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馬故事

  未年生人,其性溫柔,有孝心重禮儀,而對同性之人心甚強,多伶俐,好美觀性,常常多舍已成仁,致勞苦困難事常有,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

  

  傳說古時的馬有雙翅,叫天馬,它地上會跑,水中能遊、天上能飛,是一種極有威力的動物,後來它在玉帝

  殿前做了一匹御馬。天馬因玉帝寵愛,漸漸驕橫起來,時常胡作非為,一日,天馬出天宮,直奔東海要硬闖龍宮。守宮門的神龜及蝦兵蟹將一齊阻擋,天馬惱羞成怒,飛腿踢死了神桂,此事告到天宮,玉帝便下令削去天馬雙翅。並壓在崑崙山下,300年不許翻身。

  200多年後,人類始姐--人祖,要從崑崙山經過,天宮玉馬園的神仙便給天馬透了信,並告訴天馬如何才能眾山下出來,當人祖經過時,天馬大喊道:“善良的人祖,快來救我,我願同您去人世間終生為您效力。”

  人祖聽了,生出同情之心,便依天馬所言,砍去了山頂上的桃樹,只聽一聲巨響,天馬從崑崙山底一躍而出。

  天馬為了答謝人祖救命之恩,同人祖來到人世間,終生終世為人祖效勞。平時耕地拉車、馱物、任勞任願,在戰時,披甲備鞍,徵佔沙場,同主人出生入死,屢建佔功。

  從此,馬和人就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當玉帝準備挑選十二種動物生肖時,馬成了人類最選推選的動物之一。玉帝也因馬立功贖罪,有助於人而允許馬當上了生肖。

  十二生肖馬成語故事

  管仲、隰朋從於桓huan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老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選自《韓非子·說林上》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莊公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後來山戎敗退到孤竹過境內,齊軍深入,最終滅了孤竹。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裡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裡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裡。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關於馬的詩句

  寶馬雕車香滿路 —— 宋 ·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江州司馬青衫溼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 魏晉 · 陶淵明《飲酒·其五》

  飲餘馬於咸池兮,總餘轡乎扶桑 —— 先秦 · 屈原《離騷》

  步餘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 先秦 · 屈原《離騷》

  朝吾將濟於白水兮,登閬風而紲馬 —— 先秦 · 屈原《離騷》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 唐 · 白居易《長恨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 唐 · 白居易《長恨歌》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 唐 · 白居易《長恨歌》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 唐 ·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 唐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 宋 ·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 宋 ·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 唐 · 李白《將進酒·君不見》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 南北朝 · 佚名《木蘭詩 / 木蘭辭》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 南北朝 · 佚名《木蘭詩 / 木蘭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