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茶文化博物館的特色

  世界茶文化博物館共分中心區、場景展示區、接待區、展覽區、銷售區等七大功能區。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世界茶文化博物館具備四大特色:一是建築面積不大,但是在目前全球13家茶文化博物館中所涉及到的世界茶文化博物館茶文化內容是最為完整;

  二是裝修及布展聘請的是北京老舍茶館設計者——聖唐古驛;

  三是專家組是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討會的副會長、高階工程師於觀亭老師擔任;

  四是整個博物館所展示的物品有近三分之一是真實文物。在表現形式上,該館運用現代簡約設計理念和現代最新科學工藝,將古老的茶文化融入一個全新的視覺體系中,開創茶界博物館之先河。該設計獲得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旅遊局、四川省雅安市委、雅安市人民政府以及第三屆四川省旅遊發展大會組委會共同頒發的“最佳設計獎”殊榮。

  茶文化博物館的建館原因

  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文化聖山。據記載,兩千年多前的西漢時期,吳理真就在蒙頂山種下了七株茶樹,開創了世界上人工種茶的先河。世界茶文化博物館蒙頂山以夏禹治水蹤跡所至而名列經史,因蒙頂仙茶自唐入貢而久負盛名,“揚子江心水,蒙頂山上茶”在民間廣為傳頌。蒙頂山風景名勝旅遊區是四川省首批風景名勝旅遊區、國家AAA級旅遊區,自古便與青城山、峨眉山並稱蜀中三大名山。專家們認為,作為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中國茶的種植中心,蒙頂山風景區內如果能建一座世界一流的茶博物館將更好地展示和推廣“千秋蒙頂,茶香天下”這一千年茶文化內涵。

  專家們致認為,在蒙頂山建造世界茶文化博物館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巴蜀是茶文化的搖籃,創造了人類與茶相關的多項第一,蒙頂山有受原產地保護的綿延1600畝的茶園,這些都將是建造世界茶文化博物館的基礎。

  2005年3月至5月,世界茶文化博物館進入建築及室內裝修設計,2005年5月至8月工程施工,於2005年8月29日開館。

  博物館周邊看點

  博物館前面的走道兩旁,雕刻著蒙頂派茶技──龍行十八式。據說,龍行十八式是北宋高僧禪惠在蒙山結世界第一大茶壺廬清修時所創,原為僧人修行的一門功課,後來傳入民間,融傳統茶道、武術、舞蹈、禪學、易理於一體,剛健中蘊涵典雅,是古今中外茶道文化的一絕。博物館對面,有一把“天下第一壺”。這座茶壺壺身直徑10米,壺把13米,壺嘴長3米,壺高9.8米,其配套茶碗的直徑為4米,從茶壺中溢位的水的落差是50米,享有“世界第一大茶壺”之稱。

  博物館右邊,還有一座巨大的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