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空巢老人倡議書範文精選

  孤獨的老人,眼裡總是含著別人看不到的淚水,因為他時常面對的不僅僅是家徒四壁,還有一個人的空房。無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關愛空巢老人倡議書,歡迎大家閱讀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愛空巢老人倡議書範文一

  這是我步入大學的第二次社會實踐現在我更加堅信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正是傳播愛的主體,傳播愛的橋樑。在此次實踐活動中,我嚴格遵守博愛、尊重、助人自助的精神價值理念,把所學所感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去,展示城院學子的精神風貌,將真愛傳遞出去,將大眾的心意轉達給“空巢老人”。

  實踐感言

  讓我們以一顆感恩的心回饋社會,關愛空巢老人。很多時候也許只要我們一句簡單的問候,也會讓他們感到溫暖無比。此次社會實踐讓我感到收穫遠比付出多得多,看到老人們的笑容,比自己收到了恩惠還鼓舞人心。此次社會實踐,讓我不拘泥於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而親身體會實際操作,以一顆赤誠的心去感觸人間冷暖,去認識這世界。

  我們參加社會實踐,可以讓我們更深入的去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增長才幹、奉獻社會、鍛鍊毅力、培養個人品格。

  關愛空巢老人倡議書範文二

  孤獨的老人,眼裡總是含著別人看不到的淚水,因為他時常面對的僅僅是徒徒四壁,蒼白的燈光,和看不盡的,看不盡的那條人來人往目光不遇的街道。老人的理想,年輕人很少能夠讀懂,他們在生命的最後年光,用目光縱成期望,用思念橫成掛念,織成一棋盤,而其間的楚河漢界,確實目光和思念難以跨越的相聚界限。

  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一些爺爺、奶奶,他們由於種種的原因不得不生活在敬老院中,內心充滿了孤獨;他們獨自生活在村裡的小屋裡,無親無故,獨自一人自理生活。他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渴望社會的關心與幫助!即使經濟的飛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也還沒解決“空巢老人”這個問題。曾經“百事孝為先”,可如今卻要將“關愛老人”寫入法律,那些孤獨的老人要靠法律才能找到一些精神的慰藉,我們是否應該反省自己?

  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序的加快,我國空巢老人數量日益增長。學校為了響應國家號召,促進文明社會的建設,這次佈置的社會實踐活動其中之一就是關愛空巢老人。我們這次來到了一個偏遠的鄉村,探望了一戶兒女在外工作的相依為命的老夫妻。對於我們的到來,他們既驚喜又驚訝。我們在一起簡單的嘮嘮家常,聽聽他們講述他們的故事,看見他們可愛的笑臉,我也感到很欣慰。

  社會需要愛的傳遞者,需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我們需要做的也許只是靜靜地坐下老,傾聽他們的心聲,陪他們笑笑。我們一個簡簡單單的付出就能給他人帶來快樂,那麼又何樂而不為呢?我們每個人都有爺爺奶奶,也都有變老的一天。我們要用心去體會他們的受,用心去關愛他們。儘管已近黃昏,我們也要讓它幸福滿天。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關愛老人,也祝願天下所有老人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關愛空巢老人倡議書範文三

  精準扶貧的春風也拂過這一片土地。貧困戶在黨的光輝的照耀下,在幫扶責任人的幫扶下襬脫了貧困,去掉了弊病,找到了溫暖,看到了希望,也露出了久違的笑臉。然而與暖春不相匹配的是農村的空巢老人,他們雖然在物質上,經濟上得到了黨的幫扶,但是他們年事已高,身患疾病,膝下無子,精神上仍居人生寒冬。

  作者所幫扶的物件李大爺,七十一歲,身患二級糖尿病,合併心腦損傷。李大爺從小家境貧寒,終身未娶。人到四十抱著“老有所養”的想法,領養了一個兒子,含辛茹苦養子成人。然而兒大不由“娘”,孩子長大後,自奔前程,全然不顧老人疾苦,從不給老人打電話,更別提給贍養費。李大爺說,自得糖尿病後,需要很多錢治病,也曾多次叫兒子給他寄錢,然而兒子總是以沒掙到錢為由,拒不寄錢。李大爺甚是無奈。

  為此,作者也多次和其子溝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他能履行對老人的贍養義務,並支付老人生病的治療費用,然一直未果。

  作者是老人的直接幫扶人,在政府的幫助下,老人的醫保、低保、水源、電訊、住房改造均得到了解決,治病有了保障,生活也明顯改善。

  有一次,來到李大爺家,看到他坐在殘缺的竹椅上,臉色蠟黃,嘴皮發烏,整個身子癱軟在椅子上,一副氣若游絲的樣子。看到作者來了,老人有些激動,想要站起來卻有氣無力,說話時嘴角都有些抽噎,原來老人病了!老人說,他腹部疼痛有些時日了,去醫院檢查,醫生叫他住院,住院期間身邊要有人照顧,於是他打電話給兒子,但是兒子就是不回來。醫院又以無人照顧為由拒絕老人住院。老人說著還拿出了他的診斷證明,化驗報告單。

  聽了此事,作者是憤憤不平,就此事和其子在電話中溝通,中途還發生了爭執,作者譴責他不孝順,不感恩的冷漠行為。而他以工作忙,沒掙到錢為由,無法盡孝……最終也沒能說動他返鄉照顧生病的父親。

  最後還是老人的鄰居,一個善良的中年男子,主動擔負起照顧老人住院期間的責任。

  在作者下鄉扶貧中,這種不孝的事情屢見不鮮,七十多的肖某某腦溢血後遺症,不能自理,四個子女遠在他鄉務工,均不聞不問;七十多的劉某某家修兩層高樓,兩個兒子都不要老人住,老人孤身住在破舊的穿鬥房;八十多喪偶的李某某在三個兒子家輪住四個月,像皮球一樣被踢來踢去……見到這一幕幕,孝道喪失,人性弱點,真讓人傷心不已!

  文明社會發展到今天,為什麼仍有子女不孝呢?追根溯源,作者認為不孝有三:

  1.受到的低教育;自身品質;從小生活的環境。孩子受的教育少,生活壓力大,那麼難免會有一些人,自己養不活的時候,就開始拋棄父母。因為自己都沒有辦法生存,怎麼還顧得上父母?即使心裡念父母的好,卻無能為力。

 

  2.典型的忘恩負義,只顧自己享樂,不顧父母疾苦;父母年老體弱,便嫌棄父母。這些人,你們可想過,沒有父母,哪有你?我們的髮膚受之父母,父母生育了我們,我們應當在父母垂老暮年感恩盡孝,鴉有返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動物尚且如此,人豈能忘本。

  3.環境影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句話的效性意義在哪裡?作為父母,你的言傳身教對孩子有著深遠影響。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對父母嫌棄婆婆年齡大,吃飯慢,吃飯時給她盛個破碗。孩子也學著父母的態度,時常對老人惡語相向。一天吃飯時,老人不小心碗摔在地上破成兩塊。父母還沒來得及發作,孩子急了,氣呼呼地吼道:“你怎麼能把碗摔壞?以後,我還要用這個碗給我父母盛飯。”父母大駭,從而開始反思自己。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對長輩的一言一行決定著今後孩子怎樣對你。所以每個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勞苦莫教爹孃受,憂愁莫教爹孃耽,”以其善舉得其善終!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一直是中華民族最優良的傳統之一。從古至今,歷朝歷代都有孝順父母的典範。古有黃香溫席,岳飛孝母;近有馮玉祥敬父,許世友跪母……孝順父母乃中華瑰寶,代代相傳。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一個孝順的人,感恩的人,才會好人有好報!

  在此也呼籲社會譴責不孝之人,懲戒不孝之風,讓“孝悌之情”遍地開花!

  關愛空巢老人倡議書範文四

  XXX:

  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一些爺爺、奶奶,他們獨自生活在小屋裡,獨自一人自理生活。他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渴望社會的關心與幫助!經濟的飛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卻讓我們遺失了曾經“百事孝為先”的觀念。如今,那些孤獨的老人要靠法律才能找到一些精神的慰藉,我們是否應該反省自己?

 

  關愛老人本應是為人子女的本分,但是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每一位空巢老人都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的關愛不應只是小家,而是大家。關愛今天的老年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待自己成花甲時,你也可以享受身邊跳躍著的年輕人的美好。為此,我們特向全校師生髮出如下倡議:

  一、愛心獻老人,真情暖空巢。用心沏一壺清茶,盛上一碗飯,這小小的點滴肯定會讓老人們溫心不已;一件衣,一床被,絲絲縷縷連愛心;按下一個電話,道上一聲問候,字字句句都酥老人的心。根據空巢老人具體情況開展生活照料志願服務。

  二、組織志願者定期或不定期為精神寂寞、特別是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提供心理撫慰志願服務,採取電話問候、上門慰問、為老人讀報、陪老人聊天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諮詢和心理疏導。定期在社群開展各種有益身心健康的講座、報告會、討論會,組織空巢老人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三、組織志願者經常主動上門,對老人們噓寒問暖。特殊的節日特殊的情懷,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看望慰問空巢老人;對空巢老人情況記錄存檔,在他們生日之際,贈送賀卡或小禮物,給他們一份不一樣的感動。

  當你在寢室中享受各種現代工具,玩遊戲、看電視劇、聊天的時候,可曾想過在我們身邊有那麼一群老人面對著家中冰冷的牆壁無人陪伴?一葉不足以密林,一鳥不足以繁音,關愛空巢老人需要每個人的力量。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關愛空巢老人倡議書範文五

  親愛的清溪志願者們:

  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一些爺爺、奶奶,他們由於種種的原因不得不生活在敬老院中,內心充滿了孤獨;他們獨自生活在村裡的小屋裡,無親無故,獨自一人自理生活。他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渴望社會的關心與幫助!即使經濟的飛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也還沒解決“空巢老人”這個問題。曾經“百事孝為先”,可如今卻要將“關愛老人”寫入法律,那些孤獨的老人要靠法律才能找到一些精神的慰藉,我們是否應該反省自己?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關愛老人本應是為人子女的本分,但是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每一位空巢老人都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的關愛不應只是小家,而是大家。關愛今天的老年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待自己也成花甲時,你也可以享受身邊跳躍著的年輕人的美好,感受生命的“天倫”。

  我們系一直努力致力於服務空巢老人,在新一年裡,為了繼續傳承這樣的美德,我們在這裡啟動“踐行志願者精神,加強愛德建設,關愛孤寡老人”志願服務行動,旨在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願精神,關愛空巢老人。在此,我們做出如下倡議:

  一、弘揚尊老美德,營造良好氛圍。“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關愛空巢老人是時代的呼喚、更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我們以志願者精神為引領,帶動更多的人蔘與到“關愛孤寡老人志願服務行動”中來,營造全院尊重和關愛孤寡老人的良好社會氛圍,讓孤寡老人在精神和生活上更加富足。

  二、溫暖空巢老人,奉獻愛心。組織志願者定期或不定期為精神寂寞、特別是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提供心理撫慰志願服務。特殊的節日特殊的情懷,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看望慰問空巢老人;對空巢老人情況記錄存檔,在他們生日之際,贈送賀卡或小禮物,給他們一份不一樣的感動,還可以採取電話問候、上門慰問、為老人讀報、陪老人聊天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諮詢和心理疏導。定期在社群開展各種有益身心健康的講座、報告會、討論會,組織空巢老人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三、關愛空巢老人,促進社會和諧。志願者要以結對幫扶活動為載體,通過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等形式,聯絡幫扶空巢老人,開展上門走訪,主動關心、照顧結對物件,為空巢老人提供健康保健、生活照料、心理撫慰、應急救助、法律援助、文體活動等服務,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推動形成團結互助的人際關係和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一葉不足以密林,一鳥不足以繁音,關愛空巢老人需要每個人的力量。當我們承受著陽光雨露,當我們口含著飽腹之餐,也許,那些老人正寒寒不能入睡,生命包裹著靈魂,生命之外是其他的意識,拯救靈魂就先得從拯救意識開始,讓老人們真正生活起來,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為“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行動”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讓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多關愛一下這些曾經為我們今天的幸福奉獻出青春的老人們吧!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