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與五行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人認識世界的方法,中醫正是在古老哲學的知道下,奠定了中醫是在絕對性世界觀和虛無輪迴人生觀基礎上綜合考慮後對人類生理、心理、行為的非統一現象進行修正統一的綜合性方法。小編在此整理了資料,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簡介

  木、火、土、金、水構成了宇宙萬物,在宇宙中如果五行平衡時,自然界中會風調雨順,萬物生長。所以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如果五行不平衡時,自然界就會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如:地震、水災、火災,沙塵暴等等。也就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中醫、道教、佛教把人體比做一個小宇宙,人的心、肝、脾、肺、腎、和宇宙中的五行是相同的,肝膽屬木,心小腸屬火,脾胃胰屬土,肺大腸屬金,腎膀胱屬水,當人體五臟相對平衡時,身體就會很健康,體內腎滋養肝,肝滋養心,心滋養脾,脾滋養肺,肺滋養腎,各臟器之間會產生相生的作用,良性迴圈。但平衡是相對而言的,不平衡是絕對的。因為100%的健康人是不存在的。現代人生活在空氣嚴重汙染的今天,再加上生活節奏的加快,精神壓力及生理功能的自然衰退,食物中的農藥、化肥、藥物中的毒素沉積等等,都會導致機能失調。當其中一個臟器有病的時候,如不及早治癒,慢慢的各臟器之間就會惡性迴圈,產生相剋。假如一個人脾胃不好就會克腎,腎會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肝克脾。也就是“順之生,逆則克”。

  1. 相生關係

  木生火,木材可做火的燃料。肝迴圈系統好,可以促進心迴圈系統正常執行。

  火生土,形象地用太陽對地面的照射,經億年以上可化石為土作比喻。心迴圈系統好,可促進脾迴圈系統正常執行。

  土生金,金屬從土中而生。脾迴圈系統好,可以促進肺迴圈系統正常執行。

  金生水,我們在自然界可以看到,有石就有水。石頭結構的山可以長樹,因為巖縫可以使水升達到山頂。所以民間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說。而土結構的山不能長樹,因為土克水,土阻止了水的上行,所以西北黃土高坡上光禿禿一片。石頭中含有大量金屬元素,古人把這種現象概括為金生水。肺迴圈系統好,可促進腎迴圈系統正常執行。

  水生木,樹木生長要靠水。腎迴圈系統好,可促進肝迴圈系統正常執行。

  2. 相剋關係

  水克火,水能滅火。腎迴圈系統不好,心迴圈系統逐漸進入異常狀態,例如腎性心臟病等。但是,水不克火火會失控。

  火克金,火可溶化金。心迴圈系統不好,肺迴圈系統就會逐漸進入異常狀態,例如:心肺衰竭等等。但是,火不克金,則金屬無所用途。

  金克木,金屬可傷木。如果肺迴圈系統不好,則肝迴圈系統就會逐漸進入異常狀態,例如肺陰虛引起的肝陽亢進等。但是金若不克木。木則瘋長無序。

  木克土,樹的種子破土而出。如果肝迴圈系統不好,則脾迴圈系統就會逐漸進入異常狀態,例如肝胃不和等。但是土如果沒有草木的制約,又會沙漠化。

  土克水,土能阻擋水執行。如果脾迴圈系統不好,則腎迴圈系統就會逐漸進入異常狀態,例如脾虛引起的腎病等。但是土如果克不住水,水又會氾濫。

  3. 相乘關係

  相乘指相剋太過,超出了正常的制約關係。事物相生相剋均勻才能保持平衡,否則會出現連鎖失衡。例如肺金克肝木太過時肝木就會受損失常,或克脾土,或化為火傷肺金。

  4. 拒納關係

  五臟之間生納相交為正常。如肺金生腎水,腎接納肺氣。五臟之間依次類推可形成一個良性迴圈體。反之髒與髒之間互不接納,即逐漸演化為病態。拒納表現為:木不納水、水不納金、金不納土、土不納火、火不納木。中醫理論稱“子病及母”。

  木不納水,可用水土流失現象作比喻。如有些地方砍樹,破壞了植被不能吸納水,便會導致山洪暴發、山體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災害。同樣,如果肝不納腎,腎的迴圈系統就逐漸進入非正常狀態,例如:肝鬱氣滯引起的腎病等。

  水不納金,流水不腐,水滯則臭,久之可以傷金器。肺為腎上之水,腎不納肺,則腎迴圈系統就會逐漸進入異常狀態,例如哮喘、肺氣腫、肺積水等。

  金不納土,土孕育了金屬元素包括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供養植物。如果金屬拒絕接納土的供養,它本身就不存在了,土也成了無用之土。如果肺不納脾,脾的運化功能則失常,例如營養不良等。

  土不納火,北方生火爐有一種現象:火爐裡抹一層溼泥土,土未乾時煤炭在爐中點燃後容易熄滅,因為此時“土不納火”。待溼泥幹了後,煤炭可燃起很旺的火苗,因為此時已是“土克納火”了。脾胃不好的人會引起心臟病,甚至老年人吃的過飽都可引起心悶、心跳過速,重則心臟供血不足。

  火不納木,木經過燃燒才能轉化為能量,如果火熄滅,木轉化能量的運動則受阻。心臟不正常,久之會引起肝膽發病。

  5. 反侮關係

  前面講了五行相剋,但是有時也會出現反克現象。反克也叫“反侮”,“侮”即侮辱。例如木反克金,金反克火,火反克水,水反克土,土反克木。

  木反克金,金能傷木。一般情況下木不能傷金,但是木燃燒時也可以傷害金。肝火過旺時可傷肺金,這叫“木火刑金”。

  金反克火,火能傷金。一般情況下金不能克火,但有時又是可以的,如北方的火爐,只要把進氣口的鐵門關上,把鐵煙筒堵死,金即可把火憋死。肺長期不好,可導致心臟衰竭。

  火反克水,水能滅火。一般情況下火不能克水,但是火大於水也可把水燒乾。心臟長期不好也可傷腎,致腎水枯竭。

  水反克土,土能制水。一般情況下水不克土,但是水大了也可衝破土堤。腎長期不好,也可傷脾,使人的脾胃功能下降。

  土反克木,木能克土,一般土不克木,但是土層過厚也可把樹種壓住,使其不能破土而死;脾胃長期不好可傷肝膽。

  縱觀上述相生、相剋、相乘、拒納、反侮關係,可以看出,人體五臟各種關係的變化既有規律又是變化的,一定要辯證施治、以簡制繁。辯證的方法是:抓一箇中心,觀察四方面。

  自然的五行平衡會風調雨順,人體的五臟平衡會身心健康。

  主要的中醫理論

  一陰陽與人體解剖部位的關係:人體上部為陽、下部為陰;體表為陽、 體內為陰;背部為陽、胸部為陰;四肢外側為陽、內側為陰;面板為陽、筋骨為陰;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六腑屬陽,肝、心、脾、肺、腎五臟屬陰。

  二陰陽與人體生理的關係:人體的健康與否,決定於陰陽的是否調和。如《內經》所說:“陰平陽祕,精神乃治”。人體攝取飲食後,經過脾、胃的腐熟運化,將營養物質運送至全身各處,使肉體增長強壯、使生命活動力旺盛。食物消化後有形的廢料,由前後二陰排出。人體之陰陽若是保持在平衡的情況下,人體就健康。

  三陰陽與人體氣血關係:人體之中氣為陽、血為陰。這裡的氣是不斷運動著的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它流行於全身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無處不有,推動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這裡的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中醫及養生保健學說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能生血、行血、攝血,氣和血密不可分。

  四陰陽與人體病理的關係:人體陰陽失去平衡後,就會表現出各種不適和病症,而古人對症狀的分類,也是用陰陽來代表和說明的。陽證,一般表現的症狀是:發熱、口渴、脈數快等,這類症狀,古人又稱為熱即陽證。陰證,一般表現的症狀是:不發熱,口不渴、手足冷、脈遲慢等,這類症狀,古人又稱為寒即陰證。這就是《內經》所說的:陽勝則熱,陰勝則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