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是自然災害嗎

  冰雹是一種強對流天氣導致的氣象災害,直徑一般為5- 50毫米,最大的可達10釐米以上,。雹的直徑越大,破壞力就越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用。

  冰雹災害的危害

  冰雹災害是由強對流天氣系統引起的一種劇烈的氣象災害,它出現的範圍雖然較小,時間較短,但來勢猛、強度大,並伴隨狂風、強降水、急劇降溫等陣發性災害性天氣過程。中國是冰雹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冰雹每年都給農業、建築、通訊、電力、交通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據有關資料統計,中國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幾億元甚至幾十億元。

  許多人在雷暴天氣中曾遭遇過冰雹,通常這些冰雹最大不會超過壘球大小,它們從暴風雨雲層中落下。然而,有的時候冰雹的體積卻很大,曾經有80磅的冰雹從天空中降落,當它們落在地面上會分裂成許多小塊。最神祕的是天空無雲層狀態下巨大的冰雹從天垂直下落,曾有許多事件證實飛機機翼遭受冰雹襲擊,科學家仍無法解釋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冰雹。

  冰雹來臨前的預兆

  烏雲密佈,電閃雷鳴,狂風大作。

  冰雹雲的底色顯示頂白底黑,而後雲中出現紅色,形成白黑交織的雲絲。

  預防冰雹的措施

  時時關注天氣預報,做到險情早知道。

  當遇到這種天氣時,人們應該馬上停止戶外活動,到附近的建築物、橋樑、屋簷下進行躲避。駕車時應迅速把車停在安全的地帶。路人來不及躲避時,應用衣服、手持物品等遮擋頭部,防止被冰雹砸傷。

  防治冰雹的措施

  中國是世界上人工防雹較早的國家之一。由於中國雹災嚴重,所以防雹工作得到了政府的重視和支援。已有許多省建立了長期試驗點,並進行了嚴謹的試驗,取得了不少有價值的科研成果。開展人工防雹,使其向人們期望的方向發展,達到減輕災害的目的。

  常用的方法有:

  ①用火箭、高炮或飛機直接把碘化銀、碘化鉛、乾冰等催化劑送到雲裡去;

  ②在地面上把碘化銀、碘化鉛、乾冰等催化劑在積雨雲形成以前送到自由大氣裡,讓這些物質在雹雲裡起雹胚作用,使雹胚增多,冰雹變小;

  ③在地面上向雹雲放火箭打高炮,或在飛機上對雹雲放火箭、投炸彈,以破壞對雹雲的水分輸送;

  ④用火箭、高炮向暖雲部分撒凝結核,使雲形成降水,以減少雲中的水分;在冷雲部分撒冰核,以抑制雹胚增長。

  預測冰雹的方法總述

  下冰雹

  冰雹是春夏季節一種對農業生產危害較大的災害性天氣。冰雹出現時,常常伴有大風、劇烈的降溫和強雷電現象。一場冰雹襲擊,輕者減產,重者絕收。那麼如何預測冰雹和預防冰雹呢?氣象臺站根據天氣圖、衛星雲圖分析和雷達監測,雖能提前作出預報,但準確中仍然不是很理想。中國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看大實踐,積累了比較豐富的預測冰雹的經驗,這些經驗儘管預測時效不長,比較好用,歸納幾條以供參考。

  感冷熱

  如果下雹季節的早晨涼,溼度大,中午太陽輻射強烈,造成空氣對流旺盛,則易發展成積雨雲而形成冰雹。故有“早晨涼颼颼,午後打破頭”、“早晨露水重,後晌冰雹猛”的說法。

  辨風向

  下雹前常常出現大風而風向變化則烈。農諺有“惡雲見風長,冰雹隨風落”、“風擰雲轉、雹子片”等說法。另外如果連續刮南風以後,風向轉為西北或北風,風力加大時,則冰雹往往伴隨而來因此有“不刮東風不下雨,不刮南風不降雹”之說。

  觀雲態

  各地有很多諺語是從雲的顏色來說明下冰雹前兆的,例如“不怕雲裡黑烏烏,就怕雲裡黑夾紅,最怕紅黃雲下長白蟲”,“黑雲尾、黃雲頭,冰雹打死羊和牛”,因為冰雹的顏色,先足頂白底黑,然後中部現紅,形成白、黑、紅亂絞的雲絲,雲邊呈上黃色。從雲狀為冰雹前兆的說法還有“午後黑雲滾成團,風雨冰雹齊來”,“天黃悶熱烏雲翻,天河水吼防冰雹”等,說明當時空氣對流極為旺盛,雲塊發展迅猛,好象濃煙股股地直往上衝,雲層上下前後翻滾,這種雲極易降冰雹。

  聽雷聲

  雷聲沉悶。連綿不斷,群眾稱這種雷為“拉磨雷”。所以有“響雷沒有事,悶雷下蛋子”的說法。這是因為冰雹雲中橫閃比豎閃頻數高,範圍廣,閃電的各部分發出的雷聲和回聲,混雜在起,聽起來有連續不斷感覺。

  識閃電

  一般冰雹雲中的閃電大多是雲塊與雲塊之間的閃電,即“橫閃”,說明雲中形成冰雹的過程進行得很厲害。故有“豎閃冒得來,橫閃防雹災”的說法。

  看物象

  各地看物象測冰雹的經驗很多,如貴州有“鴻雁飛得低,冰雹來得急”、“柳葉翻,下雹天”山西有“牛羊中午不臥樑,下午冰雹要提防”、“草心出白珠,下降雹穩”等諺語。要注意以上經驗一般不要只據某一條就作定斷,而需綜合分析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