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學課程改革及人才培養的思考論文

  金融學是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主要包括傳統金融學理論和演化金融學理論兩大領域,是現代經濟社會的產物。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網際網路金融學課程改革及人才培養的思考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網際網路金融學課程改革及人才培養的思考全文如下: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深化金融業改革進行了總體部署,隨著網際網路金融和大資料時代的到來,中國金融業呈現出一幅百花齊放、群芳爭豔的新局而,民資銀行粉墨登場、利率市場化改革快速推進,存款保險制度破冰出爐,股票期權交易上市,等等,而對網際網路金融快速發展的挑戰,傳統金融企業必須應對這些改革帶來的“顛覆性”衝擊。高等院校的金融學課程體系設定和人才培養必須緊跟金融市場的變化,加快課程體系改革,著力培養適應網際網路和大資料新時代需求的金融專業人才。

  一、網際網路金融新時代我國金融業發展特徵

  1.金融業務向網路化、電子化發展。

  2014年12月,我國第一家民營銀行微眾銀行在深圳前海掛牌試營業。是一種全新的經營模式。同時,另外一家民營銀行浙江網商銀行也已經通過國家審批等待開業,其負責人近日透露,網商銀行不經營現金業務,不設營業網點,“是一家純網路銀行”。這種模式不受時間、地域限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更便捷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民營銀行的設立和全新的網路化經營方式,對傳統金融服務提出了嚴峻挑戰。

  2.金融業務全球化、國際化趨勢明顯加速。

  2014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釋出了我國金融業務的全球化、國際化已經成為不可扭轉的趨勢。資料顯示,2014年境外企業進出口過程中使用人民幣結算比例超過15%的企業佔比達26%,比2013年提升了10%,約有87%的境內企業和69%的境外企業打算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或進一步提升人民幣在收付結算中的使用比例,分別較2013年的調查結果上升了110%和8%。貨物貿易以人民幣結算的金額佔同期海關進出口總額的比重提高到16%左右,人民幣成為中國對外經貿投資往來的第二大支付結算貨幣。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快速發展,金融業務即將延伸到全球各個角落。

  3.藉助網際網路平臺,金融衍生工具迅速發展。

  以保證金和槓桿交易為特徵的金融衍生品,一直伴隨著金融業創新而得到日新月異的發展,在全球金融市場上,每天成交的金融衍生工具合約金額高達數萬億美元。我國金融衍生產品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據銀監會統計,我國銀行業的金融衍生產品數量達到兩千餘種,各家銀行不斷推出新的衍生產品適應客戶投資需求。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使得金融投資產品組合更加便利化,金融衍生工具已經成為大眾化的投資工具。

  二、目前我國高校金融學專業本科生課程體系及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網際網路金融新時代,金融業改革發展一日千里,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市場從分業經營趨向混業經營,如平安集團已經構建了全方位的金融投資平臺。金融業發展不僅需要從事金融研究和頂層設計的高階人才,同時還需要大量從事基層管理和實物操作的技術人才。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課程體系建設滯後,培養目標定位不明確

  課程體系設計理念不明確,培養目標沒有準確定位。金融學的學科隸屬於經濟學還是管理學,這是我國學術界長期爭論的話題,對金融學科發展定位不準確,就會影響金融學課程體系的設計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在課程設定和培養方面各具側重點,需要在教學進度設計時重點考慮,但目前我國高校金融學課程設計的目標尚未明確。

  2人才培養偏重理論教學,輕視應用能力培養

  理論研究型人才還是實踐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我國高校普遍存在專業定位及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的問題,理論研究型人才培養與金融業基層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式和課程設定往往沒有明顯區別,人才培養缺乏特色目標,沒有根據金融市場需求設計培養方案。造成高校培養的學生與市場需求脫節的原因,一方面是金融業產品研發和基層管理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卻存在高校的大批金融學畢業生難以按期就業。

  三、網際網路金融新時代對金融人才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要求

  在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國際化背景下,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使得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程序加快,金融對現代經濟生活的影響已經滲透到全球每個角落。

  1.具備紮實的金融學理論基礎知識。

  網際網路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要求金融從業者系統掌握經濟學和金融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對金融理論發展的脈絡有較深入瞭解,對現代金融理論及應用有充分認識,能夠對巨集觀金融政策進行理論解讀,同時具備微觀金融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能力,運用金融理論分析金融市場。網際網路金融將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信貸市場緊密聯絡成一個整體,金融從業者要具備交叉性、跨市場風險監管的能力,具備把握系統性網際網路金融產品風險檢測的時機和能力。

  2.具備敏銳的金融市場分析能力。

  大資管時代,金融機構展開了以金融理財為主導產品的市場競爭,需要金融從業者具備敏銳的市場分析能力。我國金融市場投資工具日益豐富,與此同時,金融投資和管理的風險難度也在不斷增加,需要金融學專業培養的人才,要具備敏銳的市場判斷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準確把握國家金融經濟政策走向,必須把金融學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鍛鍊自己對金融市場的直覺和敏感性,具有良好的金融市場的洞察能力,具備風險預警和檢測能力,對可能存在的投資風險做好風險提示,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具有良好的金融服務意識。

  四、網際網路金融新時代金融學課程改革及人才培養的建議

  1.改革教學內容,增加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及風險管理課程的內容。

  為了更好地把握金融業的發展趨勢,培養新形勢下的複合型、創新型人才,提升金融業管理水平,發展普惠金融,適應網際網路金融資訊更新和傳播速度加快的需求,傳統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無法適應快節湊的金融市場發展要求,必須加快改革。在教學內容上,改變原來以銀行貨幣信用為核心,貨幣、信用、銀行為主體的貨幣銀行學課程體系,增加以金融市場為主體,以貨幣經濟、金融經濟、金融工程為側重點的內容,以及金融產品精算、風險偏好測量、金融政策演變等方面的內容。

  2.改革教學方式,適度增加案例教學和研討式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灌輸式教學,學生被動聽課,很少主動參與到課程中與老師一起形成討論和思考,這樣難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難以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難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與教師互動交流。如今網際網路金融快速發展,為教師在課程中增加案例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先設定網際網路金融的某一熱點問題,讓學生課後查閱資料,撰寫案例分析報告,在課堂分享展示;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將經典案例結合教學內容分享給學生,案例與討論結合,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培養學生判斷、處理問題的能力。

  3.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科學定位,著力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金融業快速發展,需要研發型和高階管理的金融人才,但是基層管理和業務實踐型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因此,確定了培養金融業基層管理和應用性業務人員的目標,就會在課程設計和培養方式方面有的放矢,如課程內容增加實訓課程,校外參與金融企業實踐,讓學生了解金融市場政策及環境現狀,有選擇地儲備從事金融業的能力和資質,重點培養創新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綜合素質;針對一些網際網路金融熱點和銀行理財產品的經營實踐,可以聘請銀行業的專業人員走進校門開展講座,讓學生及時瞭解最新動態及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