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計劃書財務規劃模組

  財稅規劃是指納稅人通過經營和私人實務的安排以達到減輕納稅的活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財務規劃具體流程

  環節

  1、根據原始憑證或原始憑證彙總表填制記賬憑證。

  2、根據收付記賬憑證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3、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明細分類賬。

  4、根據記賬憑證彙總、編制科目彙總表

  5、根據科目彙總表登記總賬。

  6、期末,根據總賬和明細分類賬編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財務規劃內容

  1、每個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據原始憑證登記記賬憑證做記賬憑證時一定要有財務經理有簽字權的人簽字後你在做,然後月末或定期編制科目彙總表登記總賬之所以月末登記就是因為要通過科目彙總表試算平衡,保證記錄記算不出錯,每發生一筆業務就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明細賬。

  2、月末還要注意提取折舊,待攤費用的攤銷等,若是新的企業開辦費在第一個月全部轉入費用 .計提折舊的分錄是借管理費用或是製造費用貸累計折舊,這個折舊額是根據固定資產原值,淨值和使用年限計算出來的。月末還要提取稅金及附加,實際是地稅這一塊。就是提取稅金及附加,有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有稅務決定 .

  3、月末編制完科目彙總表之後,編制兩個分錄。第一個分錄:將損益類科目的總髮生額轉入本年利潤,借主營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其他業務收入等貸本年利潤。第二個分錄:借本年利潤貸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成本等。轉入後如果差額在借方則為虧損不需要交所得稅,如果在貸方則說明盈利需交所得稅,計算方法,所得稅=貸方差額*所得稅稅率,然後做記賬憑證,借所得稅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借本年利潤貸所得稅 所得稅雖然和利潤有關,但並不是虧損一定不交納所得稅,主要是看調整後的應納稅所得額是否是正數,如果是正數就要計算所得稅,同時還要注意所得稅核算方法,採用應付稅款法時,所得稅科目和應交稅金科目金額是相等的,採用納稅影響法時,存在時間性差異時所得稅科目和應交稅金科目金額是不相等的。

  4、最後根據總賬的資產貨幣資金,固定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短期投資等負債應付票據,應附賬款等所有者權益實收資料,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科目的餘額是指總賬科目上的最後一天上面所登記的數額編制資產負債表,根據總賬或科目彙總表的損益類科目如管理費用,主營業務成本,投資收益,利潤表。

  5、其餘的就是裝訂憑證,寫報表附註,分析情況表之類

  6、注意問題:

  a、以上除編制記賬憑證和登記明細賬之外,均在月末進行。

  b、月末結現金,銀行賬,一定要賬證相符,賬實相符。每月月初根據銀行對賬單調銀行賬餘額調節表,注意分析未達款項。月初報稅時注意時間,不要逾期報稅。另外,當月開出的發票當月入賬。每月分析往來的賬齡和金額,包括:應收,應付,其他應收。

  財務規劃報表

  企業會計報表包括四個報表,除了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之外還利潤分配表和現金流量表。而利潤分配表只需要在年末編制,因為只有在年末企業才會對所盈利的利潤進行分配。而現金流量表只是根據稅務部門的要求而進行編制,不同地區不同省要求不同。在四月年檢時稅務部門會要求對你提出要求的。管理,財務,營業,製造等費用月末沒有餘額,結帳方法採用表結法下,損益科目月末可留餘額;製造費用如果有餘額,是屬於在產品的待分配費用,在負債表上視同存貨。鍾書補充你要看你在利潤表有的東西,只要你的賬上有你就結轉利潤,這樣不容易錯 ,利潤表的本年利潤要和資產表的相吻合。

  財務規劃細節

  1、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在國稅報2002年1月1日以後註冊的企業才在國稅辦理;個人所得稅和其他稅在地稅報

  2、月末認證進項稅;月初抄稅銷項稅

  3、以工資為基數100%,福利費為14%,工會經費2%,職工教育費2.5%,稅法規定: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繳撥的經費,憑工會組織開具的《工會經費撥繳款專用收據》在稅前扣除。凡不能出具《工會經費撥繳款專用收據》的,其提取的職工工會經費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4、三險一金: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

  5、流通企業運輸費,裝卸費,合理損耗,檢驗費均計入營業費用,工業企業計入成本

  6、單位無工會組織的,不能計提工會經費,更不必計提後再調整。所得稅只須每季提一次就可,不需每月計提。

  7、現金一般從“基本存款戶”中提取,一般規定結算帳戶不能提取現金,如有特殊情況方可鍾書補充。

  8、差旅費的開支範圍: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補助費,郵電費,行李運費,雜費

  9、出納日記賬儲存25年。

  財務規劃的特性

  財務規劃是對企業財務活動的整體性決策,其著眼點不是當前,而是未來,是立足於長遠的需要對企業財務活動的發展所作出的科學判斷。它在日常財務活動中主要表現為幾個特性:

  1、全域性性。財務規劃是以整個企業的籌資、投資和經營管理的全域性性為物件,根據企業長遠發展需要而制定的。它是從財務的角度對企業總體發展戰略理論所作的描述,是企業未來財務活動的行動綱領和藍圖,對企業的各項具體財務工作起著指導的作用。

  2、長期性。制定財務規劃不是為了解決企業的當前問題,而是為了謀求企業未來的長遠發展。因此,財務規劃一經制定就會對企業未來相當長時期內的財務活動產生重大影響。

  3、風險性。由於企業的經營環境總是在不斷變化,因此,企業的財務規劃也伴隨著有一定的風險。財務規劃風險的大小,它取決於財務決策者的知識、經驗和判斷能力。科學合理的財務規劃一旦實現,會給企業帶來勃勃生機和活力,使企業得到迅速發展;反之,也會給企業造成一定的損失,使企業陷入財務困境。

  4、適應性。現代企業經營的本質,就是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解決企業外部環境、內部條件和經營目標三者之間的平衡關係。財務規劃把企業與外部環境融為一體,通過分析、評估等手段盡最大可能避免企業財務管理中所出現的問題,增強企業對各種複雜因素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