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好看的勵志書籍分享

  書籍是我們的精神糧食,好看的書籍是不少的,你知道有哪些好看的書籍嗎?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關於好看的勵志書籍,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好看的勵志書籍

  1.《鬥佛》

  路飛的小豬

  悟空總是懶懶的,漫不經心的笑。而佛的笑有如蓮花。那天,佛問悟空,你以為你真的是石頭裡面蹦出來的嗎?

  我覺得,有這樣的書,真是給網路小說長臉!玄幻型別的故事,又是一個跟西遊有關的故事,看完之後,你!們!不!會!想!到!我對那隻猴子產生了嚮往啊泥垢了!。

  而且有言情的線在裡面,女主是一株忘憂草,男主,還用說麼。

  摘抄:

  聽說人死的時候種種記憶會如走馬燈穿過,為什麼我只記得那日的凌霄寶殿外,那個人漫不經心的笑容?

  一個人,什麼時候最容易被打敗?就是當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時候。

  2.《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

  這段介紹來自網路:

  這本書解釋了《華爾街日報》為什麼產生了那麼多令人驚歎的報道。

  如果你是一個記者——這本書的前身是《華爾街日報》的內部講座,專門培訓那些為《華爾街日報》頭版提供特稿的記者。它告訴新聞記者們一件事情,就是如何用高品質的報道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並讓這種注意力一直保持下去!

  如果你雖不是記者,但會時常用到寫作——這本書會讓你明白,到底是哪些元素讓你聽寫的東西從本質上變得有趣和吸引人!

  所有被稱為偉大的故事,都來自偉大的創意,幾乎在所有偉大的故事創意中,都有一種人性的展示。

  當初想學寫新聞,看到這本書就買回來啦。這本書寫得很有趣,很多地方細細想來,的確是如此,而且因為引用的稿件例子都是《華爾街日報》的特稿,都是一個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十分精彩。

  3.《長恨歌》

  王安憶

  第一次讀放下了,因為開頭實在太長了,寫鴿子,寫弄堂,寫城市,寫了很多篇,而主人公遲遲不出場。後來無聊又翻出來看完了,看到後來,反而覺得這種慢慢悠悠的步調跟後面的情節竟意外地很相襯。

  王琦瑤的一生,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時光,最後凋零在一個寂靜的夜裡。看的時候很壓抑很難受的感覺,如果是女人,肯定可以從這本書裡找到部分的共鳴吧,瑣碎的日常生活,被豔光壓住的普通人,小姐妹間的嫌隙和真心,不諳世事時候的故作深沉和被風吹著走的人生……

  看完之後,產生了一種死都要把自己嫁出去的想法,單身的晚年太寂寞了,姐第一時間的想法

  4.《香港製造》

  魏君子等

  喜歡看港片的話,應該也會喜歡這本書。這是一本十年前出版的香港電影隨筆集的再版,重新選了精華文章,再加上了十年之後當時作者的緬懷文章。雖然我 不是和他們一起看錄影廳電影長大的那一代,但好的電影依然留在時光中,無論哪一代,都有可能被打動,所以有些感動,恰是可以有共鳴的。

  摘抄:

  當愛不再溫暖,錄影廳給我一個懷抱,一份熟稔。如果全世界也可以失去,至少還有你。

  誰的心裡都會有幾十甚至幾百個這樣經典的話語和經典的場面,放在自己的收藏夾裡,感到充實,像吃飽喝足了那樣滿足。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 天知曉/江山笑 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世幾多嬌/清風笑惹寂寥/豪情還續了一襟晚照/蒼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青衫少年,在夢裡夢外輪迴,這裡邊,有一個夢清新如“心動”,婉約如“胭脂”,豪情如小莊,不羈如浩南。夢裡有一隻永不停歇的無腳鳥和一根牙籤支撐起的王朝。

  這個夢,香港造。

  ——江南偏南《寄一封給港片的不完全情書》

  最經典的勵志書籍

  1.《世界童話名著連環畫》

  這套書一共8本,配有連環畫,很精緻。是由陳波吹等兒童文學大家審定的。小時候有次客人作客,送了滷煮小朋友不要笑,當時真的是小朋友這套書,看到的時候內心就高興得不得了啦!

  後來看完了整本書啊,更是不負眾望啊,每個故事都超級奇思妙想,現在來看也會充滿吸引力!去圖書館可能借到這套書吧,當時我的那套書是藍色封面的,可能是當時的新版,但跟現在比也是很舊了,淘寶上有賣這套書的,但賣得超級貴。

  終於不是格林童話了,也不是安徒生童話了,那個時候雞凍地都要哭粗出來了,不再是老掉牙的那幾個故事了,有些情節總算突破桎梏,富有創造性啊啊啊!!!

  裡面那個《隨風而逝的瑪麗伯平斯阿姨》的故事那時候真是完全被迷住!

  2.《歲月臺灣》

  有圖有文的一本書,講述了臺灣從1900到2008年一些富有歷史意義的事件,包括民生、政治、文藝、娛樂各方面,剪報式的歷史側影。

  如果想了解臺灣,可以翻一翻這本書,內容跨越的方面挺多的。

  受歡迎的勵志書籍

  《我愛問連嶽》1、2、3、4

  這套書我是連著讀完的。是連嶽在不同地方的情感專欄合集。心理學說,一個人越缺少什麼越愛看什麼,所以滷煮這樣的單身宅女最愛看情感專欄了!你 滾……幾個人的情感專欄,莊雅婷的,連嶽的,彭浩翔的,還有沈巨集非,以及杭州的幾份報紙上的,最喜歡看的還是連嶽的。現在的《上海壹周》每期我都有 去買,因為連嶽還在那接著寫專欄嘛……

  無論是多無聊多狗血的來信,連嶽都有本事把回信寫得很入情入理,而且引用的典故和詩歌之類的,真的還挺治癒的。

  皮埃斯:還有一點,就是很多來信的主人公真的挺JP的,但是灰常吸引人眼球吧,這點和許多帖子如出一轍吧!

  摘抄幾段:

  有一個人的生活和一般人差不多,他甚至比常人更膽小怯弱,為了離婚,為了逃到國外,而導致離婚的理由是他太離不開媽媽了。在他60歲時,朋友來訪,餐後想來點酒,問他:有酒嗎?他囁喏不敢作答,旁邊的媽媽說話了:孩子,怎麼能喝酒!

  這麼悽慘的一個人,酒都喝不到,更不可能搞到毒品麻醉自己了。結果,他用閱讀拯救了自己,“對我來說,閱讀就是最完美的人生。”

  此人,名叫博爾赫斯。影響了一代中國文青,震撼了卡爾維諾,併成為南美洲的文學圖騰之一,不能吸毒,跳脫不了日常壓迫,那至少還有閱讀這個逃生口。

  當然,你也可能根本不喜歡閱讀,但是,總得學會自己的救生術,在暗之中等待光,在心碎之時知道悲傷終究會過去。

  ——《在心碎之時,知道悲傷終究會過去》

  蘇聯原來有個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現在應該沒有什麼人讀他的詩了,但這不能否認他是個極其有才華、相當聰明的人。有一次,他面對一群工人朗讀詩歌,完 了以後,有人指責他:你的詩不能讓我沸騰,不能讓我受到感染!——這個指控相當嚴重,可以想象出這個直率的工人說完話後,四座寂靜的尷尬場景。馬雅可夫斯 基慢慢說出了他的解釋:因為我的詩不是火爐,我的詩也不是感冒病菌。

  在鬨堂大笑中,馬雅可夫斯基拯救了詩人與詩歌的尊嚴。同樣的句式可以抄襲來對付你:你的他不是火爐,也不是感冒病菌呀。理想的愛情模式有千萬種,激情是其中一種,平和也是其中一種。

  ——《愛情不是火爐,愛情也不是感冒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