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育兒知識

  關於,家長們知道哪一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寶爸寶媽快來學習學習哦。

  篇一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來,對於0-5歲幼兒搶奪和拐賣的惡劣案件層出不窮,由此可見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加強幼兒的安全教育已刻不容緩。在我國對幼兒和兒童的保護力度相關法律及其執行措施還不夠完善,尤其是0-5歲的幼兒失蹤的案件更是多見,無論父母多麼的傷心但孩子還是無法找回。被拐騙的孩子能回到父母身邊的更是少之又少,孩子在遠方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都不敢想象。因此,為了孩子的安全,也為了各位父母不會痛苦,對於孩子我們就要從小做好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可以循序漸進進行,從寶寶一歲左右開始,這個時候寶寶認知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對家人和陌生人有了分辨能力。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1、家長要教育孩子不能要陌生人的東西尤其是飲料和糖果。寶寶還小,自控能力很弱,而且喜歡吃喝及玩具,陌生人的禮物他當然不會拒絕。要改正這點家長就要從小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不接受任何陌生人的東西。如果是特殊情況比如鄰居或家人送的禮物,要告訴孩子經過媽媽同意後才可以收下。在寶寶3歲或者更大時,就有了認知能力,這個時候就可以給寶寶講道理,可以利用他喜歡的卡通、動畫和小紅帽等人物形象和故事進行現場模擬,讓寶寶明白陌生人的危險。

  2、要提醒孩子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可以利用一些童話故事來教育孩子。告訴他如果進來的人是壞人,就會把自己愛吃的東西和愛玩的玩具全部搶走,甚至還會打爸爸媽媽,寶寶出於對自己“財產”的保護和對父母的愛,就會牢記不會給陌生人開門。

  3、不要讓寶寶隨便跟別人回家。寶寶3歲後開始上幼兒園,在家長接送孩子的時候老師和保安總會有疏忽的時候。這樣就會有人趁機誘騙孩子了,所以從入園第一天,就要教育孩子只有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可以接你走,誰來接都不要跟著走。這裡家長也要注意最好不要經常讓鄰居、親戚代為接送孩子,如果自己沒時間,可以找個固定的人。什麼時候讓別人接送,什麼時候結束別人的接送,都要和寶寶交代清楚。而且要提醒寶寶不要跟任何陌生人上車。

  4、在公共場所不要讓寶寶離開自己視線。孩子通常到了公園、遊樂園甚至是超市,都會會忘乎所以,只顧玩耍而把父母丟在了一邊。這樣是很危險的,所以父母在每次出去前,先和寶寶做好溝通,一定不要讓他亂跑。如果孩子沒有聽話,一定要有所懲罰。但要採用合理的方式,假如多次懲罰仍然無效,家長可以在一旁躲起來,讓他玩夠了以後找不著大人,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著急了,等到時機成熟了家長再出現,之後給予孩子適當的教育,會取到相當好的效果。當然,不管採用什麼方式都要有度,因為目的是讓他記住,而不是讓他把恐懼留在心底。

  5、父母採用演練加強記憶。家長偶爾可以採用模擬的方式來增加教育的效果,可以請個陌生的親戚上門,讓寶寶去門邊檢視,看看他是否做出了正確的反應。如果寶寶做的好,就要及時表揚,錯誤,及時糾正。

  經過長時間的教育和訓練,孩子會在潛意識中有所防範,這樣就能避免被陌生人欺騙,家長也可以更放心,所以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從小抓起。

  篇二

  假期意外發生後的處理辦法

  春節剛過,話說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不是新年說話不吉利。關鍵這不是說話能左右的問題。這時候家長們對孩子的監護還是不能放鬆,尤其是在鞭炮經常燃放的地區。孩子對此可是很有興趣的。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快樂中隱藏的安全問題。當然應急處理的方案也要有所準備。

  少年兒童由於自我保護意識差,燃放方法不當,是受鞭炮炸傷的重點人群。應急處理措施如下:

  1、面板燒傷。用清水清洗傷口,用冷水沖洗傷口,可防止燒傷面積擴大;對傷口的處理,千萬不要在傷口上亂塗藥膏,以免造成感染,最好由醫生處理。

  2、眼部炸傷。千萬不要用手揉擦和亂衝洗,最多隻能滴入適量眼藥水,並將患者平躺,急送有條件醫治的醫院處理。3.手足部炸傷。對於手足部炸傷流血,則應迅速用雙手為其卡住出血部位上方,敷些雲南白藥以止血;如出血較為嚴重,可在出血部位上端用布條紮緊止血,並急送醫院治療。

  3、孩子觸電也是很具有隱蔽性的,一旦碰上家長要儘快讓孩子脫離電源,解開衣釦、褲帶,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如孩子心跳、呼吸停止,要對其堅持長時間的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有條件時用凡士林紗布或鹽水紗布包紮觸電部位,同時向“120”急救中心求助。

  4、燒燙傷首先要立即冷卻燒燙傷部位,方法是用冷水沖洗燒傷部位10至30分鐘,或用冷水浸泡,直到沒有痛感為止,然後儘快送醫院進一步治療。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傷口冷卻後再剪開或脫去衣服;不要給傷者喝水;要妥善保護創面,不可隨意挑破傷處的水皰,不要在傷處亂塗藥水或藥膏。

  5、食物卡噎是過年最容易出現的問題,過年吃好吃的,義不容辭。但是在做的時候。就沒有說的那麼簡單了。家長要告訴孩子細嚼慢嚥。否則魚刺,或者食物進入氣管這都不是拿著玩的。包括鞭炮燒燙傷。這篇文章所講的所有內容,小編我小時候都經歷過。所以特別提醒家長。不要讓孩子受罪。

  篇三

  教孩子如何防範危險

  有困難找民警,這是最基本的常識了,但是經常不總是出現在危險的地方的。在一些必要的時候,和一些必要的場合,孩子們必須學會自救和呼救才能得到幫助。作為家長不僅要教會如何化解危險。還要教會孩子防騙,因為壞人不總是凶狠的。

  一、學會識別誘惑

  一般情況下,現在那種凶惡的壞人很少了,更多的都是通過利誘和行騙。例如不良分子總是通過問路或請求協助尋找丟失的寵物之類的事來降低孩子的警惕——這是犯罪分子誘拐兒童的兩種普遍策略。

  如:有的罪犯裝作認識你,有的罪犯自稱是消防人員,編造你家房子著火的緊急情況等等。家長應告訴孩子:任何人甚至是警察和消防員,在未得到孩子監護人允許的情況下,都不能將他帶走。

  二、要學會大聲呼叫

  當然除了以上狀況以外,不排除有強制掠奪孩子的行為,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應該教一個小孩子如何用拳腳打敗侵犯者小孩子身單力薄是打不敗侵犯者的,但是孩子卻能做許多吸引周圍人注意力的事情。會製造麻煩的孩子是危險分子最討厭的了。

  比如大聲呼喊:“救命!他不是我的爸爸!”騎自行車的孩子可以利用自行車為掩護物,讓罪犯難以將你劫持走,同時大聲呼救。這樣會引起圍觀者的注意和警惕,爭取得到救助的可能。

  三、不要只關注陌生人

  家長總是教育孩子說,要防範陌生人,但是什麼是陌生人?孩子並不一定真正懂得,孩子總是認為那種長的凶神惡煞的才叫做陌生人。其實,那些想侵犯孩子的人一般都會裝出一副和藹可親的面孔。要不說人之初性本善呢。孩子總是把面容和藹的人當做好人的。

  四、在遊戲中演練增強自護本領

  僅跟孩子講述一些自護自救的方法是遠遠不夠的,說了當時可能記住了過後一會兒就忘記。惟一能使孩子掌握的途徑是通過角色遊戲和演練,並且經過多次演練逐漸掌握要領。在家庭遊戲中,父母可設計多種可能發生的情景,向孩子提出問題,測試他們的反應能力。同時還要演練父母和孩子之間如何保持通訊聯絡的內容。

  通過以上途徑想必能夠讓孩子成長不少,有的時候其實並不僅僅侷限於此,最多的情況還是隨機應變,有的時候人的直覺也是很準的。有的時候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不能思考,總是潛意識在幫我們。所以要相信自己的感覺,找到一種最有利的方式來化解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