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的參考論文

  在整個市場體系中,金融市場是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之一,是聯絡其他市場的紐帶。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金融市場的神話》

  摘要:金融市場,反映著普遍的經濟執行規律,是現今社會的前沿經濟領域。金融市場運用了數學與計量經濟學等眾多學科的原理,形成了一整套非常完備的理論體系。金融市場的理論涉及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而金融市場大牛們的神話,以及金融市場靈活的執行方式,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主體參與其中。而且,受網際網路絡的影響,金融市場交易的效率是及其迅速的,這也成為金融市場迅速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

  關鍵詞:金融市場;股票;巴菲特;餘額寶;周小川;期貨與期權;網路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速度的加快,金融市場這個蘊含著現代化氣息的詞彙,瀰漫在經濟發展的程序當中。而在我國,金融市場一方面意味著金融產品的層出不窮,另外一方面,意味著新的金融市場理論的不斷髮展。我國金融市場產品的這種發展,源於我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也源於我國與國際當中各國經濟合作的加強。我國為了金融市場的更好發展,在開發我國自己金融產品的同時,還吸取了各國的金融市場的優勢產品,使得我國的金融市場吸引著眾多的人蔘與到其中。那麼,金融市場在經濟市場當中扮究竟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使得金融市場在我國的發展如此蓬勃?

  簡單的講,金融市場是指以金融資產為交易物件而形成的供求關係及其機制的總和。這其中,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而是一種借貸關係或者委託代理關係,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礎之上的。金融市場涉及的物件從政府到企業,再到個人。可以說,金融市場涵蓋了豐富的參與主體。眾多的參與主體以及靈活多變的交易形式,受到經濟發展的歡迎,更加容易被社會所接受。尤其是電子資訊科技的發展以及國際間經濟合作的加強,金融市場的寬鬆政策的制定以及其形式的多樣化,為金融市場的廣泛發展提供了保證。

  談到金融市場,不可不談的一個話題就是金融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是國家為了經濟的發展,在以政府為主體的形勢下,給予市場一定的自主權,利用市場機制促進金融市場在我國經濟增長當中發揮的舉足輕重的作用。參與國之間,越來越趨向於減少相互之間的金融限制,促進金融市場的全球化發展。眾多的國家放鬆甚至解除了對外匯的管制。尤其以銀行利率的變革為重點。這在很大的程度上,加速了金融市場的發展,也加強了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各國之間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利於資源的國際間優化配置。而且,金融自由化的變革增強了本國經濟的活躍程度,降低了我國對於外資依賴,這樣,我國的金融市場融資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增強我國經濟在國際活動當中的作用。由此,金融市場很好的融合到我國的經濟市場當中,使得金融市場的體制不那麼單一,而是真正的成為經濟增長當中的一份子,綜合性的經濟市場,促進了經濟在面對疲軟時候的抵抗力,尤其是當金融危機時,金融市場的穩定性,使經濟的波動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金融自由化減少了金融市場的國際、國內壁壘,擴大了金融市場的佔有率,為參與者帶來了收益增加的可能性,人們在金融市場資訊充分的情況下,不再像以往一樣,對金融市場過久的持觀望態度,而是在適當的時候,主動參與到了金融市場當中,推動了金融市場資本的積累與流動。

  而建立在金融自由化的基礎之上,廣泛的發展在金融市場當中的是股票。如今,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就是人們正在跟著時代的潮流,將閒置的資金運用於股票市場當中。有年輕人充當金融市場的參與主體,也有老年人熱衷於股票市場。股票市場的高風險讓參與者感受到了市場的靈活多變。高收益吸引著新的參與者。不僅如此,高收益還刺激著那些非專業的參與者研究K線圖這些專業的知識。對於股票的興趣驅使參與者不斷擴充關於股票的知識。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就是,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但這依舊不能阻止參與股票人數的增加。或許,吸引著人們的就是巴菲特的神話。巴菲特作為美國華爾街赫赫有名的投資界大亨,他的一些投資理念或許就是股民們的投資指南。首先,企業的資訊越容易被投資者們瞭解,說明企業的影響力和信任度越好。而且,企業的穩定發展史也很重要。這預示著企業長期以來,在面對不同的市場當中,有著很好的應對風險的能力。在看好前期以及企業的當期發展情況以後,最重要的是企業的發展前景。這就是“企業原則”。第二點就是經營原則。企業要有理性的管理層。所謂的理性管理層就是股息分配的合理性。當然,普通的股民是不易獲得企業的管理資訊的,這就需要投資者長期耐心的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企業,來收集企業的資訊,減少投資風險。第三點就是財務原則。其實就是在講股東的利益問題。最後一點就是市場原則。這就提醒股民要理性的買進並且賣出股票,不要盲目大量的購進股票,也不要沒有根據的賣出所持有的股票。能做到順應國家的政策選擇股票,觀看市場的形式炒股。

  許多金融市場的參與者,觀看到市場當中的瞬息萬變,選擇了風險係數較小的債券。這些投資者,不太願意承擔較大的風險,被視為風險厭惡者,他們一般選擇國庫券進行投資。因為這樣的投資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有國家作為保障,更加穩當。債券作為一種金融契約,讓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等部門擁有了很好的籌資途徑,也為投資者帶來了收益,可謂互惠共利。而隨著人們對金融市場認知程度的提高,以及金融市場的不斷進步,近年來,銀行也推出了許多理財產品。基金成為銀行的主打理財產品。人們對於銀行法的信任,也擴大了基金的購買量。基金受到眾多中老年人的認可。這些群體,一般不願意承擔金融市場的高風險產品,又想讓手中閒置的資金利用起來,於是,就選擇了基金作為投資物件。智慧手機的興起,為金融市場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投資者可以使用手機上網,購買基金。隨時隨地檢視收益率,選擇合適的基金投資物件。

  面對複雜多變的金融市場,我們不僅僅在股票市場當中要做出理性的判斷。在債券市場以及基金市場當中也要經得起收益的誘惑,耐得住風險的考驗。投資必然會有風險,參與到其中的人就要對金融市場的瞬息萬變有所認識與瞭解。而且,要隨著金融市場的變化而變化。中國人民銀行的行長周小川3月4日表示,近期的匯率變化是正常波動的,並表示對餘額寶等金融產品肯定不會取締,過去沒有嚴密的監管政策,未來有些政策會更完善一些。面對我國越來越多金融產品的現狀,我們要及時的瞭解,根據國家的政策行動,選擇我們要參與的金融領域。而且,類似餘額寶這種產品,也正在席捲每一個人參與到其中。

  電子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則保證了金融市場的完備執行。網際網路的出現,使得這個龐大的金融市場聚焦到了一個點的維度上,金融市場的參與者之間通過網路,便可以完成交易。智慧手機的快速更新換代,使得金融市場的參與者可以隨時隨地選擇金融投資產品,並且,及時根據收益率的變動,調整投資策略。在未來,我們對於新型的電子資訊科技的出現,也是充滿期待,新技術以及新的金融產品的發明,將會為經濟開啟更加廣闊的道路。十四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提出了一個奧卡姆剃刀原理,在他的《箴言書注》當中指出: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也可以做好的事情。金融市場就是這樣,涵蓋廣泛的內容,而且網路帶給了金融市場快捷的交易方式與結算方式。期貨、期權市場與現貨市場的交易方式,抵減了參與者的風險。類似的這種金融市場的交易方式,是適合於人們對於金融市場的需求的,供需的一致,促進了金融市場的不斷進步與完善,締造了金融市場的神話。

  參考文獻:

  [1]張亦春,鄭振龍,林海主編.金融市場[M].高等教育出版社

  [2]營銷與市場.中國郵政發行暢銷報刊

  篇二

  《金融機制改革與金融市場建設》

  【摘要】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要求擴大金融業改革開放,加快各項金融改革,使利率、匯率、資本流動由市場供求決定,減少金融壓抑,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

  【關鍵詞】金融改革;金融市場;金融監管;體制改革

  中圖分類號:F830文獻標誌碼:A文章編號:1673-8500***2013***11-0041-01

  面對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中重建的美歐金融戰略與全球佈局,中國應選擇怎樣的國家金融戰略?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董小君教授概括為九大戰略:一是把握美元變動規律,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二是針對美元升貶引起的資金流向變化,採取相應的風險化解策略。三是設計讓美國獨自承擔匯率和通脹風險的特殊機制,規避美債風險。四是提高對全球“金融屬性”資源的控制力。五是把握“名義開放度與實際開放度”的差距,在金融開放的同時提高國家控制力。六是實現中美頂端互動,儘量減少與現存世界體系的正面衝突。七是重塑中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為貨幣金融的崛起提供強大產業支撐。八是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度設計,避免陷入“規則陷阱”。九是建立全面的強國理論體系,避免金融改革陷入“意識形態的陷阱”。對深化金融領域重點改革,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顧問、中國銀行監事梅興保認為,改革的重點,一是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二是完善金融機構體系,有序發展中小金融機構;三是完善外匯管理體制;四是加強金融監管,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1]

  一、我國金融體系還存在與經濟轉型發展不相適應

  當前我國金融體系還存在與經濟轉型發展不相適應的情況,主要表現:一是金融市場結構不均衡。貨幣市場工具、品種相對單一。股票市場、多層次市場體系需完善。債券市場、保險市場發展緩慢。受渠道和效率制約導致資金需求與資金供給錯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高,儲蓄向投資轉化不理想,有效投資渠道少,收益率低。二是金融機構發展不協調。銀行獨大一方,非銀行機構處於弱勢,證券業、保險業等發展不充分。特別是保險業由於起步晚,基礎薄弱,風險管理與經濟補償作用發揮得不充分。三是金融市場結構不均衡。貨幣市場工具、品種相對單一。股票市場、多層次市場體系需完善。債券市場、保險市場發展緩慢。受渠道和效率制約導致資金需求與資金供給錯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高,儲蓄向投資轉化不理想,有效投資渠道少,收益率低。四是金融機構發展不協調。銀行獨大一方,非銀行機構處於弱勢,證券業、保險業等發展不充分。特別是保險業由於起步晚,基礎薄弱,風險管理與經濟補償作用發揮得不充分。

  二、金融改革要切實滿足經濟轉型的金融服務需要

  一要切實滿足新型城鎮化的金融服務需求。新型城鎮化強調以人為本,注重改善收入分配結構、強化消費升級。將促進新進城居民真正受益於城鄉間消費的倍增效應,促進百姓生活質量提高。發展重心西進和加大二三線城市發展將帶動中西部以及三四線城市消費大發展。而伴隨著新型城鎮化的財政體制、戶籍制度、收入分配改革都需要配套的金融服務機制。

  二要切實滿足農業現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創新農業經營體制需要配套的金融服務機制。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和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需要更有效率的金融保障服務,金融改革可通過土地補償費、安置費與農民社保掛鉤、資本化、證券化、保險保障等金融創新,切實保護農民等各方權益,確保公平有序。

  三要切實滿足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金融服務需求。我國企業在全球分工體系中將日益崛起,逐步從產業鏈低端向上走,更深度地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分工。在金融如何更好服務“走出去”戰略,確保中資企業實現資金平衡,防範和規避風險等領域提出了更深層次的金融服務需求。

  與此同時,服務於經濟轉型,金融業還應推動各子行業打造差異化金融服務提供商。以保險業為例,應充分發揮保險業的保障和金融穩定器作用,多管齊下服務經濟轉型。譬如,發揮資產管理專業優勢,促進儲蓄向投資轉化,支援實體經濟發展。2012年13項保險新政陸續出臺,保險資金投資範圍逐步放開,資產配置策略組合愈加豐富,保險資金規模將不斷擴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援作用將不斷增強。保險業要充分發揮保險吸收社會閒置資金的金融中介功能,積極動員儲蓄,加以科學優化配置,助力國民經濟建設,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實現社會效益與企業效益雙贏。[3]

  三、協調推進金融定價機制改革和金融市場建設

  我國的金融市場化改革,不僅僅要放開利率、匯率、資本專案管制,還要培育市場化的金融環境,加快金融市場建設。這要求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增加金融供給。一是要減少市場準入限制,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二是建設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產品,擴大競爭性金融供給。三是形成統一互聯的金融市場,增強金融產品流動性和便利性,減少資金沉澱,盤活貨幣存量。四是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儘快推出功能完善、權責統一、執行有效的存款保險制度,為全面推進金融改革創造條件。利率市場化改革還需要與投資體制改革相協調。投資需求直接影響利率。若投資對利率不敏感,有限的資金供給將面對無限的資金需求,利率將快速上升。一方面要減少政府幹預,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企業根據成本收益安排投資計劃,能提高投資的利率敏感度,形成合理的資金需求。另一方面還要避免高風險行業擠佔有限的金融資源,抬高整體利率水平。總之,深化投資體制改革,能避免利率過快上升,進而減小資本流入、匯率上升的壓力。金融市場建設與金融定價機制改革要同步推進。如果金融供給有限,即使利率、匯率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也可能形成壟斷價格。如果金融供給增加很快,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滯後,會造成供需矛盾,可能導致大量套利尋租行為,金融脫離實體經濟。這些都不利於資源有效配置。金融市場建設與定價機制改革也是相互促進的關係。完善金融市場有利於形成市場化價格。推進定價機制改革能擴大競爭性金融供給,豐富金融市場。[2]

  參考文獻:

  [1]李成剛.中國國家金融戰略選擇與金融改革[N].中國經濟時報,2014-01-08***A08***.

  [2]盛鬆成.加快協調推進我國金融改革[EB/OL].中國證券網***2014-01-07***.

  [3]王濱.深入貫徹會議精神努力踐行金融央企使命[N].中國保險報,2012-11-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