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金融市場的參考論文

  金融市場又稱為資金市場,包括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是資金融通市場。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關於當代金融理財市場發展方向的探討》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國民收入分配體制的改革和完善,我國居民的家庭收入和個人收入逐漸增加。同時,由於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增多,個人理財需求增長迅速,發展金融理財市場,在微觀上看有利於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在巨集觀上看,可以實現我國的資源的有效配置,加強金融理財市場的管理,促進其有效發展對促進我國經濟和諧發展意義重大。本文闡述了金融理財市場的相關概念,深入分析了金融理財市場的發展過程,並對金融理財市場的發展方向進行了相應的探討和思考。

  【關鍵詞】金融理財;發展方向;思考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居民財富增長迅速,近年來,國內金融理財市場逐漸興起,人們通過購買理財產品,實現投資收益。委託機構通過吸收資金,進行綜合管理,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而國家則可以通過金融理財市場進行經濟的巨集觀調控,保證經濟的持續發展。

  多方對金融理財市場的需求,促進了金融理財市場的發展,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逐漸開放,海外的金融機構也積極進入中國的市場,加劇了理財行業的競爭。促進我國金融理財市場的有效發展,完善我國的金融理財市場體制,對發展我國經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金融理財概述

  金融理財,英文全稱為Financial Planning。中國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對它的定義是:金融理財是一種綜合金融服務,是指專業理財人員通過分析和評估客戶財務狀況和生活狀況、明確客戶的理財目標最終幫助客戶制定出合理的可操作的理財方案,使其能滿足客戶人生不同階段的要求,最終實現人生在財務上的自由、自主和自在。中國銀監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第一章第二條則規定“個人理財業務是指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

  二、我國金融理財市場的發展

  我國金融理財市場發展迅速,市場的發展經歷了萌芽、起步、探索和創新四個階段。

  萌芽階段。上世紀90年代,中國進行市場經濟發展方向的改革,有效地促進了居民財富的增長,從而使得居民對各類金融資產偏好增加,1996年,國內經濟實現軟著陸,央行減低了存款的利息率,加速了儲蓄資金向金融理財市場的轉移。此階段我國金融理財市場的出現的主要特點:第一國有銀行開始向自負盈虧的商業銀行方式轉變,金融監管格局初步建立。

  發展階段。基金的出現促進了我國金融理財市場的發展,但是由於缺乏監管,我國的基金市場開始時處於失控的混亂狀態。國家及時出臺了相應的金融監管制度,進行了理財市場的監管改革,有效地促進了理財市場的發展。

  探索階段。2001年,隨著我國正式加入WTO,金融理財市場進入了探索發展的時期,一方面,我國擴大了金融理財市場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外資銀行的逐步進入加劇了銀行行業的競爭,我國適時對國有銀行進行改革。同時,匯率、保險和基金等理財工具得到了深入發展。另一方面,我國初步構建了金融理財市場的風險監管法律體系,促進了金融理財市場在不斷探索中向前發展。

  創新階段。隨著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居民對資產組合的要求越來越高,財富結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我國於2005年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標誌著創新的開始。此階段的理財產品市場和國內資本市場關聯性加強,金融理財產品從設計發行到代理機構的經營運作都有了較完善的制度保障,理財市場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

  三、我國金融理財市場發展方向的思考

  1、金融理財市場將會在各類金融機構的激烈競爭中進一步發展。

  我國的金融理財市場將會迎來各類金融機構激烈競爭的局面,理財業務將成為未來的中國市場上成長最快的業務。經預計,在未來幾年中,我國的巨集觀經濟將會保持迅速發展的態勢,居民的金融資產也會持續增長,居民對於全方位理財的需求增加,提供優質的一站式理財服務的金融綜合經營機構在競爭中獲取較大的優勢。同時,第三方理財因為獨立性的優勢,也將會受到客戶的青睞,發展第三方理財,有利於提高整個理財行業的服務質量,促進理財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具體的理財市場競爭中,各類理財機構都有其相應的優勢,商業銀行的客戶資源龐大、信譽基礎良好。基金公司投資專業化水平較高,隨著證券公司和信託公司的進一步完善,投資者也會對其有相應的認同,因此,各類金融機構的競爭將會在未來幾年中進一步加劇。

  2、理財產品和理財服務進行進一步創新

  隨著我國金融理財市場的發展,理財產品和理財服務將會進行進一步的創新,首先,從理財產品創新來看,在未來的市場發展過程中,金融機構將會進一步對理財產品進行創新,理財產品的開發將會以細分客戶為基礎,加強理財產品的市場定位。根據不同顧客群體的需求進行分類設計,保證在重點發展高階優質客戶的同時,加強中低端客戶的培養。同時,根據不同客戶的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的理財特點,建立個人客戶的理財資訊系統,推出相應的個性理財服務方案,填補現有理財市場的空白。

  3、金融理財市場的法律監管將進一步規範

  目前金融理財市場中的理財產品都是基於信託原理所形成的信託法律關係,現有的信託法可以統一信託雙方的權利和責任,保證其競爭條件的公平性。但是,信託法對於信託業務的專屬性和各類理財產品都沒有相應的規範,在未來的發展中,金融監管部門必然會完善金融理財市場的監管,制定統一的法律對金融市場發展進行有效的規範,同時,隨著金融機構的業務交叉性的發展,理財市場的監管形式將轉化為功能監管。

  4、理財從業人員培訓和認證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我國的金融理財市場發展的歷史較短,居民理財處於匯入階段,加強居民理財的教育培訓,匯入正確的理財理念,進行優秀理財人員的培養至關重要。雖然現在的居民理財培訓已經逐步發展,部分國外的理財協會和投資諮詢類公司已經開始提供有關的居民理財業務的服務,但是整體來看,培訓質量參差不齊。中國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將會進一步推進金融理財師培訓、考試和資格認證的本土化標準的建立,對從業人員在資格認證、後續教育、培訓管理、理財作業規範要求、職業道德標準要求及個人信用體系等方面進行規範和監管,有效減少道德風險,以進一步提升金融理財行業水平,更好地為客戶服務作好基礎性工作,為中國個人理財事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5、行業協會的建立

  西方發達國家的金融理財市場發展的經驗表明,行業協會作為一種非盈利性組織,有利於推動職業資格迅速發展、保持和提高職業水平、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對金融理財市場的發展意義重大,隨著我國金融理財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我國可以引進金融理財行業協會制度對金融理財行業進行有效監管,保障金融理財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四、結束語

  金融理財市場是反映金融行業綜合業務競爭力的主要領域之一,金融理財行業作為新興的行業發展迅速。隨著金融理財市場的進一步發展,理財工具的多元化,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程度的不同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進行投資,切忌盲目投資。

  【參考文獻】

  [1]杜莉、姜崢睿:美、日、澳金融策劃業的發展與中國本土化發展設計[J].東北亞論壇,20041.

  [2]何孝星:金融混業經營的條件與必然性分析及對我國的啟示[J].經濟學動態,20024.

  [3]巴曙鬆:現狀透視:中國金融理財產品市場概覽[J].西部論叢,20074.

  [4]巴曙鬆:迎接“黃金十年”:金融理財市場發展趨勢展望[J].西部論叢,20074.

  [5]邱小峰:淺析獨立理財機構的優勢與發展前景[J].商場現代化,200719.

  [6]李毳:我國金融機構委託理財業務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經貿導刊,200614.

  篇二

  《關於農村金融問題的反思和市場前景展望》

  摘要:我國作為一個崛起的發展中國家,“三農”的相關問題一直為政府和廣大國民的關注。隨著時代發展而日益凸顯的農村金融問題,逐漸成為社會的焦點。而國內關於農村金融的經濟研究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一直強調我國城市居民在金融市場的主體地位,強調農民的從屬地位,卻忽視了農村巨大的市場潛力。從農民的歷史進步等與時俱進的角度來思考,我國農村金融具有非常美好的未來展望,農村市場的含金量不可小覷。

  關鍵詞:農村金融;金融權利;市場潛力;政府定位

  一、引言

  中國農村,由於其特殊性和複雜性的存在,一直在我國經濟研究中受到眾多學者的青睞。農村,不僅在經濟問題中尤為突出,而且對於我國政治安全、社會穩定也至關重要。而農村金融的相關問題也日益引起更多學者和專家的關注。但是,中國農村金融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亦引起了我的一些反思。當然,對於我國這樣一個正在迅速崛起的農業大國,農村金融的前景必然是璀璨的。而關於農村金融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更應該從不同角度,用更加新穎的眼觀分析。

  二、中國農民今非昔比,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

  理性小農、道義小農、剝削小農等經典小農學派各自對小農做了不同的假設。以舒爾茨為代表的“理性小農”學派,認為小農像任何資本主義企業家一樣,都是“經濟人”,追求利潤最大化。以恰亞諾夫為代表的“道義小農”學派則強調小農為自家生計而生產的一面。馬克思的“受剝削小農”則明顯帶有強烈的價值取向,認為地主與農民之間是剝削與被剝削關係。

  不得不承認,這些小農理論對於一定時期的中國,都是正確的假設。但是,真理也必須要與時俱進的。只有符合實際,根基於現實國情的理論才能構造正確的關聯,得出發展策略。

  過度強調在封建社會時期,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封閉式發展的侷限性,過度誇大建國時期,農村農民的貧困壓力,這些都會帶我們走入一個思想誤區,錯誤地將愚蠢、遲鈍作為農民的代名詞。但是,事實證明,越來越多的農民練就了獨到的投機眼光,在新時期的經濟環境下積累了財富,併成為了新時期的現代農民。我們不能一味禁錮在之前的研究理論之中而否認現代農民經濟行為的理性和其具有的經濟實力和投資睿智。

  三、當前農村金融的發展窘境

  1.農村金融機構不能滿足農民的發展需要

  提供農村金融服務的主要就是農信社,而農信社也是國家政策主要扶持的金融機構。但是,從現實來看,目前農村信用社實力不強,經營績效較差,資產實力有限。對於,逐漸產業化的農戶而言,農信社無力支援較大規模產業化經營;除此之外,農信社的創新改革、經營管理等方面輕視疏忽,不能與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相適應。

  農村市場中極大的金融需求已經不是目前存在的金融機構就能夠滿足的了。

  2.農村金融服務品種單調

  農村金融貸款受到種種嚴格限制,農戶產業化資金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只有部分農戶能夠從正規農村金融機構獲得貸款支援。即使得到了貸款。也只是一些小額貸款。金融機構的大額貸款通常需要擔保和抵押,這讓無所擔保和抵押保障的農戶望而卻步。

  此外,信用環境、道德風險以及農業自身對自然依賴的不確定性等,也是導致農戶與金融機構之間無法完全融通的原因。

  3.金融知識的匱乏加劇了農村金融步向正軌的阻礙

  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村經濟狀況的好轉,農戶對金融業務需求的日趨多元化。但是由於深刻的歷史原因和社會原因,農戶的相關知識貧乏,甚至出現家裡有過剩的流動資金之後,除了存進銀行,就是自己儲藏。

  農戶金融知識匱乏,投資理財的觀念薄弱,在生產和生活中不能提高資金利用率,使得其流動資金閒置浪費。

  4.當今農民的金融權利並不能得到很好地實現

  在金融行業日漸繁華的時代,作為中國主體人群的的農民的權利卻不能得到充分地實現。正規金融機構把城市作為其主要的陣地和市場,將完善的服務和金融產品的研發方向主要對準發達城市。大多數商業銀行將資金流和優秀的經營管理人才留在市區的營業點,或者將積聚的資源流向城市網點,造成了農村金融資源的匱乏。農戶的金融權利不能得到很好地實現。

  商業銀行等金融忽視了農村金融市場的潛在爆發力,從而導致其發展戰略的重心偏移。

  四、金融行業日益發展,農村市場潛力巨大

  當前,農村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業產業化程序加快,鄉鎮企業迅速崛起,更需要金融機構的支援來擴大自身規模、壯大發展力量。

  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大部分農戶小額貸款已逐步轉化為個體、私營企業貸款。這型別貸款金額巨大,且呈快速發展之勢。

  近年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金融。中央一號檔案中都曾特別強調鼓勵農民發展農村合作金融。來自政府的關注,代表了國家對眼光的聚焦點,更突出了農村金融市場的巨大潛力。

  這些事實亦提醒了只將發展眼光放在發達城市的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要把握農村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要判斷金融需求是否旺盛,金融調研機構要擺脫陳舊的思維桎梏,一味以發達程度、GDP創造值和擔保能力來評判。應該深入當今我國的農村金融市場,著重發現潛在需求。當然,金融機構的調研能力、對潛在市場的敏感程度成為發掘的關鍵。

  五、政府在農村金融發展中的定位

  1.政府介入農村金融工作的必要性

  在農村金融日益發展並需求旺盛的今天,單單靠市場自由是不能使農村金融充分發展的。眾所周知,我國經濟發展採取以市場自由配置為主,政府政策引導為輔的策略。不得不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的並不成熟,也不穩定。若是放任金融資源在我國市場上自由流通,憑藉著發達城市經濟乘數增長的吸金能力,只能將金融資源迅速吸引過去。因此,單靠農村金融自身的力量,還是不能得到十足的重視和發展。

  完全經農村金融交由市場,任其發展顯然是不明智的。單靠“一隻手”並不能為其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巨集觀調控是必需的。我們更需要“兩隻手”相互配合,才能夠提供健康穩定的發展環境。

  此時,政府的政策引導和支援就顯得尤為重要。

  2.政府介入困境

  1從國家的大角度而言,國家的戰略政策顯然是站在整個中國的巨集觀立場。難免會忽視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資訊不對稱造成的決策失誤也是時有發生的狀況。

  2國家對農信社等金融機構的政策支援,成了他們庇廕。甚至會出現,國家因對“三農”支援而撥放的資金等,被金融機構用作他途。而國家由於種種限制,並不能,也無法對其行為做到面面俱到的監管。

  然後對於地方政府而言,由於政績考核、片面重視GDP、決策不夠周密等各方面原因,曲解國家的政策。依賴國家的政治傾斜,卻並不願在回報週期長、風險大的農村金融上用心部署。

  3.政府正確的定位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政府對於農村金融的支援是穩定國家,穩定農民所必需之策。但是,政府一味將無償資金注入農信社和農村金融的相關工作,而無法有力監管資金的去向,那麼只能將“出現困境,國家埋單”這樣的惡性迴圈繼續下去。

  政府目前能做的,主要是營造一個良好的農村金融環境。通過中央財政加大對支援力度,安排專項資金,進行重點支援;積極引導商業銀行降低對農戶貸款的利息,對支援農民貸款和農村金融工作的金融機構適當減免營業稅;積極支援金融機構對農戶放貸行為,也要為金融機構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這些都是政府可以著手並付諸行動的建議。政府都應該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六、農村金融的未來展望

  1.合作性金融使農戶激發內生自救能力。

  中共中央一號檔案曾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改革。鞏固和發展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成果,引導農戶發展資金互助組織。為了擴大農村融資渠道,在條件許可的農村,可以進一步發展農戶聯保貸款。

  甚至有這樣一種渠道也是可行的。為了強調“合作”的重要性,可以推崇有一定經濟能力的農民自發組織起來,利用本身的財富流動性,以低利率、低迴報為農村資金需求者提供支援,而國家給予鼓勵措施,例如政策優惠、社會表彰等。鼓勵鄉鎮企業家、具有敦實財富基礎的先富者,成為有企業家精神的現代農民,分享農村金融帶來的成果和收益。

  2.農村金融機構要創新金融產品,提高金融服務水平。

  農村金融機構要深入基層調查,掌握農戶的金融需求,創新金融品種,提高服務水平。例如根據農作物生長週期,根據農民生產活動的季節性,創造出真正適合農戶的貸款服務。

  完善金融服務,發揮金融部門專業化、資訊化的獨特優勢,為農民相關的金融決策出謀劃策,當好農民的金融顧問。

  作為中國發展過程中,潛力無窮卻又處於空缺檔的農村金融市場,在政府的良好決策指引下,在市場經濟優化資源配置的競爭激勵下,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

  參考文獻:

  [1]徐輝:貧困地區金融支援農民增收面臨的問題與對策.中國金融網2005年12月6日.

  [2]李昌平:建議政府給農民金融合作權利.上海證券報.

  [3]李建英房偉萍:強化農民的金融意識.老區建設2006年第3期.

  [4]邱寶金:農民的金融權利實現.甘肅金融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