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北方秋季種植的藥材都有哪些

  中藥材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藥材種植前景非常不錯,有很多種植戶想改種藥材。北方能種哪些中藥材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適合北方種植的藥材,一起來看看。

  適合北方種植的藥材

  一關防風

  關防風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藥用根莖,有解表發汗、祛風除溼的作用。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無汗、偏頭痛、關節疼痛、破傷風等症。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為常用大宗藥材,是任何其他品種不可代替的,多年來價格始終居高不下。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地區所產的貨,品質優良,藥效充足,在全國各地藥材市場首屈一指,獨領風騷,防風畝用種2.5-3公斤,生長2-3年採收,畝產250-350公斤,黑龍江省多年生的關防風價更高。目前野生關防風75-95元/公斤,緊缺而暢銷。

  二北沙蔘

  北沙蔘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藥用根,有清肺火益肺陰、消腫排濃的作用。為常用藥材,還是食用保健品。

  北沙蔘喜歡沙質或半沙質土壤,肥沃的土地使它的產量能明顯提高,  北沙蔘種植簡單,當年可收,一般畝產350-450公斤畝效益高,藥市長期大量收購,銷路不愁。適合北方種植發展,後市看好。

  三水飛薊

  中藥材水飛薊是治療癌症和肝病的良藥,國際市場上行情自05年以來一直走高,需求量大增。水飛薊前期最怕旱,春季要應當適時澆水,否則抽蕾高度不夠,在水飛薊開花時候,可飼養蜜蜂促進授粉,增強籽粒成熟度。水飛薊的前期生長主要是靠“水”,在供水充足的情況下,化肥完全不需要。水飛薊抽葶後極為耐旱,其葉片可自行調節。根據目前天氣變暖等因素,水飛薊只適合在黑龍江省東部和北部種植。

  四牛夕

  牛夕也叫牛膝,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藥用根莖,有消腫散淤、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在臨床治療中,生用散淤血、消癰腫、治淋病、尿血、經閉、難產、胞衣不下、產後淤血腹痛、跌打損傷等,熟用補肝腎強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攣等症,在中醫藥界使用量很大,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為大品種常規大宗藥材,今年在全國中藥材市場的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走勢暢快。2011年後市孕育商機。

  牛夕適應性很強,一般土壤都能生長,種植時間從5月到7月都可,採用原種一代種子,其產品品質正確、色澤光亮、藥效充足,比二三代種子高產,無病蟲害。種植簡單,管理省事,採收容易。播種可以用專用中藥材播種機,速度快,效率高。收穫可以用拖拉機耕翻,適合規模作業。牛夕種子畝投資幾十元,當年畝產300-350公斤,高產者450公斤,質量更好價格更高。各地市場都大量收購,數量不限,銷路暢通。

  五桔梗

  桔梗多年野生於全國各地的山區、丘陵地帶及草原、荒地等,是中藥材市場上的常規品種,日常生活中有吃桔梗菜的習慣,用量很大,對治療感冒咳嗽、咽喉腫痛、肺痛吐膿、痢疾腹痛等疾病有獨到之處。

  家種桔梗分秋播、上凍前播和春播,乾旱地區可在雨季播種。種植桔梗與種植胡蘿蔔、白菜、油菜類似,沒有什麼高技術難度,是投資少效益高的種植好專案。

  六黃芪

  黃芪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藥用根莖,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託瘡生肌和利尿的作用。對治療一切虛症有顯著的補益功能。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為常用大宗品種,不僅是治病救人的中藥材,也是新興的保健品之一,經常食用一些會使身體健康,更能顯示出陽剛之美,民間稱“小人蔘”。    在東北及內蒙地區生長一年就可採收鮮黃芪出口,市場銷路不愁。黃芪屬大宗藥材之一,每年的出口量和內銷量均很大,雖然價格有所波動,但總體來看,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按現行價每公斤10-12元計算,每畝地可收入2500-3000元。

  七白芷

  白芷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藥用根莖,有祛風發汗止痛的作用。在全國各地都能生長,在藥材市場上銷量很大,時又是不可缺少的主要調料以鬆散的土壤為好,要有相當的水利條件。白芷目前採取大畦種植,播種方法很簡單,它分冬播、秋播和春播,以春播和秋播為主,春播在清明至立夏節前,秋播在白露節後,冬播在上凍前,畝用種子2公斤。播種後澆一次水即可出苗。

  北方適合種植的中藥材

  桔梗多年野生於全國各地的山區、丘陵地帶及草原、荒地等,是中藥材市場上的常規品種,日常生活中有吃桔梗菜的習慣,用量很大,對治療感冒咳嗽、咽喉腫痛、肺痛吐膿、痢疾腹痛等疾病有獨到之處。

  家種桔梗分秋播、上凍前播和春播,乾旱地區可在雨季播種。種植桔梗與種植胡蘿蔔、白菜、油菜類似,沒有什麼高技術難度,是投資少效益高的種植好專案。

  白芷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藥用根莖,有祛風發汗止痛的作用。在全國各地都能生長,在藥材市場上銷量很大,時又是不可缺少的主要調料以鬆散的土壤為好,要有相當的水利條件。白芷目前採取大畦種植,播種方法很簡單,它分冬播、秋播和春播,以春播和秋播為主,春播在清明至立夏節前,秋播在白露節後,冬播在上凍前,畝用種子2公斤。播種後澆一次水即可出苗。

  關防風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藥用根莖,有解表發汗、祛風除溼的作用。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無汗、偏頭痛、關節疼痛、破傷風等症。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為常用大宗藥材,是任何其他品種不可代替的,多年來價格始終居高不下。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地區所產的貨,品質優良,藥效充足,在全國各地藥材市場首屈一指,獨領風騷,防風畝用種2.5-3公斤,生長2-3年採收,畝產250-350公斤,黑龍江省多年生的關防風價更高。目前野生關防風75-95元/公斤,緊缺而暢銷。

  北沙蔘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藥用根,有清肺火益肺陰、消腫排濃的作用。為常用藥材,還是食用保健品。

  北沙蔘喜歡沙質或半沙質土壤,肥沃的土地使它的產量能明顯提高,北沙蔘種植簡單,當年可收,一般畝產350-450公斤畝效益高,藥市長期大量收購,銷路不愁。適合北方種植發展,後市看好。

  水飛薊是治療癌症和肝病的良藥,國際市場上行情自05年以來一直走高,需求量大增。水飛薊前期最怕旱,春季要應當適時澆水,否則抽蕾高度不夠,在水飛薊開花時候,可飼養蜜蜂促進授粉,增強籽粒成熟度。水飛薊的前期生長主要是靠“水”,在供水充足的情況下,化肥完全不需要。水飛薊抽葶後極為耐旱,其葉片可自行調節。根據目前天氣變暖等因素,水飛薊只適合在黑龍江省東部和北部種植。

  牛夕也叫牛膝,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藥用根莖,有消腫散淤、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在臨床治療中,生用散淤血、消癰腫、治淋病、尿血、經閉、難產、胞衣不下、產後淤血腹痛、跌打損傷等,熟用補肝腎強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攣等症,在中醫藥界使用量很大,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為大品種常規大宗藥材,今年在全國中藥材市場的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走勢暢快。2011年後市孕育商機。

  牛夕適應性很強,一般土壤都能生長,種植時間從5月到7月都可,採用原種一代種子,其產品品質正確、色澤光亮、藥效充足,比二三代種子高產,無病蟲害。種植簡單,管理省事,採收容易。播種可以用專用中藥材播種機,速度快,效率高。收穫可以用拖拉機耕翻,適合規模作業。牛夕種子畝投資幾十元,當年畝產300-350公斤,高產者450公斤,質量更好價格更高。各地市場都大量收購,數量不限,銷路暢通。

  黃芪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藥用根莖,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託瘡生肌和利尿的作用。對治療一切虛症有顯著的補益功能。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為常用大宗品種,不僅是治病救人的中藥材,也是新興的保健品之一,經常食用一些會使身體健康,更能顯示出陽剛之美,民間稱“小人蔘”。

  在東北及內蒙地區生長一年就可採收鮮黃芪出口,市場銷路不愁。黃芪屬大宗藥材之一,每年的出口量和內銷量均很大,雖然價格有所波動,但總體來看,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按現行價每公斤10-12元計算,每畝地可收入2500-3000元。

  東北地區適合種植的藥材

  1.黃芪。黃芪東北地區產的黃芪稱北芪,無論水溶成分和醇溶成分都比較高,全國200多中成藥以此為原料,同時是藥食兼用出口創匯大宗藥材,目前市場價為 20-30元千克,下同。

  2.穿山龍。野生資源已近枯竭,製藥廠用量不斷增加。據瞭解,僅四川成都某藥廠一年就需穿山龍10000噸。大部都從東北產地收購,目前幹品價已漲到11元。

  3.五味子。山上野牛資源破壞較為嚴重,用造拓寬人工種植週期較長。加上前年市場價格波動的衝擊,種植面積減少,價格穩中有升。

  4.枸杞。枸杞有補腎強身清肝、明目的作用,根、莖、葉、果皆可入藥,又能防風固沙,又可用作退耕還林。

  5.刺五加 。有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祛風、除溼強、筋抗疲勞、抗衰老、抗腫癌等作用。其根、莖、葉、果均可入藥,野生資源人為破壞嚴重,人工栽培起步較晚。

  6.西洋參。養陰補氣、生津降血壓、提高免疫力、抗癌、性涼。適用範圍較廣,用量較大,多年來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市場價為220-400元。

  7.輪葉黨蔘。有強身壯力、補虛潤肺、通乳排膿、解毒療瘡改善記憶等功能,同時是“山菜之王”美食佳品,長期出口南韓、日本、美國,種植效益不錯,一般平均每年每畝收益為4000-5000元。

  8.桔梗。有消炎、宣肺、散寒、祛痰、排膿的功能,又是鮮族人醃製鹹菜的上好原料,該產品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很受歡迎,種植桔梗前景無限。目前市場價為50-70元。

  9.蘆筍。珍貴的藥材,對高血壓、心臟病、水腫膀胱炎、腎結石、直腸癌、白血病、神經痛、視力減退都有較好的療效,而且沒有毒副作用,蘆筍又是營養價值較高的保健蔬菜,味道鮮美,風味獨特,芳香異常,被譽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國內市場價為20-30元鮮品。

  10.薤白。又稱小根蒜,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鱗莖,是我國傳統中藥材,其藥用價值很高,有通陽散結,行氣導滯的功效。我國許多製藥企業以薤白為主要原料,生產數百種新藥,特藥。不少醫院診所的處方中大多有薤白這味。薤白不光藥用而且是餐桌上的佳餚,有去腥、開胃,增食的作用。年需求量為1500噸,價格在50元,而且供不應求。原為野生,現急需人工繁殖,適度發展。

>>>下一頁更多精彩“北方秋季適合種植的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