎知識,缺乏有關人文醫學的教學。

  3.人才輸出與社會需求不對接[3]。在人才輸出上,醫院的護理崗位十分細化並且正在向健康教育、專科護理等方向擴充套件,而課程設定更多是學科知識,既缺乏護理實踐,又缺少職業能力如應急處理、病人狀況評估、交流溝通等的培養,導致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不對接,阻礙了護理人員的發展。

  二、護理教育的發展策略

  針對上述護理教育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四點針對性的發展策略:

  一建立合理的人才層次結構

  針對人才培養比例失衡的問題,教育部門應適當控制中職院校的護理教育,促進高等院校護理教育的開設,重視對本科生護理教育的培養,特別是要重視研究生的人才培養,加大高學歷護理人員在各醫療機構中的比例,另外,教育部門可以開通由專到本的銜接,建立從低層次到高層次的入學標準,使得低層次的護理人員也能夠進行高層次的學習,從而提高整體的學歷水平。

  二明確教學目標,改善教育方法

  在教學目標與教育評價上,可借鑑其它國家的先進經驗,結合當前的社會需求,對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戰略分析。在教育方式方法方面,一是在課程設定上,應該對護理行業進行深入調查,瞭解護理人員所需職業能力後,開設相應課程,將專業知識、臨床護理、人文素養等進行綜合課程構建;二是在教學方式上,要引入先進的師資隊伍,建立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由“授課式”向“護理培養式”轉變,可引入情景教學、專題講座、社會調研等多種形式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建立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有效銜接

  護理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國家輸出不同層次的護理人才,從而更好地為社會服務,隨著社會與醫療事業的發展,護理崗位越來越細化,對護士的專業要求也越來越規範。我們既需要在特定領域中具備突出能力的專科護士如2011-2015年發展規劃指出加大對重症監護、血液淨化、手術室等專科護士培養,也需要能夠在溝通表達能力、合作能力、應急處理能力等方面滿足病人需求的綜合性護士,在進行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對接時,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人才與社會的對接機制[4],如通過政府等進行人才與需求的資訊蒐集,從而對人才需求進行預測;另一方面,針對護理教育而言,建立醫院與學校間的合作制度,有利於為學生提供臨床實踐教學,從而為學生之後步入崗位奠定基礎。

  四推進護理學科國際化程序

  護理學科是一門很複雜的系統,需要不斷與外界進行交流,在新的世紀,我國的護理學科想要發展,必須借鑑國外先進的護理體系建立經驗,形成國際化的觀念,吸取國外護理教育發展中的教訓。在護理教育方面實行對外開放,積極與國外學校合作,開展聯合辦學,與國外優秀的護理團隊合作,引入國外先進的科研技術,將我國的護理教育帶入新的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綜上所述,護理教育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目前護理教育的發展呈現出平穩迅速的形勢,但是發展中也存在著人才層次不合理、人才培養目標方向不明確、與社會需求不匹配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四點策略,但如何進行具體實踐應用,仍然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萬曉燕.護理教育發展的現狀、問題及促進策略.教育與職業,2014,33:132-133.

  [2]章雅青.我國護理教育的發展與展望.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3,533.

  [3]張豔.我國護理學學科體系構建與發展策略研究.第二軍醫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

  [4]勞冰磊.護理教育改革探究[J].中外醫療,2010,4:42.

  護理教育論文範文二:護理教育情景教學法的應用

  摘要:目前在護理專業學生數量增加的情況下,可供使用的臨床教學站點及臨床護理老師並不充分。因此,情景教學法作為理論結合實際的一種方式,已經變成護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學形式。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護理教育;應用現狀

  情景教學法將提供學生高度模仿的環境為前提,以不對病患構成安全及生命威脅的狀況下不斷練習護理病患所需的各種能力,可以在練習當中獲得正確、及時的反饋,並且能夠感受病患的狀態及在各類環境中的體會及反應,以此增加對病患的理解,並更好地知曉病患的所需。

  一、情景教學法在護理教育中的意義

  1.加快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科學運用情景教學法不但需要老師的護理學科知識十分紮實,還需要老師靈活運用知識,如此才可以具備較好的邏輯思維,組建並規劃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情景,並提出合理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對問題的探索欲。從而可以提升老師的綜合教學實力,在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下較好地完成護理教學,為護理專業的學生提供更為科學的教學,併為護理專業的學生在未來臨床實踐中更好地運用知識做好鋪墊。

  2.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護理教學屬於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僅通過理論教學授予學生知識,不但十分索然無味,還易使學生產生倦怠感,對學習和掌握護理知識尤為不利。採用情景教學法,發揮學生擺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中通過設定各類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融入其中,通過模擬實踐中指定的情景形象瞭解並掌握護理學知識,並且也為此後在臨床中的實踐奠定下穩固的基礎。情景教學法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發揮出學習的創造性與積極性,這也對護理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所助益。

  3.提升護理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

  情景教學法的操作性與實踐性較強。因此,在護理教學中採用情景教學法,不但可以鞏固護理專業的基礎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在情景模擬中提升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些均是一名專業護士在臨床護理實踐中應當具備的基本素養。所以,情景教學法能夠很好地提升護理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學生更加符合未來的工作所需,為社會打造可用的技術型專業人才。

  二、情景教學法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現狀

  1.角色模擬

  角色模擬是通過想象和表演打造的情景,用來開發學生對自身及他人價值、行為、信念的認知。例如,為學生設計臨床實習靜脈輸液的情景,分別指派三名學生模擬病患、護士長、實習護士。模擬的病患對實習護士持懷疑態度,不斷為難護士,而扮演實習護士與護士長的學生通過得當的處理方式將問題解決。三名學生將人物展現得尤為逼真,表演後同學們可以對所有角色的做法進行評論,特別對實習護士的狀況及做法進行評論,讓學生不但可以真正學習到理論知識,還可以將理論知識轉變成實際能力。並且,學生通過情景模擬真正感受到病患的心理,從而提升了護士的責任感,為學生此後邁向護理工作做好鋪墊。

  2.PBL教學法

  PBL教學模式將問題作為基礎的學習,是當前國際中較為流行的教學方式,PBL教學方式可以較好地提升並激發學生髮現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且可以將學生的護理臨床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由此備受護理教育工作者的青睞。其特質為以實際問題為起點,調動學生對學習的激情,透過自主查詢材料、小組探討的方式獲得知識。所以,老師必須設定適當的問題情景,有效考慮到問題的繁瑣性與全面性,還需引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和探索中把控好臨床知識。

  3.多媒體教學情景

  由於護理教育具備較強的實踐性與理論性,所以其理論知識的把控與能力的建立均需在實踐中產生。所以,可以通過多媒體電化教學方式,如CAI課件、錄影等建立情景,將案例栩栩如生地展現於學生面前。老師提出問題之後,學生需對問題進行思考並進行探討,經過探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了學生的求知慾。老師再對於學生探討的情景進行綜合概括,之後將理論知識匯入其中,如此不僅可以將重點凸現出來,還可以將難題及時解決。為學生提供練習機會,以此令學生將抽象變為形象,將靜態變為動態,將枯燥變為鮮活,縮短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間隔,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與判斷能力。

  4.模擬模擬人

  計算機化的模擬模擬人教學法是護理教育的一個構成部分。通過對高模擬模擬人在呼吸系統案例中的運用,證明了臨床實踐教學運用高模擬模擬人進行案例的探討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通過高模擬模擬人在醫護人員搶救重創病患訓練中的運用,可以提高醫護人員的責任感與成就感,令護士在非技術性能力中獲得較大提升。

  5.辯論比賽

  辯論比賽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比如對於腦死亡患者是否應當摘除鼻飼管的問題上,每個學生的看法不同。老師可以通過辯論比賽,從學生中指派正反兩方代表進行公開辯論,學生提前查詢資料並進行小組討論,可以在辯論時對自己的論點具備充分的自信,這也令學生對原本不感興趣的內容更加了解,具有觸類旁通的效果。總而言之,護理教育中科學使用情景教學法不但可以提升護理專業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臨床護理能力,對護理教學培養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豔,尚少梅.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護理教育中的研究和實踐進展[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

  [2]雷蓉,趙莉,龍霖等.病案匯入——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誌,2011

  [3]馬維紅,李琦,李燕雲.情景模擬教學法在醫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與思考[J].中國中醫藥諮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