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商業銀行開展物流金融業務的思考論文

  物流金融***Logistics Finance***是指在面向物流業的運營過程,通過應用和開發各種金融產品,有效地組織和調劑物流領域中貨幣資金的運動。這些資金運動包括髮生在物流過程中的各種存款、貸款、投資、信託、租賃、抵押、貼現、保險、有價證券發行與交易,以及金融機構所辦理的各類涉及物流業的中間業務等。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關於商業銀行開展物流金融業務的思考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關於商業銀行開展物流金融業務的思考全文如下: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序的加快及金融國際化趨勢的進一步加深,金融業的競爭日趨激烈。物流金融這一處於旺盛成長期的金融創新業務,成為商業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鄒小亢和唐元琦首次定義了“物流金融”的概念,即面向物流業的運營,通過開發、提供和應用各種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有效地組織和調劑物流領域中資金和信用的運動,達到資訊流、物流和資金流的有機統一。物流金融日益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開展物流金融服務是實現供應商、採購商、第三方物流公司和銀行多贏的有力手段。

  一、物流金融的典型業務模式

  ***一***倉單質押融資業務

  倉單質押融資業務是指申請人將其完全擁有所有權的貨物存放在銀行指定物流公司,並以物流公司出具的倉單在銀行進行質押,作為融資擔保,銀行依據質押倉單向申請人提供的用於經營與倉單貨物同類商品的專項貿易的短期融資業務。

  ***二***存貨質押融資業務

  存貨質押融資業務是指需要融資的企業***即借方***,將其擁有的存貨作為質物,向資金提供企業***即貸方***出質,同時將質物轉交給具有合法保管存戶資格的物流企業***中介方***進行保管,以獲得貸方貸款的業務活動,是物流企業參與下的動產質押業務。

  ***二***應收賬款融資業務

  應收賬款融資是指以未到期的應收賬款向金融機構辦理融資的行為,能夠滿足借款人因應收賬款佔用造成短期流動資金不足的融資需求,優化客戶財務報表。銀行的貸款額一般為應收賬款面值的50% -90%,企業將應收賬款抵押給銀行後一般不通知相關的客戶。

  二、物流金融的發展現狀

  ***一***物流金融在我國的發展

  近年來,物流金融在中國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一方面,它加速了供應鏈貿易流轉,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有效的金融安排大大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物流公司利用在貨運代理與貨物監管方面的優勢為銀行融資建立了強有力的防火牆,實現客戶、物流企業與銀行的共贏。在中國物流金融服務的推動者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金融作為一種較新的金融及物流創新服務產品,目前市場處於加速上升狀態,也成為國內銀行擴充套件新業務的趨勢。

  ***二***物流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由於物流金融服務在中國發展的歷史時問不長,還沒有制定相對科學、合理、統一的作業規範,物流企業和銀行沒有統一標準可以參照。銀行沒有專門針對物流金融信貸業務的操作規範,還是運用一般信貸操作流程規則來辦理物流金融信貸業務,致使物流金融信貸業務手續異常繁瑣,效率低下。同時物流金融方面人才缺乏,國家的政策法律也不夠健全了商業銀行發展物流金融。

  ***三***商業銀行發展物流金融的優勢分析

  商業銀行作為資金流動的樞紐,在同物流企業建立長期穩定業務關係的同時,還可以提供延伸服務,拓展與物流企業相聯絡的上下游優質企業,使得生產企業、物流企業、零售商或最終消費者的資金流在銀行體系內部實現良性迴圈,得到理想的投資收益。商業銀行還可以利用本身的優勢,繼續擴大服務面,開發新客戶,培育優質客戶。同時,商業銀行也能通過簡便快捷的收付款服務,為物流客戶解決付款資訊和銷售資金速到賬等問題。

  ***四***商業銀行發展物流金融的劣勢分析

  商業銀行的物流金融業務目前還缺乏相應制度規範,沒有制定相對統一的物流金融業務流程、合同條款規範和相應的操作標準。由於與物流企業在業務上分歧大,難以對業務涉及的擔保品進行有效的保管和監控。專業人才儲備不足,難以提供物流金融系統化的產品設計,繼續將業務擴大。同時,商業銀行資訊化管理水平低於,使得物流金融業務相關資料的收集與管理遠遠不能滿足業務的需要。組織機構的不完善,缺乏合適的考核機制與內部激勵機制使商業銀行開展物流金融業務的範圍較為狹窄。

  ***三***商業銀行發展物流金融的機遇分析

  改革開放以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國家對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投放基本處於敞口狀態,作為物流業命門的交通運輸行業,一直是商業銀行重點支援的物件,成為各家商業銀行競相爭奪的優質客戶。機遇促進了物流金融的發展,物流金融的發展為商業銀行完善現代結算支付工具,增加中間業務收入創造了機會。物流與金融的結合,產生了許多跨行業的服務產品,相應地也出現了對金融衍生品的需求。物流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穩定的現金流,商業銀行可以利用自身特有的創造存款貨幣的優勢,為物流企業提供高效的理財服務,從而獲得客觀收入。

  ***四***商業銀行發展物流金融的挑戰分析

  現代物流是人類社會全部經濟活動的連線紐帶,同時物流水平的高低也決定著企業的生存。然而目前物流業供需不平衡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粗放經營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觀,並且物流行業的法律法規不完善,經營中不規範操作的現象仍很嚴重,因此商業銀行難以找到經營可信賴,信譽有保證的物流企業合作。同時,金融機構本身就存在道德風險和資訊不對稱風險,金融衍生工具發展遲緩等也阻礙了物流金融的發展。在這樣的條件下,發展物流金融面臨著將物流企業與銀行、生產商等外部企業的資源整合起來,使得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在物流金融構建起來網路結構中得到充分的流動的巨大挑戰。

  三、商業銀行發展物流金融的建議

  ***一***提高物流金融業務的操作能力

  物流金融業務對我國銀行來說還是一項相對較新的業務,因此,在瞭解物流金融業務知識的基礎之上,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員工的業務操作能力,招聘具有專業知識的業務人員來帶動業務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同時可以採用先進的管理資訊系統來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最後,建立專門業務的法律顧問,對於可能出現的糾紛,制定相應的處理程式和方法。

  ***二***建立共享性資訊化系統

  建立共享性資訊化系統,可以使整個貸款過程所涉及的物流與資金流的週轉透明化,使銀行能夠隨時得知商品流轉與資金回收的現有狀況,更好地把握風險。但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在物流金融業務上的資訊化管理水平還很落後,缺乏跨行業、跨地區的資訊共享系統和機制,這使得物流金融業務相關資料的收集與管理遠遠不能滿足業務的需要。所以商業銀行想要更好的發展物流金融,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資訊化系統,加強銀行與物流企業的資訊溝通。

  ***三***提高風險控制水平

  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對物流金融業務的風險度量缺乏科學的方法,主要憑經驗確定利率、質押率、貸款期限和平倉率等重要指標。這使得銀行難以對業務的過程風險進行有效的預警和控制,也缺乏違約後風險的規避機制。因此建立起完整的風險控制系統,提高自身的風險控制水平對銀行來說尤為重要。商業銀行應對確認質押的擔保品進行產權認定,同時應對借款企業進行全方位信用認證,最後對物流企業建立起質押商品的資訊收集和反饋體系,才能使得自己充分掌握商品的市場價值和銷售情況變化規律,有效地進行質押貨物價值和銷售狀況的實時追蹤與評估,避免自身的業務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