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課程改革下高考化學的特點

  試題平穩過渡,繼續強化對中學化學主幹知識的考查,突出重點
  試題著重考查學科的主幹知識和重點知識,體現了基礎性。比較好地繼承了原有高考試題的優點。
  聯絡實際,關注社會現實問題
  新課標要求“反映現代化學研究和發展趨勢,體現化學時代特色,以化學視角觀察社會、科學、生活、關注化學科最新發展,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新課標下,高考化學向考生傳遞了化學的最新科技動態、化學與社會生活密切聯絡的資訊。
  減少虛擬,貼近真實
  新課程強調“將化學知識應用於生產、生活實踐的意識,能夠對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做出合理的判斷”、“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摒棄虛擬的、不真實的框圖提問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工藝流程、操作流程、生產有用產品問題、有機實際合成路線或實際反應等流程提問或情景設問,引導師生關注生產實際,解決實際問題,強化學生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與決策能力。
  關注資訊獲取和加工能力,考查學生學習潛能
  新課標在課程目標的過程與方法中要求學生“多種手段獲取資訊,並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資訊進行加工”。高考試題表現形式主要是資訊題、資料分析對比歸納題,以考查學生思維的縝密型、統攝性、創造性和學習潛能。
  關注學生個性發展,體現選擇性
  新課標要求“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多樣性選擇”、“以激勵每一個學生走向成功”,所以實驗區新課標高考題中均出現了“必考”與“選考”的劃分。
  強化實驗考查,體現化學學科特點
  由於新課標要求“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新課標實驗區高考試題強化實驗考查,以體現化學學科特色,對新課程教學進行正確的導向。
  引領課改,滲透科學探究
  新課標要求“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何“設計方案、實驗操作、預期現象和結論”,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自由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