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冬季怎麼管理

  冬季是蘑菇栽培的最佳時機,由於環境溫度較低,細菌和各種雜菌蟲害較少,減輕了蘑菇生產過程中不利因素的影響,可以保證蘑菇的品質和質量;另外,反季節蔬菜也是效益最好的時段,蘑菇栽培能夠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冬季蘑菇怎麼管理吧。

  蘑菇冬季管理措施

  冬季氣溫低,菌絲和子實體生長緩慢,呼吸強度低,出菇量少,但菇肉厚、品質好。只要解決好升溫保溼與通風之間的矛盾,蘑菇就能獲得較理想的產量。

  1、提高菇床溫度,創造出菇條件

  冬季寒冷,只能靠自然氣溫,結合人為地調節提高溫度。香菇大棚揭去棚上的遮蓋物,菇床上的薄膜除採菇須揭開外,其餘時間都要罩緊;平菇大棚把棚上的遮蓋物攤稀;雙孢菇大棚在棚的外表再覆蓋一層薄膜。白天靠自然陽光的照射及菌絲自身的生物熱量來保持菇棚內的溫度,晚上棚外加蓋遮陽網或草苫防凍防霜。一般採取以上措施後,棚內溫度能提高5℃~10℃,可保證蘑菇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

  冬季要注意保溫 和通風。菇房的室溫最好保持在3度以上,不使室內結冰,以防凍壞菌絲。在天氣暖和的日子,要注意通風,使室內空氣新鮮。通風的方法:中午開啟菇房南窗兩三個小時;如果天暖無風,室外溫度又在8度以上,可將南、北窗都開啟,讓空氣對流;如中午室外溫度低於5度,應暫停通風。

  以平菇為例,平菇低於5℃不再生長,即使低溫型菌株如2006、特抗1號等,儘管在4℃左右不至於發生生理性病害,但也需要10℃以上的溫度才能長得好。因此,冬季生產中的升溫與保溼,便成為至關重要的管理任務。一般溫度的提高通過日光增溫、棚內生火爐等方式即可解決。但生火爐增溫時,大多數菇農常怕 “跑了熱氣”而密閉菇棚,結果導致通風嚴重不良,二氧化碳積聚,溼度居高不下,在產生畸形菇的同時,也會引致某些侵染性病害的發生。生產中常見的茶花菇、柺棍菇、菜花菇等均因此而發生,一些浸染性病害如腐爛病等也與通風不良、溼度過大有著密切的關係。解決辦法:自然條件下,晴好天氣時,上午10時後開始通風,至14時左右結束。從棚內上方拉一層遮陽網或黑色薄膜,揭開草苫後日晒增溫,令熱量進入而將直射光擋住。通風過程中會有不同程度的降溫,風量只要不是過大,有時反而對出菇和子實體發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有條件的可安裝水溫空調,既可有效調溫控溫,又因該裝置可對菇棚吹出迴圈風而使棚內空氣清新,避免了因通風不良發生的各種問題。

  2、補水控溼,保暖防寒

  香菇、平菇經發菌和秋季生長,菌棒失水較多,只有原重的50%~60%,這時應及時補水。補水前敞開棚門通風3~4天,補水時用注水針刺入菌棒內,藉助水泵的壓力,使菌棒在短時間內吸足水分,水源以井水為宜。噴水的原則是:噴霧狀水,菇多時多噴,菇少時少噴,蕾期多噴,採收期少噴。雙孢菇冬季基本不需進行補水。

  適當的基料持水和棚內的空氣溼度,統稱為水分,生產中一般分別調控在63%和85%~95%,才可能保證菌絲和子實體的正常生長。但是,水分只是蘑菇生長的條件之一,並非唯一因素,尤其子實體生長期間,適量的通風是不可少的。而通風與溼度的保持是一對實際存在的矛盾,通風則降溼。實際上,一定條件下,如冬季中午時分,因適當通入高於棚溫的空氣,可使棚溫略微升高,並因此引發棚內水分的蒸發,使此時的溼度有所升高。如同變溫可刺激出菇一樣,一定的溼度差有時還會有促進出菇的作用,並且,在溼度相對偏低的情況下,還可抑制某些病害的存活和生長,但應根據子實體的不同階段,將溼度差控制在10%~20%,才能取得比較理想的生產效果。

  由於冬季北方地區寒冷、乾燥,給菇棚補水增溼還是很必要的。一般補水增溼的主要方式就是地面灑水、空間噴霧,牆壁噴水。補水增溼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水儘可能與菇棚溫度一致,不要用寒冷的水。二是水儘可能不要噴在菇體上,特別是在原基、菇蕾期,由於這時菇體的生命很嬌嫩,你給它們“洗冷水澡”它們也會“感冒”生病,甚至死亡。所以,補水最好用噴霧器,噴嘴朝上向空間噴霧來增加溼度。當然,當菇蕾長大以後,有一定抵抗力時,水噴在上面也問題不大。三是補水後,如發現菇體上有水珠應儘快通過加強通風管理去除,否則會給細菌繁殖造成條件,在菇體上形成病斑。由於細菌繁殖極快,一般經一夜時間就可能造成危害,影響菇的質量。另外注意,冬季下霜期儘量不要噴水,只要保持溼潤即可。

  冬季菇床噴水次數的多少,要看土粒的乾溼程度而定,一般能保持潮溼就行了。要防止噴水過勤、過多,使低溫時萌發的菌絲遭受凍害。菇床追肥,可結合噴水一起進行。追施的糞水最好用紗布過濾,濃度在20%左右。

  3、注意通風換氣,避免北風襲擊

  菇蕾生出後,呼吸旺盛,如果空氣不流通,二氧化碳沉積過多,就會抑制子實體的形成與生長。通風換氣掌握在氣溫較高的中午前後進行,時間10~20分鐘。進出棚內操作,從棚的南側進出,防止乾冷寒風襲擊。

  4、冬季栽培蘑菇防寒防凍措施

  冬季栽培的蘑菇菌絲體生長的極限最低溫度都在3-6℃之間,如果遭遇0℃以下氣溫,菇棚房只要能提高2-3℃的溫度就可以減少菌絲的凍傷。菇棚房保溫、防止菌絲體細胞結冰,避免造成機械損傷是當前蘑菇防寒防凍工作的重點。

  1清除冰雪,開溝排水。及時清除菇棚房頂部及周圍蓄積的冰雪,防止菇棚房倒塌。在菇棚房四周開挖排水溝,保持排水順暢,避免雨水、雪水對菇料的侵襲。

  2立即停止噴水,儘量保持料面乾爽。因低溫時蘑菇菌絲體都進入冬眠狀態,噴水容易死亡。

  3加強菇棚房保溫管理。可以在大棚內扣小拱棚;棚外加蓋薄膜、草簾等覆蓋物等保溫除溼。棚內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圍裙,以減少底部的冷空氣侵襲;堵塞縫隙,儘量減少縫隙散熱;在大棚北面用作物秸稈堆成防風障,擋風防寒;減少進出菇房的次數,這樣可使菇棚房內比外界的溫度高3-5℃,基本可以保證維持菌絲的活性。

  4氣溫穩定回升後,及時向料面噴水,恢復日常管理。

  5、搞好床面鬆土除老根

  菇房條件好、土層內菌絲生長旺盛的,可以將菇床細土刮開,鬆動粗土,鬆動的面可以大一些;生長一般的,將粗土鬆動一下即可;生長較差,冬季可不鬆土。待來年3~4月份春季出菇前,將粗、細土輕輕鬆動一次。不過,鬆土不能將大量的白色菌絲剝離。在清除菇床老根和死菇時,要重新把粗、細土鋪平、鋪好。當菌絲已經萌發時,要在菇床上覆蓋一層新的細土,厚2~3釐米。覆土之前,需噴水結合追肥兩三次。

  蘑菇防寒防凍措施

  1、低溫冷凍對蘑菇生產的影響

  冬季栽培的主要品種是雙孢蘑菇、金針菇和香菇等低溫品種,耐低溫能力較強,菌絲體自身在低溫下大多會停止生長,進入休眠狀態,加上部分菇種床面覆土,也具有一定的保溫能力,所以低溫對蘑菇不會有太大的傷害,即使表層有少部分菌絲受到凍害,裡面的菌絲也依然可以保持活力。

  菌絲體生長的極限最低溫度都在3-6℃之間,如果遭遇0℃以下氣溫,菇棚房只要能提高2-3℃的溫度就可以減少菌絲的凍傷。但由於廣西大部分蘑菇以在田地栽培為主,所以做好蘑菇菇棚房保溫、防止菌絲體細胞結冰,避免造成機械損傷是當前蘑菇防寒防凍工作的重中之重。

  2、防止凍害的主要技術措施

  1立即停止噴水,儘量保持料面乾爽因低溫時蘑菇菌絲體都進入冬眠狀態,如噴水容易死亡。

  2加強菇棚房保溫管理。可以在大棚內扣小拱棚;棚外加蓋薄膜、草簾等覆蓋物等保溫除溼。棚內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圍裙,以減少底部的冷空氣侵襲;堵塞縫隙,儘量減少縫隙散熱;在大棚北面用作物秸稈堆成防風障,擋風防寒;減少進出菇房的次數,這樣可使菇棚房內比外界的溫度高3--5度,基本可以保證維持菌絲的活性。

  3抓緊中午氣溫回升時機,及時通風換氣,防止栽培料變質發酸。

  4及時清除菇棚房頂部及周圍蓄積的冰雪,防止菇棚房倒塌。

  5在菇棚房四周開挖排水溝,保持排水順暢,避免雨水、雪水對菇料的侵襲。

  6有條件的地方,可參照蘑菇二次發酵的方法,向菇棚房內通入蒸汽,提升棚內溫度。但是溫度不好掌握,難度較大,且如多日加溫,成本較高。

  7待氣溫穩定回升後,及時向料面噴水,恢復日常管理。

  各種冬菇的具體管理

  1、平菇

  大多處於出菇階段,部分秋季栽培的已進入出菇尾聲,管理重點是保溫,關鍵要解決菇棚升溫保溼與通風之間的矛盾。選用廣溫型菌株的如8359、農科12等,應保持棚溫下限在5℃左右,最適溫度為15℃左右;選用低溫型菌株的如2006、特抗1號、魯抗28等,儘管0℃條件下子實體不會被凍死,但長速太慢,趕不上上市的黃金期,也應設法使棚溫保持在10℃以上。通風問題是該時段最大的難題,與升溫保溼有嚴重的矛盾,應根據實際情況予以協調,不可顧此失彼。 安裝大棚水溫空調,升溫和降溫均以吹風形式實現,可以有效解決通風問題。

  2、金針菇

  大多處於出菇或即將出菇階段。由於品種特性的關係,金針菇管理相對簡單,只需將溫度保持在4—15℃,溼度保持在適宜的條件下,即可獲得好的收成。 要獲得高品質菇,應控制溫度在7℃左右、溼度在70%以下。

  3、香菇

  1—2月是培育花菇的最佳季節,應做好乾燥、強光、冷風等管理措施,菇房溼度不能超過70%,尤其要注意幼菇開花後溼度不能上升,否則會形成茶花菇,降低商品性。遇雨雪霧等高溼天氣,可採取棚內燒煤爐法除溼,煙霧要排出棚外,以免菇體二氧化硫超標。培育厚菇時應注意通風和溼度的保持,根據市場等條件可以降低溫度,使其長成較厚的鮮菇,最大限度地提高商品價值。冬季不提倡培育水菇。

  4、雙孢菇

  溫度在10℃以下難以出菇,管理重點是升溫保溼,一旦溫度低於8℃,則無出菇的可能。可以在棚內頂部加蓋一層黑色塑料薄膜或遮陽網,天氣晴好時揭開草苫,使陽光進入,提高棚溫。如果安裝水溫空調,可以隨意調節棚溫,確保生產效果。畦面覆土層含水量要比9—11月份低,保持在30%以下的溼潤狀態即可,不要噴大水。由於子實體數量少,對氧氣的需求量不大,通風量可以比平菇少。

  5、茶樹菇

  該品種不太適應低溫季節出菇,但由於對鮮菇的季節性需要,冬季市場更為火爆,故可加大投資力度,配置相應的升溫裝置,使之產出優質鮮菇供應市場,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效益。

  6、雞腿菇

  北方地區,自然條件下進入12月份則難以出菇,但是,目前有相當數量的天然設施如山洞、人防工事等資源利用,山東等地還有一定數量的人工菇洞,出菇效果極好,另外,配備水溫空調的菇棚,其溫度可以自由調節,出菇效果令人滿意。一般調控至10℃以上即可出菇,15℃條件出菇較為理想,由於產品屬於反季節應市,故可獲得較好的市場效果。

  7、柳鬆菇

  自然條件下,該品種不會出菇,但凡是要求該季節出菇的,必定有相應的升溫保溫措施,一般達到15℃以上時,即可有較好的出菇效果。此外,管理重點是通風和保溼。

  8、小平菇、猴頭菇等品種,應將保溫作為管理的第一重點,其次是通風,並應根據品種和出菇的不同階段進行管理,不可一刀切。

  9、趕元旦至春節上市的品種,正處於發菌尾期或菌絲後熟階段,如平菇、金針菇、猴頭菇、茶樹菇等,管理重點是保溫,配合適當的通風措施,即可順利完成發菌。

  10、計劃春季3—5月出菇的香菇、雞腿菇、柳鬆菇等,處於發菌的初始階段,保溫即可,不必有過多的管理,但要注意不要碼高後覆蓋保溫材料,並要常檢查管理,否則,一旦發生燒菌,則後悔晚矣。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