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主題勵志演講稿

  隨著女排在里約奧運會上的逆境奪冠, 女排精神在時隔30年後再次在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熱潮。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引領時代的女排精神

  曾經,有一項比賽,令國人熱血沸騰;曾經,有一個奇蹟,見證了中國大球的輝煌;曾經,有一種精神,激勵著中國人民的鬥志。在那個年代,奇蹟讓中國人把頭昂得更高;有這種精神,鬥志在中國人心中燃得更旺。這個奇蹟,就是中國女排的“五連冠”;這種精神,就是中國體育的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是中國女排的歷史遺產,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奪得五連冠之後的經驗總結。女排精神的基本內涵可概括為:無私奉獻精神;團結協作精神;艱苦創業精神;自強不息精神;永不放棄的精神。它不僅被競技體育健兒視為刻苦奮鬥的標杆,更昇華為民族面貌的代名詞,鼓舞著國人銳意進取、激昂向上,成為了那個急需“精神標本”的時代的強音。

  里約奧運的賽場硝煙剛剛散盡,而中國女排的英勇表現,奇蹟般的奪冠,依舊被國人稱道。在主教練郎平的帶領下,中國女排獲得了2014年世錦賽的亞軍;2015年世界盃的冠軍;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冠軍。如今更是登上世界排名第一的寶座。這時人們不經要問,是什麼讓中國女排屢屢能在大賽有出色表現,屢屢能在困境中戰勝對手,超越自我,答案就是傳承中國老女排的——女排精神。這不僅僅是中國女排的精神財富,同時也是中國體育界,乃至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這種精神曾經點燃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國人的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團結奮進的愛國熱情,引領了那個年代的時代主旋律。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上,女排精神仍然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的精神,在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我們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永不放棄的精神。

  那麼何為女排精神,女排精神又給我們的體育界,乃至整個國家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和改變呢!

  中國女排寄予了中國人太多的情結。不知有多少人因為女排影響,從此成為一個鐵桿體育迷;也不知有多少人,從來不看比賽,但女排的每一次勝利都讓他們熱血沸騰。然而,在輝煌戰績的背後,是汗水混合淚水的艱辛,是無數次跌倒爬起,是日日夜夜的訓練,是教練員嘔心瀝血的諄諄教導,是全體隊伍的團結努力,這才鑄就了永載史冊的女排精神。這種精神已經融入了我們的民族血液中,成為鼓舞中華民族前進的動力。

  一忘我拼搏精神

  原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曾說:“女排精神如果理解成兩個字就是‘拼搏’”。他對女排精神做了一個解讀:“女排精神主要是體現在拼搏,就在球場上這種忘我,我覺得在困難當中,大家能夠團結在一起,能夠忘我,拋開自己的一切,就能夠反敗為勝,這就是忘我的拼搏精神。”一次次的生死逆轉,一次次完成“不可完成”的自救,沒有什麼比“拼搏”更能充當女排的標籤。受傷流血,不怕!悲傷痛苦,不怕!暗無天日,不怕!每一個動作背後都是無數次的歷練,每一場勝利背後都是無數次的拼搏,每一次賽事背後都是無數次的艱辛,每一次五星紅旗升起的時候,國歌奏響的時候,無不蘊含著永不放棄的精神。

  一支球隊精神的形成,不就是在這過程中日積月累起來的嗎? 看著女排姑娘們一次一次的飛身魚躍救球,一次一次帶傷參加比賽,這種忘我拼搏的精神,一直延續影響到各個行業。女排精神已經成為不怕困難,奮勇拼搏的時代標籤。

  二永不放棄精神

  中國女排能夠超越別人,超越自己,總有一股力量在傳遞。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女排隊員換了一茬又一茬,然而女排精神一直在傳承,無時無刻不給人以震撼:那就是堅韌,永不放棄、不達目的誓不休的豪邁;那就是自信,只要有一線希望也要拼爭到底的倔強。世界上沒有永遠不敗的球隊。但是輸球了,我們不怕,還有下一球,下一場的比賽。此次里約奧運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小組賽,我們進行的不太順利,輸給了美國、荷蘭、塞爾維亞三支球隊,以二勝三負,小組第四的身份晉級八強戰。在四分之一決定中,中國女排姑娘們,硬是靠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精神,一分一分打,一局一局的拼,最終以3:2力克衛冕冠軍,前兩屆奧運會冠軍東道主巴西隊。半決賽中,又以3:1戰勝了小組曾經擊敗過自己的荷蘭隊。決賽場上,又遇到在小組賽中曾以0:3輸過的對手塞爾維亞隊。最終,在永不放棄精神的引領下,在主教練郎平帶領下,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況下,以3:1逆轉擊敗塞爾維亞隊,奪得最後的冠軍。曾經讓無數國人非常擔心的心理素質問題,以及臨場發揮問題,最終被中國女排姑娘們演變成了一場場精典的逆轉和酣暢淋漓的勝利。這分明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女排一貫以來形成的精神力量:永不言棄!

  三從零開始精神

  到目前為止,中國女排已經是世界錦標賽亞軍,世界盃、奧運會冠軍,可以說已經達到了一個歷史性的高峰。一位資深的老教練曾這樣說過:“ 當我們走下領獎臺的時候,成績已經屬於過去,一切要從零開始!”國人給予女排掌聲和鮮花的同時,對她們也有了更高的期望,期望她們能在今後的比賽中再創輝煌、為國爭光。這是因為,在體育場上,沒有常勝將軍,昨天的榮譽永遠屬於昨天,今天的榮譽也屬於昨天。只有時刻懷著從零開始的精神,才能不驕傲,才能放的開,才能在新的征程中不斷進步。中國女排正是因為具備了從零開始的精神,才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四不畏艱難精神

  要成功,必須要付出。“吃常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常人所不能忍的氣,做常人所不能做的事”,這是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的名言。在吃盡“常人所不能吃的苦”,受盡“常人所不能忍的氣”後,做到了“常人所不能做的事”,鑄就了世界女排史上首個五連冠的神話。金牌的背後,不知流淌著多少汗水與血水。“成功的背後就是苦練。從八點半走進訓練館,一上午的訓練經常要到下午兩點半、三點,‘拖課’的原因就是沒有達到訓練要求,沒有完成訓練目標;晚上要訓練到什麼時候,我自己也記不住。”女排前功勳教練陳忠和說。每個隊員始終以“細節決定成敗”、“沒有任何藉口”、“實力是練出來的”的態度投入訓練。沒有身高、力量等方面的優勢,女排就是靠苦練達到了世界巔峰。

  五團隊精神

  所謂團隊精神,就是團隊成員共同認可的一種集體意識,是顯現團隊所有成員的工作心理狀態和士氣,是團隊成員共同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的體現。中國女排靠的正是團體精神和整體優勢叱吒世界排壇。天衣無縫的配合,心有靈犀的默契,無往不勝的意志力,高昂的士氣,這些都來源於女排隊伍的團結和凝聚力。排球是團隊運動專案,球隊的勝利最大的力量來源於團體。在全體隊員的不懈努力下,中國女排成為一個頑強拼搏、艱苦奮戰、技藝高超、作風過硬的團結戰鬥的集體。比賽中女排姑娘們靠團隊精神,靠集體力量,受挫時互不埋怨,順利時互相鼓勵,打出了風格,打出了氣勢。在最困難的時候,場上場下大家都齊心協力,用團隊的力量渡過一個個難關,最終站在了最高領獎臺上。

  女排精神所蘊含的意義已經遠遠超越了體育的範疇,被視為融入各項事業中的寶貴精神財富,已經深深紮根在中國人的心中,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化作濃濃民族的情結,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將永遠激勵著中國人民不斷奮勇前進,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女排精神也必將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力支撐。

  【篇二】:時代何以重喚女排精神

  8月21日一早,無數中國家庭開啟電視,圍坐一起,觀看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的決賽,奪冠時刻,收視率竟高達69%。這樣的場景,多麼熟悉——上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的比賽,每每是舉國關注、萬人空巷。30多年後的今天,再次感受這樣的氛圍,也再次為那個耳熟能詳的詞而心潮澎湃——“女排精神”。

  今日中國,為何再度呼喚“女排精神”?

  上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大幕開啟,中國大地百廢待興,追趕世界只爭朝夕。1981年11月,女排在世界盃排球賽上勇奪冠軍,人民日報刊文《學習女排,振興中華》:“用中國女排的這種精神去搞現代化建設,何愁現代化不能實現?”“女排精神”成為那個時代的精神符號,向世界鄭重宣示:中國來了!也向國人發出動員:萬眾一心,艱難總能克服,夢想終將抵達。

  30多年彈指一揮,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成為國際賽場上的“領跑者”。我們有著強大的財富實力、製造實力、國防實力,足以讓每個華夏子孫挺胸抬頭。“中流擊水,浪遏飛舟”,處身歷史的三峽,面對發展的關隘,今天的中國,尤其需要在創造出龐大的物質財富同時,鍛造更強大的精神實力。

  這是永不言棄的精神。前行的征程永遠都不會一帆風順,實力有長有消,過程有起有伏。在高點,能不能不因勝利而沉醉?處低谷,能不能不因黯淡而迷失?30多年間,中國女排也曾跌倒、也有波折,即便在里約起初也是一路低開。然而,也正因此,“女排精神”才更顯出其可貴。因為,只有永不言棄的人,才有資格說“不以成敗論英雄”;只有永不言棄的民族,才可以真正在風雨中屹立不倒。

  這是團結一心的精神。集體專案,“團結”是制勝的核心要義。“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中國精神中,積澱著集體主義的傳統;女排的戰績,也包含著集體的力量,恰如主帥郎平所說,“我們有上億球迷在遠方觀戰,我們不孤單”。當物質主義沖刷著時代、利益至上拷問著心靈,奉獻、協作、團結,顯得更為重要。女排的集體主義、愛國情懷,讓我們可以超越個人,收穫更大的光榮。

  這是勇於拼搏的精神。一個體育專案要想奪取勝利,紮實的基礎、創新的技術、合理的佈陣、物質的保障,都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但即便把這些條件全部加在一起,也無法抵消最關鍵的一條,那就是勇於拼搏。賽場不相信奇蹟,只相信持之以恆地奮鬥、永不放棄地堅持。拼搏精神是什麼?就是我們敢於向強大對手亮劍的豪情、是我們逆境中一步一步永不停歇的追趕、是我們在成功時善於警醒、勤於反省的自勵。

  感謝女排,不僅為中國添了一枚寶貴的金牌,更喚起了億萬國人的精氣神,為“女排精神”注入了新的內涵,也讓這精神的清流注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在面向未來的進軍中,展現出強大的中國精神、凝聚起磅礴的中國力量。

  【篇三】:不同的時代座標不變的女排精神

  當中國女排拿下里約奧運會決賽中的制勝一分,所有隊員在場上歡呼咆哮,奔跑落淚,而遠在萬里之外的祖國,所有觀眾早已血脈泵張,熱淚盈眶。1984年的洛杉磯,2004年的雅典,2016年的里約,中國女排的三次奧運冠軍跨越32年,從改革開放之初,到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再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衝刺階段,總有一種力量激勵著人們百折不撓,攻堅克難。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女排精神”卻始終如一,今天我們再提“女排精神”為的是在奮鬥之路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在這一刻,無論身處何方,無論年齡長幼,無論身份職業,都因為中國女排的榮耀喜極而泣。

  作為一個資深排球迷,我與排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2年前。2004年,還不熱衷於體育,不熱衷於排球的我第一次看女排比賽,也是第一次熬夜看,0:2俄羅斯的時候,爸爸趕年幼的我回房間睡覺。那時,我不瞭解女排的故事和精神,決勝局,我被爸爸搖醒,看完那場蕩氣迴腸的逆轉,也就是那次我認識了“女排精神”。8年前,北京,自家門前,中國女排雖在半決賽不敵巴西,但在銅牌爭奪戰中力克古巴,收穫了一枚寶貴的銅牌。4年前,年輕的中國女排,折戟倫敦,看完中日比賽的我哭了,4年一屆的奧運,對於誰都不容易。里約的女排,早已告別“黃金一代”,巴西的謝拉、傑奎琳、法比亞娜都是和馮坤、趙蕊蕊同一年代的人,還在場上扣殺,相比之下,中國隊顯得年輕稚嫩。誰都不敢相信,這支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中國女排可以力克東道主巴西,一路高歌進入決賽,並且獲得冠軍。但一直關注這支球隊的我認為,她們的刻苦努力配得起這個冠軍。

  在中國女排再奪奧運冠軍後,一段話在網路中盛行:“有人曾經問,女排精神是什麼?郎平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就像一萬個讀者眼中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身處不同行業,所處不同年齡的人們對於‘女排精神’也有各自的理解和感悟。在我眼中,中國女排的精神就是:“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遵法、團結友好、堅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

  在我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要學習女排精神。

  1、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要無私奉獻,拋去斤斤計較的思想,帶著一顆包容之心,多奉獻多付出。

  2、在平時的工作中,要科學求實,切忌弄虛作假,不會的問題要及時請教有經驗有能力的同事,多學習,認真工作。

  3、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公司的制度要嚴格的遵守。

  4、和同事要搞好關係,團結友好,寬以待人,嚴以律己。

  5、遇到急難險重的工作,要發揚堅強拼搏的精神,困難要一個個克服。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