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運車輛交通安全須知

  客運企業要開展安全生產自查自糾,及時發現和消除車輛隱患;嚴格審查駕駛人從業資格,清退無從業資格的駕駛人,那麼具體應該做什麼樣的工作呢,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客運車輛交通安全方面的須知知識,供大家參考。

  客運企業道路交通安全須知

  及時消除日常安全隱患

  客運企業要開展安全生產自查自糾,及時?現和消除車輛隱患;嚴格審查駕駛人從業資格,清退無從業資格的駕駛人;組織駕駛人蔘加安全學習和培訓,定期對所屬車輛進行隱患排查,完善車輛日常安全檢查和維護制度。

  實時動態監控旅遊車輛

  客運企業要按規定為客車安裝符合標準的衛星定位裝置,並接入監控平臺,配備專職人員對車輛實施動態監控,及時發現和糾正不按規定路線行駛、超速行駛、超時駕駛等各類違章、違法行為。嚴禁衛星定位裝置出現故障不能保持線上的旅遊客運車輛繼續從事經營活動。

  較遠路程配兩名以上駕駛人

  客運企業應為單程400千米以上、高速公路600千米以上的客運汽車,配備兩名以上的駕駛人。

  行前準備和檢查不能少

  出行前,要提前瞭解行駛路線沿途交通特點及天氣情況,儘量避免惡劣天氣出行,避開通行條件不良路段。

  對所駕車輛進行認真保養,尤其對剎車、轉向、燈光、雨刷、輪備胎、機油、水箱等關鍵部件檢查到位,確保車況良好。

  檢查應急安全錘、滅火器、故障車警告標誌牌等裝備是否配齊。在緊急情況下,這些裝備能幫助駕駛人和乘客贏得逃生時間,擺脫險境。

  及時消除車輛安全隱患

  途中,密切關注車輛技術狀況,發現故障或不安全的隱患,應及時排除、維修,不得駕駛帶病車輛繼續行駛。

  中途休息時,重點檢查輪胎氣壓、輪胎表面磨損和輪胎花紋間有無鑲嵌物並及時剔除;天氣炎熱時應檢查車輪輪轂溫度,若溫度過高,應將車停在陰涼通風處自然降溫。

  切記不能疲勞駕駛

  旅遊客車線路、時間不固定,要安排好休息時間。連續駕駛不超過4小時,停車休息不少於20分鐘;夜間連續駕駛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行車速度不得超過日間限速的80%。

  中午和午夜是最容易疲勞的時段,一旦覺得睏倦、精神不佳,就要停車休息,繼續行車非常危險。長途客運車輛凌晨2時至5時停止執行或實行接駁運輸。

  《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公安部令第123號規定,駕駛中型以上載客汽車超過4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於20分鐘的,一次記12分。

  嚴禁超速行駛

  駕駛人的視野會隨著車速的提高而變窄:車速為40公里/小時,視野範圍可達90~100度;車速為95公里/小時,視野範圍只有40度。客車超速行駛時,駕駛人的注視點變遠、視野變窄,注意力轉移困難,對速度及路況的判斷力降低,易因判斷滯後或失誤導致交通事故。同時,車速越快,制動距離就越長,衝擊力越大,事故危害也會大大增加。

  《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公安部令第123號規定,駕駛中型以上載客汽車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20%以上的,一次記12分。

  旅遊車輛駕駛人交通安全須知

  行前準備和檢查不能少

  出行前,要提前瞭解行駛路線沿途交通特點及天氣情況,儘量避免惡劣天氣出行,避開通行條件不良路段。

  對所駕車輛進行認真保養,尤其對剎車、轉向、燈光、雨刷、輪備胎、機油、水箱等關鍵部件檢查到位,確保車況良好。

  檢查應急安全錘、滅火器、故障車警告標誌牌等裝備是否配齊。在緊急情況下,這些裝備能幫助駕駛人和乘客贏得逃生時間,擺脫險境。

  認真做好火災防範

  做好車輛消防安全檢視,防止供油管路、變速器和轉向助力器存在裂縫造成油品洩漏遇明火燃燒;防止發動機上的油汙自燃釀成火災。

  充分認識違法攜帶和運送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危害和嚴重後果,嚴禁旅客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上車。

  不得載客進入加油站進行加油作業活動。不得在駕駛室儀表盤上放置香水瓶、打火機和手機,以防陽光直射高溫誘發爆炸;不得在車內懸掛易產生透鏡效應的物體,防止由於物理聚光引發火災。

  自覺抵制超員載客

  客車超員後,載質量增加,輪胎負荷加重,制動距離延長,車輛轉向效能與制動效能降低,嚴重超員還會導致爆胎,危及行車安全。超員還會加重交通事故的損害後果。《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公安部令第123號規定,駕駛營運客車載人超過核定人數未達20%的,機動車駕駛人一次記6分;超過核定人數20%的,一次記12分。

  旅遊車輛駕駛人應確保車輛載客人數不超過核定人數,自覺抵制超員載客,保障自身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繫好安全帶

  安全帶在車輛發生碰撞、緊急制動或側翻時,能將駕駛人和乘客牢牢固定在座位上,防止人體與風窗玻璃、車體發生碰撞或被甩出車外,造成傷害。有關調查表明,如果繫了安全帶,在發生正面碰撞時,死亡率可減少57%;發生側面碰撞時,死亡率可減少44%;翻車或墜車時,死亡率可減少80%。

  客運車輛駕駛人不僅要率先規範使用安全帶,還要在發車前、行駛中督促乘客繫好安全帶。

  及時消除車輛安全隱患

  途中,密切關注車輛技術狀況,發現故障或不安全的隱患,應及時排除、維修,不得駕駛帶病車輛繼續行駛。

  中途休息時,重點檢查輪胎氣壓、輪胎表面磨損和輪胎花紋間有無鑲嵌物並及時剔除;天氣炎熱時應檢查車輪輪轂溫度,若溫度過高,應將車停在陰涼通風處自然降溫。

  高溫下行車要注意路面狀況

  天氣高溫易導致瀝青路面軟化或出現虛景。出行前要對瀝青路面的“鏡面效應”和道路軟化帶來的後果有一定心理準備,行駛途中多注意路面狀況,謹慎駕駛,及時採取緊急措施避免意外。

  橋洞行駛嚴守通行規定

  通過橋樑時,應及時降低行駛速度,注意橋頭附近的交通標誌或提示,嚴格遵守通行規定,儘量避免在窄橋上換擋、制動、會車和停車。

  進入隧道、涵洞前,應減速,開啟前照燈,注意訊號燈,注意交通標誌和用文字說明的規定,重點確認車輛高度是否在規定的範圍之內。進入隧道後,應按車道行駛,不要隨意變更車道或超車,不準停車。出隧道、涵洞時,也要減速,待眼睛適應後再轉入正常速度行駛。

  必要時組織乘客下車

  客車行經險橋、渡口、危險地段和加油前,要組織旅客下車。

  通過漫水橋時,應停車觀察,確認安全後,讓乘客下車步行過橋,車輛在引導下低速通過。若遇洪水或河水漫過橋面時,不得冒險通過。

  正確使用車燈

  駕車開燈不僅為了看清路況,也是為了讓其他駕駛人、行人儘早發現自己駕駛的車輛。應避免不當使用遠光燈干擾對方駕駛人視線造成事故。

  夜間行車前應檢查所有的車燈和鏡面,確保車燈正常和鏡面整潔。夜間行車,車速超過30千米/小時使用遠光燈;車速在30千米/小時以內,可使用近光燈。 夜間會車前,在較遠處配合對方車輛變換遠、近光燈觀察前方情況。當距對向來車150米以外時,及時改用近光燈。在窄路、窄橋與非機動車會車時也應關閉遠光燈,使用近光燈。如果對方來車未關閉遠光燈使自己視線不清時,不要鬥氣開遠光燈對照,應及時減速向右側轉移視線,必要時停車讓行。

  山道行駛留意制動器效能

  在山區道路上駕車時,應隨時注意制動器的工作效能。氣壓制動的車輛要經常觀察氣壓表讀數;液壓制動的車輛要防止“氣阻”,感到踏板“軟弱”時,及時停車檢查。

  掌握要領做好應急處置

  轉向失靈控制車速。駕駛客車如果突然出現轉向失靈,應保持冷靜,儘快採取制動減速措施,同時迅速將危險警示資訊傳遞出去,告知乘客並提醒道路上其他車輛和行人注意避讓。特別注意不要緊急制動,以免發生側滑,造成車輛傾翻。

  制動失效穩住方向。客車在行駛中制動失效時,駕駛人要握穩轉向盤,設法避開交通複雜、人員較多的地方。及時告知乘客,並視情況進行搶擋或使用駐車制動器進行減速,緊要關頭可利用緊急避險坡道或天然障礙迫使車輛降速、停車。

  爆胎切忌緊急制動。客車爆胎時如處置不當會發生側滑、傾翻、撞擊等危險。客車前輪爆胎最危險,駕駛人一旦覺察到前輪輪胎爆裂,要立即握緊轉向盤,控制車輛直線行駛,保持車輛穩定。同時,緩踩制動踏板,降低車速後迅速搶掛低速擋。切記不要猛踩制動踏板,以免車輛橫甩髮生更大的危險。

  發生交通事故,駕駛人自身受傷不嚴重時,應立即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在來車方向150米處設定警告標誌,保護現場,將乘客疏散至右側路肩上或者應急車道內,嚴禁讓乘客留在車內或在事故現場隨意走動,防止同一地點發生兩次事故。同時,迅速報警或通知有關部門。

  冷靜迅速應對火情

  客車發生意外,出現火情時,駕駛人應保持冷靜,立即減速靠向路邊停車,迅速開啟車門。當車門無法開啟時,要開啟應急門,並指導乘客使用應急錘敲擊車窗玻璃的四個角,用最快速度敲碎車窗,組織乘客有序下車,向逆風方向逃生。

  發動機艙著火時,應從車身通氣孔、散熱器及車底側進行滅火,待火勢熄滅後,開啟發動機罩觀察。車輛外部著火,應站在上風處使用滅火器,並與火源保持安全距離,對準火源根部實施噴射滅火。火勢難以控制時,應及時撥打119火警電話,等待公安消防部門救援。如有人員受傷還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