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家務勞動

  做家務培養責任感做家務看起來似乎只是簡單的重複性動作,但讓孩子先從和自己相關的事情做起,再擴充套件到其他家人,從小學著為家中盡一份心力,便可培養出責任感。因為家務本就是家中每個人的共同責任,整理自己的東西更是責無旁貸,大家生活在一起,自然都有責任參與整理和打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篇關於的作文,供大家參考一下!

  一:

  星期六,我和媽媽去姥姥家。

  中午,姥姥做了一大桌豐盛可口的飯菜。有我最愛吃的紅燒肉,有姥姥最有代表性的蒸茄夾,也是全家最愛吃的。還有色香味具全的油悶大蝦等等。吃完午飯,我自告奮勇要刷一家人碗筷,媽媽說:“好啊!今天的鍋碗就包給你了。”“Yes,Sir!”說著,我向媽媽行了個軍禮。

  說幹就幹,我挽好袖口,穿上媽媽平時用的圍裙,還得意地照照鏡子,別提多高興了。我端起碗,用滌棉沾點水,再放點洗潔精,用力地擦起來。

  可是,碗邊的汙點怎麼也擦不下來,我生氣地邊擦邊說:“今天,我就不信K不下來你。”終於,碗邊上的汙點被我洗下來了。接下來,該刷鍋了,我在鍋裡倒了點清水,鍋底有米粘在上面,就用海棉刷了起來,米粒很快就被刷下來了,但是還有許多粘粘的東西粘在鍋邊,我吸取剛才刷碗時的經驗,用手颳了起來,然後又用清水衝一遍。

  哇!功夫不負有心人,被我洗過的鍋碗乾淨整齊地擺放在灶臺上,它們好像在對我說:“謝謝你把我們洗得這麼幹淨。”“戰鬥”結束了,我勝利完成任務,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

  休息了一會兒,到了5點該做晚飯了。姥姥今天要做米糊,需要核桃,我趕忙拿來核桃夾,找出核桃夾起來。我把一個核桃放在裡面,用力一按,核桃就開了,當夾到第三個的時候,我自己卻先“掛彩”了,我忍住疼痛。一會兒,看見姥姥要切菜,我又想學學切菜,就跑過去。可菜在姥姥的手裡很聽話,到我手裡卻滾來滾去。最後,還是讓姥姥“處理”了。

  看著姥姥幹起家務有條不紊,這麼迅速,我以後要多做些家務,不光是幫助父母,也是為了我自己。

  二:

  我的媽媽是一位教師,每天上班非常辛苦,回家還要幹家務活,看著媽媽忙碌的身影,我決心要學習幹家務活,幫媽媽分擔一些。但是平時功課緊,週末又去上補習班,沒有實現。

  放暑假了,我終於可以練習做家務了。

  這一天,媽媽去開會,我自己一個人在家。一會兒電視,我突然想起來可以做家務,等媽媽回家以後給她一個驚喜。做什麼呢?做飯我還不會,最後,我決定打掃廚房。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擦廚房的牆壁,先噴上清潔劑,等幾分鐘,再用溼布擦。高處,我搬來一把椅子,使勁地擦。不一會兒,我的頭上就出汗了,原來做家務真的很辛苦啊。

  平時媽媽每天都幹這些活兒,這回我知道媽媽的辛苦了。收拾完牆壁,我又擦了灶臺和洗碗池,這時,我累得不行了。不過,看著乾淨的廚房,我還是很開心。

  媽媽回家以後,我讓媽媽看一看廚房,她非常高興,都不敢相信這時我做的,說我真的長大了。我的心裡甜絲絲的。

  三:

  終於,我獲得了奶奶的批准幫她去買菜,那一刻我高興地無法形容。

  我提著菜籃子在菜市場裡轉了一圈又一圈,一個小販還沒有等到我走過去,就遠遠地叫道:“小朋友,你要買什麼菜啊?我這裡的菜應有盡有,而且物美價廉,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店了。”那些小販表面上越是熱情,我心裡就犯嘀咕。我常常聽大人們說,小販笑裡藏刀,表面笑嘻嘻的,暗地裡壞透了,一直壞到骨頭裡,像注水豬就是他們的“傑作”。而賣菜不是缺斤少兩,就是亂抬菜價。

  第一次做家務500字第一次做家務500字  最後,我決定到菜場門口,那位看起來誠實樸素的老大爺那買菜。來到老大爺的菜攤前,我東瞧瞧,西看看,怎麼也拿不定主意。老大爺笑呵呵地問:“小朋友,你想買什麼呢?要不買點茄子吧,我們這的茄子是出了名的好吃。”看著老爺爺那誠懇的目光,我心中的懷疑立刻消失了一半。我自己拿了幾根自己認為很不錯的茄子,遞給了老大爺,讓他秤一秤。老大爺麻利的一稱,立馬說道:“剛好3元錢。”我心想:爸爸總是說賣菜的人是缺斤少兩,可是我又不會看秤,這可怎麼辦呢?

  老大爺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小朋友,你放100個心吧,我每天都在這裡賣菜,我絕對不會騙你的。”聽了這話我像吃了一顆定心丸,我立馬掏出錢來,付完錢,我又以飛一樣的速度跑回了家。

  這一次買菜我終於完成了任務,不負重望。我同時也懂得了許多道理,人和人之間雖然有很多陷阱,但還是有誠信可言的。

  四:

  今年暑假,烈日炎炎,太陽就象一個大火爐烤著大地。剛吃過晚飯的我,一頭栽倒在了沙發上,吹著空調,吃著零食,悠閒極了。這時,媽媽走了過來,對我說:“兒子,人一生不能這麼慵懶,要勤勞,走,快去把廚房裡的碗洗了。”“遵命!”我急忙向廚房跑去,邊跑邊想:洗碗還不簡單,對於我來說肯定是小菜一碟。

  我來到廚房,哇!碗、盤子堆得象小山一樣高。我先把碗和盤子裡的剩菜剩飯全部倒掉,然後我就正式開始洗碗了。盤子又油又膩,我忙開啟水籠頭,只見水花在油膩的盤子上跳著輕盈的舞蹈,可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衝不走這些油膩的東西。唉!沒辦法,只有請洗潔精“大哥”出場了。

  我往盤子裡倒了點洗潔精,用水衝了一下,頓時,水裡出現了層層白色的泡沫,於是我又擦了起來,我左擦擦,右擦擦,我擦,我擦,我擦擦擦。水嘩啦啦的聲音和碗碰在一起發出的叮咚聲結合在一起,奏響了一支動聽的小步舞曲。那些油膩的汙垢一掃而光。我把洗完的碗又用清水衝了一遍,一隻只潔白明亮的盤子就展現在我的面前了。而此時,我已經大汗淋漓……

  就這麼一次簡單的家務勞動,就把累得氣喘吁吁,從中,我體會到了父母養育我們的艱辛。讓我們為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吧!

  五:

  馬上要到春節了,家裡的大人們置買年貨、打掃衛生,忙得不亦樂乎。中午做飯時,我見媽媽那麼忙,就自告奮勇地對媽媽說:“媽媽我來做飯吧。”

  做什麼好呢?我靈機一動,有了,不如就做我最愛吃的炸火腿吧。炸好的火腿拌上番茄醬、灑上椒鹽和孜然粉,那種滋味真是令人“口水直下三千尺”

  說幹就幹,我先剝了幾根火腿腸,然後把炒鍋清洗好,放到灶臺上,倒上油打開了火,就去切火腿腸了。平時見媽媽做飯,操起一把刀,三下五除二菜就切好了,放到油鍋裡大火翻炒幾下,一盤香噴噴地菜就出鍋了。

  今天輪到我了,怎麼也沒想到會那麼難。“刀好重啊”、“該死的火腿腸長腿了啊!”廚房裡不時傳出我的抱怨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幾根滑不溜秋的火腿腸卻被我切成了不倫不類的“多面體”。扭頭一看,天啊,鍋裡已經濃煙四起,我不顧開抽油煙機,慌忙把火腿腸放進了鍋裡,只聽“刺喇”一聲,滾熱的油點一下子濺到了我的手上,我痛得大叫一聲“媽媽救命”。

  媽媽衝進廚房,眼疾手快地關上爐灶,開啟抽油煙機,然後把我抱到衛生間開啟水管沖洗我的雙手。但是卻晚了一步,我的手上還是被油燙起了小水泡,火腿腸也被我炸成了“焦腿腸”。

  平時看著心靈手巧的媽媽做菜那麼香、那麼甜,可我卻做得一塌糊塗,炸成了“焦腿腸”。媽媽把我叫到一旁親自示範給我看,只見媽媽涮乾淨鍋,剝下五根火腿腸,三下兩下切好,用爸爸的話說就是“乾淨麻利快”,熱一下鍋,倒上油,把火腿塊放進鍋裡,不一會一盤炸火腿就做好了。

  沒有想到,媽媽做得這麼簡單的炸火腿腸,我做起來竟然那麼難。媽媽說這就叫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