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論文

  預算是一種系統的方法,用來分配企業的財務、實物及人力等資源,以實現企業既定的戰略目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淺論全面預算管理

  [摘 要]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一種主要方法,主要是通過預算編制、審批、執行、控制、考評與激勵等一系列環節,合理利用企業資源,有效組織與協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

  [關鍵詞]預算 管理 作用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涵義

  預算是一種系統的方法,用來分配企業的財務、實物及人力等資源,以實現企業既定的戰略目標。企業可以通過預算來監控戰略目標的實施進度,有助於控制開支,並預測企業的現金流量與利潤。全面預算反映的是企業未來某一特定期間***一般不超過一年或一個經營週期的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的財務計劃***,它以實現企業的目標利潤***企業一定期間內利潤的預計額,是企業奮鬥的目標,根據目標利潤制定作業指標,如銷售量、生產量、成本、資金籌集額等***為目的,以銷售預測為起點,進而對生產、成本及現金收支等進行預測,並編制預計損益表、預計現金流量表和預計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在未來期間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對現代企業成熟與發展起過重大推動作用的管理系統,是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一種主要方法。這一方法自從上個世紀20年代在美國的通用電氣、杜邦、通用汽車公司產生之後,很快就成了大型工商企業的標準作業程式。從最初的計劃、協調,發展到現在的兼具控制、激勵、評價等諸多功能的一種綜合貫徹企業經營戰略的管理工具,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內部控制中日益發揮核心作用。正如著名管理學家戴維•奧利所說的,全面預算管理是為數不多的幾個能把企業的所有關鍵問題融合於一個體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二、全面預算管理的內容

  全面預算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業務預算、專門決策預算和財務預算,企業在對自身業務情況進行充分調查與評估的基礎上編列業務預算,以業務預算為起點,編列相應的專門決策預算並最終形成財務預算,用以指導企業日常的經營管理活動。

  1.業務預算。業務預算,又稱營業或經營預算,是反映企業預算期間日常供應、生產、銷售、管理等實質性活動的預算。

  2.專門決策預算。專門決策預算是為企業不經常發生的長期投資專案或一次性專項業務所編制的預算,它包括資本支出預算和一次性專門業務預算。

  3.財務預算 。財務預算是反映企業預算內預計的現金收支、經營成果和預算期末財務狀況的預算,它包括現金預算、預計利潤表和預計資產負債表。

  三、全面預算管理的特點

  1.對未來的精確規劃。

  2.以提高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為根本出發點。全面預算管理將企業管理的職能化整合為企業管理的整體化,講究聯合管理、聯合行動,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從而增進企業經濟效益。 3.以價值形式為主的定量描述。

  4.以市場為導向。在企業全面預算的編制、監督、控制與考核中必須始終牢牢樹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管理意識,注意把握市場的特點和變動,揣摩市場規律,並在實際工作中較好地運用規律為企業創造效益。

  5.以企業全員參與為保障。只有企業全體人員重視並積極參與預算編制工作,企業制定的預算才易於被員工接受,才能減少企業管理層和一般員工之間的資訊不對稱造成的負面影響,為順利實現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目標提供保障。

  6.以財務管理為核心。預算的編制、執行、控制和考評等一系列環節,以及眾多資訊的蒐集、傳遞工作都離不開財務管理工作,財務管理部門是全面預算管理的中堅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全面預算的作用

  1.提升戰略管理能力。戰略目標通過全面預算加以固化與量化,預算的執行與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成為同一過程;對預算的有效監控,將確保最大程度地實現企業戰略目標。通過預算監控可以發現未能預知的機遇和挑戰,這些資訊通過預算彙報體系反映到決策機構,可以幫助企業動態地調整戰略規劃,提升企業戰略管理的應變能力。

  2.有效的監控與考核。預算的編制過程向集團企業和子公司雙方提供了設定合理業績指標的全面資訊,同時預算執行結果是業績考核的重要依據。 將預算與執行情況進行對比和分析,為經營者提供了有效的監控手段。

  3.高效使用企業資源。預算計劃過程和預算指標資料直接體現了***集團公司***各子公司和各部門使用資源的效率以及對各種資源的需求,因此是排程與分配企業資源的起點。 通過全面預算的編制和平衡,企業可以對有限的資源進行最佳的安排使用,避免資源浪費和低效使用。

  4.有效管理經營風險。全面預算可以初步揭示企業下一年度的經營情況,使可能的問題提前暴露。參照預算結果,公司高階管理層可以發現潛在的風險所在,並預先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從而達到規避與化解風險的目的。

  5.收入提升及成本節約。全面預算管理和考核、獎懲制度共同作用,可以激勵並約束相關主體追求儘量高的收入增長和儘量低的成本費用。編制全面預算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對企業環境變化做出的理性分析,從而保證企業的收入增長和成本節約計劃切實可行。

  預算執行的監控過程關注收入和成本這兩個關鍵指標的實現和變化趨勢,這迫使預算執行主體對市場變化和成本節約造成的影響做出迅速有效的反應,提升企業的應變能力

  五、全面預算的編制程式

  1.企業決策根據長期規劃,利用本量利分析等工具,提供企業一定時期的總目標,並下達規劃指標。

  2.最基層成本控制人員自行草編預算,使預算能較為可靠、較為符合實際。

  3.各部門彙總部門預算,並初步協調本部門預算,編制出銷售、生產、財務等預算

  4.預算委員會審查、平衡各預算,彙總出公司的總預算。

  5.經過總經理批准,審議機構通過或駁回修改預算。

  6.主要預算指標報告給董事會或上級主管單位,討論通過或者駁回修改。

  7.批准後的預算下達給各部門執行。

  參考文獻:

  [1]溫亞麗,會計主管操作實務:建制、建賬、核算、管理,企業管理出版社2008

  [2]黃學才等,企業稅務風險及其防範措施淺談,財會通訊***綜合版***,2009***9***

  [3]李萍,論會計舞弊及其治理. 財會通訊***綜合版***,2009***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