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必讀的好書籍有哪些

  教師自身也要加強專業閱讀,多了閱讀一些書籍,才能使自己更有思想、更有品味。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關於教師必讀的好書籍,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教師必讀的好書籍

  1.《一個獨立教師的語文之旅》

  郭初陽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

  上榜理由:

  在這本書裡,郭初陽再三提到了“越界”。起初,他從語文越界;繼而,他從課堂越界;而後,他從學校越界……這個詞語彷彿一卷膠帶,光榮地記錄著他10多年的教師生涯。

  追求有趣、有料、有種的語文課堂的郭初陽,在這本書裡,記載了他抵達此種課堂的思考與行動。他的課堂超越了傳統中小學語文教學的程式化壁壘,他的思考超越了中小學教師的僵化教條,他的方法超越了中小學教師的簡單遵從……

  他嫻熟而又恰如其分地運用著知識考古學、新批評主義、文化比較等學術方法,提升了語文教育的品位;他真切地認知到:師生是幸運的同路人,教師是平等者中的首席,課堂是向著真理直跑的旅程。他把這一切思考,都化入書中。

  上榜感言:

  有一個故事總是讓人難忘——

  有人用褥子抬著一個癱子,要抬進去放在神面前,卻因人多進不去,就上了房頂,從瓦間把他連褥子縋到當中,正在神面前。神有感於他們的誠心,就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那人當著眾人的面,立刻起來,拿著褥子回家去了……

  得知本書獲得了此項殊榮,我忽然想起了這個故事,覺得這本書有點像那床褥子,本不起眼,忽然被展開、提上了房頂;而自己呢,彷彿那個癱子,殊不知,一切全憑抬褥子的朋友們在揮汗出力。是呀,一切都是恩典。

  在目錄中,我借用了皎然的詩《九月十日》,只引了前六句,其實我最喜歡的是未曾出現的尾聯——悠然南望意,自有峴山情——峴山在湖州之南,當年的詩人,不知獨自立了多久,不知於何處起行,開始了他的野步之旅。一切都引人猜想。

  2.《是什麼帶來力量——鄉村兒童的教育》

  [德]盧安克著,中國致公出版社 2014年1月出版

  上榜理由:

  兒童時期是人類成長和發育的關鍵階段,符合兒童天性的教育有其內在價值。錯過這一關鍵時期,人的肢體與頭腦發育、意識與意志的形成都可能受到阻礙,從而影響人生全程發展。

  該書是到中國志願支教的德國教師盧安克,歷經10餘年教學實踐的嘔心之作,較完整地反映了他在一所山村小學——板烈小學的教育教學歷程。這是目前在偏遠山村小學進行中長期教育跟蹤的比較少見的研究。全書不僅反映了中國教育的真實狀況,而且探索了鄉村教育問題的未來之路與鄉村兒童的內在教育規律,具有十分寶貴的參考價值。作者的教育態度無私、嚴謹,尊重兒童的成長規律,其關愛每一位兒童的教育理念也將引起讀者對教育本質的深入思考。

  上榜感言:

  盧安克是德國漢堡人,1992年第一次來到中國,1999年開始在廣西做志願教師,2003年起在板烈小學支教10年。這期間,他一面設計課程,一面利用課餘時間翻譯書籍、撰寫文章,工作非常勤奮。盧安克嚴謹、踏實的工作態度是在德國自然主義教育背景與在中國10年基層鄉村教師生涯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形成的。兩種條件兼具,使這本書具有一種獨特深入的視角、非同尋常的閱讀價值。

  3.《教室裡的正面管教》

  [美]尼爾森等著,樑帥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年5月出版

  上榜理由:

  《教室裡的正面管教》是將不懲罰、不驕縱的正面管教方法運用於教室中的一整套理論和方法。在傳統的學校教育中,教師普遍採用的是以獎勵和懲罰為基礎的管教方式。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無論是懲罰還是獎勵,其長期效果都是使學生喪失信心。

  《教室裡的正面管教》提供的一系列方法,比如建立情感聯結、讓學生參與、專注於解決方案、有限制的選擇、啟發式問題、積極的暫停、班會等,都是為了在師生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消除學生們的“錯誤目的”並有效地鼓勵他們,使他們能以積極的方式獲得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從而形成理想的班級氛圍,培養孩子們具有學習的勇氣、激情和人生技能,進而成為具有優秀品格並掌握人生技能的人。

  《教室裡的正面管教》,無疑為我們思考並解決師生關係中所面臨的問題及困擾,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理論角度和可操作的詳細方法。

  上榜感言:

  本書的兩位作者均是婚姻和家庭執業心理治療師,既有很深的心理學、教育學理論素養,又有幾十年在實踐中與父母、孩子、教師打交道的經驗。

  事實上,我們不難發現,全世界的父母、教師在與孩子打交道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基本問題都是一樣的。《教室裡的正面管教》已經給全世界許多國家的教師和孩子們帶來了喜悅,希望能給處於苦苦探索中的中國教師帶來同樣的喜悅。魯道夫·德雷克斯的一句話很值得我們思考:“孩子們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4.《由內而外的教養:做好父母,從接納自己開始》

  [美]丹尼爾•西格爾、[美]瑪麗•哈策爾著,李昂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上榜理由:

  《由內而外的教養》是一本徹底顛覆教師和父母教育觀念的著作,是一本有深厚科學研究依據的教師、家長成長手冊,是教師、父母提升自我修養的第一必讀書。作者丹尼爾·西格爾是美國頂級兒童、青少年心理學家,他從腦科學的角度、從人類大腦的思維方式著手,破解種種教育、教養難題。

  作者認為,父母做好自己,是最好的教育。通過反思自己的成長經歷,特別是自己的父母是怎樣教育自己的,這樣的反思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父母,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理解和改進自己為人父母的行為。只有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經歷,才能以健康的心理創造健康、溫馨的親子關係。

  上榜感言:

  在當下的教育、教養環境中,教師、父母們常常焦慮,這種焦慮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教育者及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成長規律。 相信《由內而外的教養》可以幫助教育者及父母找到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

  教師看的優秀書籍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

  尹建莉著,作家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上榜理由: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與《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樣,是一本用通俗語言寫成的家庭教育專著。她是用一個媽媽的愛心、一個教師的真誠和一個學者的良知及專業寫成的。

  這本書語言優美,邏輯嚴密,理論和實踐結合得很好,也是中西方教育理念完美的結合,教育效果立竿見影,能很好地提高教師和父母的家庭教育認知水平,是教師和父母的良師益友,幫助他們更好的瞭解學生和自己的孩子。

  上榜感言:

  這本書是我在第一部作品《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獲得超乎尋常的社會反響的情況下,遠離喧鬧,潛心研究,歷時5年創作的心血之作。

  我不僅剖析問題,同時積極地給出建議,提供許多可操作的方法,這樣的思考路線和專業素養貫穿始終。

  適合教師看的教育書籍

  《道爾頓教育計劃》:作者海倫

  這本書可以看作是蒙臺梭利教育思想的實踐拓展。

  美國道爾頓學校是1919年由海倫.帕克赫斯特女士創辦的一所12年一貫制私立學校。它創造了連續20年其畢業生全部被哈佛、耶魯等名校錄取的奇蹟,其畢業生具備高度的創造力、想象力和意志力等優秀素質,深受美國父母的讚許和美國社會的歡迎。

  道爾頓學校曾是美國進步教育的典型。道爾頓學校對傳統教育採取“揚棄”的態度,即有所突破,有所發展,又有所保留。因此,道爾頓計劃除了充分體現當時的新教育思潮以外,還是一種具體的“較穩健的、較少冒險性的”教學改革方案。

  道爾頓學校甚名卓著的奧祕在於其獨特的教育和訓練方法。道爾頓學校遵循的基本理念是自由與合作。

  道爾頓學校的訓練方法包括三根獨具特色的支柱:實驗室laboratory、研究課題assignment或叫目標明確的功課任務和教室house。

  海倫.帕克赫斯特強烈反對刻板、專制、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她的驚人的革新是用她之所稱的“實驗室”代替傳統的教室。在她提出的系統中,學生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之下接受和承擔較為長期的學習任務,主要體現為每個科目一個月的學習任務。她認為,當學生了解一個月要完成什麼任務後,他們將會很快學會安排他媽呢的時間,根據他們的個人興趣進行學習。學生不需要聽鈴聲按課表上課,他們可以隨他們的興趣進行某門課程的學習,他們可以在任何時候學習。

  在某種程度上,道爾頓計劃是建立在動機心理學基礎之上的。作者認為,孩子的天性是好奇的和好學的,當他們天生的好奇心被激發的時候就是他們學習的最好時候。他們的興趣不能也不可能被時鐘牽著走。當學生在學習任何吸引他的科目的時候時,他的頭腦敏銳、思維更加活躍,更有能力征服在學習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任何難題。在新方式下,不會有鈴聲在指定的時間勉強將其拉開,根據教學的要求,強加給他另一門課程和另一個教師。

  在道爾頓計劃之下,學生可以自由地在學校裡追求他們自己的愛好,但在月底,學生應該完成老師佈置的沒門學科的學習任務,並用卡片標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的每個階段的進步情況。作者認為應當把學習中的問題直接放在學生面前,並指出必須達到的標準,允許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解決問題,只要他們覺得合適。學生對結果的責任心不僅會發展他們潛在的智力,還會發展他們的判斷能力和個性。

  道爾頓計劃強調讓孩子得到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和生動活潑地發展。

  道爾頓學校不僅能使資質優秀的學生得到充分發展,也能使資質平常的學生得到超水平發揮,甚至成為天才學生。其祕密就在於他們注重挖掘孩子的潛能,培養孩子的自信,使其成為一個獨特的、無可替代、充滿創造力的人。

  道爾頓教育計劃是一種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組織方式,在這個計劃之下,學生能自由翱翔於知識的海洋、能夠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能,能夠具備一定的合作精神。

  之所以我推薦這本書,是為了給我們今天的學校改革提供一個參照,同時也用道爾頓學校來佐證我們新課改的理念無需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