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戰略導向的全面預算

  財務預算是一系列專門反映企業未來一定預算期內預計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收支等價值指標的各種預算的總稱,具體包括現金預算、預計利潤表、預計資產負債表和預計現金流量表等內容。財務預算是整個預算制度成功的關鍵,有助於財務目標的順利實現。

  國際競爭戰略大師波特認為:“戰略的實質是企業所選擇的、可以使其成為卓越組織的特定活動,戰略差異在於所選擇的活動內容和從事這些活動的方式。”戰略管理是指制定、實施和評價能保證組織實現目標且超越不同職能的決策方案的藝術和科學;它是一項綜合性管理,追求的核心目標是提高企業戰略競爭力。企業戰略管理的任務就是要通過戰略來明確未來的價值目標、統一管理思想,針對公司所處行業、規範、資源條件、競爭能力的差異選擇不同的戰略,而要實現戰略必須通過定量化的全面預算指標來完成。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發展戰略的支撐作用有:第一,加強了企業日常活動與戰略規劃的聯絡;第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預算體系,強調整體業績,增強了預算系統處理跨部門事項的能力;第三,優化企業資源配置;第四,可增強基層管理者和員工的參與度。可見,戰略導向的全面預算在企業推行戰略管理、提高競爭優勢等方面,均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全面預算管理是通過全面預算將企業的戰略目標與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結合起來,綜合考慮企業擁有和控制的所有資源,通過對企業內部各經營活動進行協調、控制與考核等,從而最大限度地運用企業有限資源,發揮最佳管理效果,實現企業長遠戰略目標的管理機制。而一個完整的預算管理體系,應該包括預算的組織結構、預算內容、預算的編制方法、預算的控制和差異分析、預算的考評與激勵等方面的內容。

  那?小編給你講解一下!!

  基於企業戰略的全面預算管理與傳統預算管理的主要區別在於,要樹立以企業戰略統轄預算的觀念,從而有效解決傳統預算管理以短期年度預算為核心,預算指標與企業戰略相脫節的問題。“以戰略為導向,以平衡記分卡為依據,以作業為基礎”是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可行性分析的核心內容。

  1.以作業為基礎。作業基礎預算the Activity-Based Budget,ABB是以作業管理為基礎、以企業價值增值為目的的預算管理形式,它是在作業分析和業務流程改進的基礎上結合企業戰略目標和據此預測的作業量,確定企業在每一個部門的作業所發生的成本,並運用該資訊在預算中規定每一項作業所允許的資源耗費量,實施有效的控制和績效評價與考核。在作業基礎預算下,通過戰略目標細化,將戰略分解到“作業”層次,而不僅僅是資源層次,可以使每一名員工都更清楚自己所面對的作業層面的戰略目標。以預算形式表現的戰略計劃,能激發企業員工的主動性,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2.以戰略目標為導向。戰略是實現企業長期目標,增強企業競爭優勢的方略。企業成敗關鍵看企業有無正確的戰略。企業的“使命”可有多層次的表述,最頂端的是企業目標。它一般是想象而非實際的,如“生存、獲利、發展”等。戰略目標則是在企業目標下適應環境變化的產物,一般由高層領導者制定並反映利益相關者的期望。相對於企業目標,戰略目標是企業切實可行的行為方向。企業組織形態、外部競爭環境、企業文化等因素都會影響戰略目標的定位。不同的戰略選擇直接決定企業的發展重點和措施,而這些措施無疑會在預算中加以體現。

  3.以平衡記分卡BSC,the Balanced Score-Card為依據。究其主要原因是:企業戰略目標和戰略具有很強的概括性。雖然預算編制要求以戰略為導向,但預算的具體確定卻不能直接以戰略為依據。而平衡記分卡則是企業戰略目標和戰略的具體化,預算如果符合和支援平衡記分卡指標的目標和措施,則最終將對企業的戰略目標和戰略的實現產生積極作用。

  3.以作業為基礎。作業基礎預算the Activity-Based Budget,ABB是以作業管理為基礎、以企業價值增值為目的的預算管理形式,它是在作業分析和業務流程改進的基礎上結合企業戰略目標和據此預測的作業量,確定企業在每一個部門的作業所發生的成本,並運用該資訊在預算中規定每一項作業所允許的資源耗費量,實施有效的控制和績效評價與考核。在作業基礎預算下,通過戰略目標細化,將戰略分解到“作業”層次,而不僅僅是資源層次,可以使每一名員工都更清楚自己所面對的作業層面的戰略目標。以預算形式表現的戰略計劃,能激發企業員工的主動性,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