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發生地震我們應該如何避險

  發生地震確實十分可怕,不過有報道說,在地震發生時,正是人們驚恐的無序亂跑才是遭成重大傷亡的直接原因。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當發生地震時我們應該如何避險,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當發生地震時保持冷靜就地就近避險

  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網站的文章指出,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區,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左右的時間,作為個人,應當保持冷靜,並在12秒鐘內作出正確躲藏的抉擇。

  文章還指出,遇到強烈破壞性的地震,一定不能跳樓,不能奪窗而逃。因為地震強烈震動時間充其量只有十幾秒至一分鐘左右,而從開啟門窗到跳樓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另外,樓房如果很高,跳樓可能會摔死或摔傷,即使安全著地,也有可能被樓頂倒塌下來的東西砸死或砸傷。

  地震時,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傢俱下或牆角處是較為安全的。另外,也可轉移到承重牆較多、開間較小的廚房、衛生間等處去暫時躲避。室內避震不管躲在哪裡一定要注意避開牆體的薄弱部位,如門窗附近等。文章介紹說,地震發生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鎮靜態度,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地震知識判斷地震的大小和遠近。遠震常以左右搖擺為主,而且震動小,一般有感地震和遠震不必外逃,因為這種情況震害都比較輕,對人身安全不會造成威脅。

  當發生地震時不同場所的應急防護原則

  據新華網報道,地震時應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防護的較好方法。所謂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對策。

  在學校中,地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後沉著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裡,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裡,決不可讓學生們亂跑或跳樓。

  在街上行走時,高層建築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樓外側混凝土碎塊以及廣告招牌等,可能掉下傷人,因此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無物品時也可用手護在頭上,迅速離開電線杆和圍牆,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躲避。

  車間工人可以躲在車、機床及較高大的裝置下,不可驚慌亂跑,特殊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閥門,及時降低高溫、高壓管道的溫度和壓力,關閉運轉裝置。大部分人員可撤離工作現場,在有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員留在現場隨時監視險情,及時處理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

  對於正在路上行駛的車輛,司機應儘快減速,逐步剎閘;乘客特別在火車上應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並注意防止行李從架上掉下傷人。面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將胳膊靠在前座席的椅墊上,護住面部,身體傾向通道,兩手護住頭部;背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兩手護住後腦部,並抬膝護腹,緊縮身體,作好防禦姿勢。

  在百貨公司遇到地震時,要保持鎮靜。由於人員慌亂,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難通道阻塞。此時,應躲在近處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邊避開商品陳列櫥,或朝著沒有障礙的通道躲避,然後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處於樓上位置,原則上向底層轉移為好。但樓梯往往是建築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準脫險的合適時機。服務員要組織群眾就近躲避,震後安全撤離。

  做好防震措施

  來自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的文章介紹說,平時應多學習地震知識,瞭解家庭、學校和辦公房所處的地質構造情況,掌握基本的地震防禦辦法。此外,要注意身邊自然界的異常現象,不要聽信和傳播地震謠言。

  文章還介紹,室內可以做好以下一些防震措施:

  1.高櫃要和牆體固定在一起,以免傾倒砸人或堵塞逃生之路。

  2.最危險的是組合傢俱,可用角鐵或結實的木條固定各部分,再和牆體連線或乾脆拆除。

  3.固定底座帶輪子的傢俱或物品,如鋼琴等。

  4.固定桌面上的貴重物品,如計算機等。

  5.繫緊或加固懸掛物,如燈具、掛鐘、鏡框和廚房用品等。

  6.取下陽臺圍欄上的花盆、雜物。

  7.臥室,尤其是老人或兒童的臥室,儘量少放傢俱和雜物,尤其不要放高大物品。

  8.有條件的家庭,可設計一個室內避震空間。如重點加固一間居室或在床上增設結實的抗震框架等。

  9.每個家庭成員都要熟悉電、水、氣閥門的位置,掌握正確的關閉方法。

  10.不要把易燃、易爆物或農藥、有毒物品放在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