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自救知識

  需多形式開展防震減災宣傳形式,提高公眾防震減災意識。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地震發生後該做些什麼?

  1.保持鎮定,從容進行分析你的具體情況。

  2.幫助受傷的人,必要時給予急救。用氈子蓋好傷員以保暖,幫助需藥者找藥。

  3.檢查火源,如可能就立即把火撲滅。

  4.檢查公用事業公司股票和裝置的損失情況。用嗅覺檢查煤氣,絕不能用火柴和蠟燭去檢查。如發現漏煤氣,則立即關閉煤氣閥門;如電力線斷,則關電閘。如自來水管發生了破損,則關總閥。在適當時向公共事業公司報告損失情況,並按他們的批示辦。

  5.在未肯定煤氣漏否之前,不要劃火柴或用無罩的火焰,也不要開啟電燈和帶電裝置。

  6.不要觸控電力線或與其連線的物體。

  7.除呼救或報告嚴重緊急事件醫療、火災、犯罪或是執行必要的勤務工作處,不要用電話,以免使忙碌的電話被佔線面妨礙緊急的勤務工作。若為了個人理由或滿足好奇心理而用電話是不妥的待緊急事件完全解決了,再與你的親友聯絡,讓他們知道你是安全的和在什麼地方。

  8.沒有必要去遊覽和逛街。除非需要你去援救,不要去參觀災區,也不要去可能發生海嘯的沿海地帶。

  9.在確定排汙管確定實未被損壞後才能恢復正常使用廁所。

  10.穿上結實的鞋子,免受破碎玻璃和其它尖的碎片傷害。

  11.把危險的、散落的物品如化學品、汽油等清除乾淨,並告之他人。

  12.收聽收音機播出的有關地震和災害的情況。

  13.對餘震要有所準備。因餘震往往再次破壞使被主震損壞過的建築物。

  14.進出或活動在被破壞過的建築物時,要特別謹慎,因隨時有倒塌的可能。同時,可能 有來自漏煤氣、電線或碎玻璃的危害。

  15.如停電了,應先吃完了電冰箱裡易變質的食物,再吃罐頭食品和幹食物。若急於煮東西,則用輕便爐子和烤肉架。

  怎樣救助被埋壓人員?

  1注意聽被困人員的呼喊、呻吟、敲擊聲;

  2要根據房屋結構,先確定被困人員的位置,再行搶救,以防止意外傷亡;

  3先搶救建築物邊沿瓦礫中的倖存者,及時搶救那些容易獲救的倖存者,以擴大互救隊伍;

  4救援需講究方法。首先應使頭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內塵土,防止窒息,再行搶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5對於埋壓廢虛中時間較長的倖存者,首先應輸送飲料,然後邊挖邊支撐,注意保護倖存者的眼睛;

  6對於頸椎和腰椎受傷的人,施救時切忌生拉硬抬;

  7對於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傷員,應儘可能在現場進行救治,然後迅速送往醫院和醫療點。

  衛生防疫工作

  1搞好衛生防疫的重要性。在地震發生後,由於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汙水流溢;再加上畜禽屍體腐爛變臭,極易引發一些傳染病並迅速蔓延。歷史上就有“大災後必有大疫”的說法。因此,在震後救災工作中,認真搞好衛生防疫非常重要。

  2把好“病從口入”關。夏秋季節,痢疾、腸炎、肝炎、傷寒等傳染病很容易發生和流行。預防腸道傳染病的最主要措施,就是搞好水源衛生、食品衛生,管理好垃圾、糞便。

  a. 飲用水源要設專人保護,水井要清掏和消毒。飲水時,最好先進行淨化、消毒;要創造條件喝開水。

  b. 搞好食品衛生很重要。要派專人對救災食品的儲存、運輸和分發進行監督;救災食品、挖掘出的食品應檢驗合格後再食用。對機關食堂、營業性飲食店要加強檢查和監督,督促做好防蠅、餐具消毒等工作。

  c. 管好廁所和垃圾。震後因廁所倒塌,人們大小便無固定地點;垃圾與廢墟分不清,蚊蠅孳生嚴重。所以震後應有計劃地修建簡易防蠅廁所,固定地點堆放垃圾,並組織清潔隊按時清掏,運到指定地點統一處理。

  3消滅蚊蠅。蚊蠅是乙型腦炎、痢疾等傳染病的傳播者。消滅蚊蠅,不僅要大範圍噴灑藥物,還要利用汽車在街道噴藥,用噴霧器在室內噴藥,不給蚊蠅留下孳生的場所。

  在有瘧疾發生的地區,要特別注意防蚊。晚上睡覺要防止蚊子叮咬。如果發現病人突然發高熱、頭痛、嘔吐、脖子發硬等,就要想到可能得了腦炎,趕快找醫生診治。

  4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地震災區的每一位公民,在抗震救災期間,都應力求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注意身體健康,加強身體鍛鍊。應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注意防寒保暖,預防感冒、氣管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老人和兒童要特別注意防止肺炎。冬季應注意頭部和手、腳的保暖,防止凍瘡;夏季要準備些涼開水,吃一些鹹菜,補充體內因大量出汗而損失鹽分和水分,預防中暑。

  在野外怎樣避震

  1.避開山邊的危險環境 避開山腳、陡崖,以防山崩、滾石、泥石流等;

  2.避開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

  3.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與滾石前進方向跑,切不可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坎下;特別要保護好頭部。

  戶外怎樣避震?

  1.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蹲下或趴,以免摔倒; 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用書包等保護頭部;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2.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 過街橋、立交橋上下; 高煙囪、水塔下。

  3.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杆、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公共場所怎樣避震?

  1.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牆壁或柵欄處。

  2.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書包等保護頭部; 等地震過去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3.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選擇結實的櫃檯、商品如低矮傢俱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檯;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後懸掛物。

  4.在行駛的電汽車內: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如果被壓怎麼辦?

  1.震後,餘震還會不斷髮生,你的環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你要儘量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穩定下來,設法脫險。

  2.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其他危險物;

  3.搬開身邊可移動的碎磚瓦等雜物,擴大活動空間。注意,搬不動時千萬不要勉強,防止周圍雜物進一步倒塌;

  4.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時再被埋壓;

  5.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聞到煤氣及有毒異味後灰塵太大時,設法用溼衣物捂住口鼻;

  6.不要亂叫,保持體力,用敲擊聲求救。

  地震時遇到特殊危險怎麼辦?

  1.燃氣洩漏時: 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千萬不要使用明火,震後設法轉移。

  2.遇到火災時: 趴在地上,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後向安全地方轉移,要匍匐、逆風而進。

  3.毒氣洩漏時: 遇到化工廠著火,毒氣洩漏,不要向順風方向跑,要儘量繞到上風方向去,並儘量用溼毛巾捂住口、鼻。

  4.應注意避開的危險場所: 生產危險品的工廠; 危險品,易燃、易爆品倉庫等。

  在災後特殊環境下怎樣生活?

  1.注意飲食和個人衛生。

  2.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

  3.積極投入恢復重建工作。

  4.按規定服用預防藥物,增強身體抵抗力,防疫滅病。

  地震應急小常識

  1.發生大地震時不要急。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2.人多先找藏身處。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

  3.遠離危險區。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4.被埋要儲存體力。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儘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儲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5.手機和充足點的電池放在身邊備用

  家庭防震指南

  1.須根據政府或有關部門的防震要求,準備食品和飲料。

  2.檢查並及時消除家裡不利防震的隱患,加固住房。

  3.檢查和加固住房

  4.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樣的,有沒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圍環境的情況。

  5.住房的建造質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離。

  6.房的結構是否有利抗震?女兒牆、高門臉等笨重的裝飾物應拆掉。

  7.合理放置傢俱、物品

  8.把牆上的懸掛物取下來或固定住、防止掉下來傷人。

  9.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

  10.清理雜物,讓門口、樓道暢通。

  11.陽臺護牆要清理,花盆雜物拿下來。

  12.固定高大傢俱,防止傾倒砸人;傢俱物品擺放做到“重在下、輕在上”。

  13.把牢固的傢俱下騰空,以備震時藏身。

  14.加固睡床

  15.準備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16.準備一個家庭防震包,放在便於取到處

  17.進行一個家庭防震演練

  18.練習“一分鐘緊急避險”。

  19.進行緊急撤離與疏散練習。

  避震要點

  1.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

  2.身體應採取的姿勢: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3.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4.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5.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燈火,因為空氣中有易燃易爆氣體。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