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食品安全城市手抄報圖多字少

  食品安全是當今世界上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每年食源性疾病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使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全球公眾健康優先考慮的問題。你會做食品安全的手抄報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建立食品安全城市手抄報的圖片

  建立食品安全城市手抄報圖一

  建立食品安全城市手抄報圖二

  建立食品安全城市手抄報圖三

  建立食品安全城市手抄報的資料

  食品安全事件

  1、走私“殭屍肉”流入餐桌

  2015年6月1日,海關總署在國內14個省份統一組織,開展打擊凍品走私專項行動,打掉專業走私凍品犯罪團伙21個,共查獲42萬噸殭屍肉,價值30多億元,部分走私凍肉已經進入市場。

  殭屍肉,人人見而誅之。據調查,這些肉製品曾被作為“戰略儲備物質”長年儲存在拉美某國的冷庫裡,已經嚴重過期。偵查人員提供的資料表明,這些肉製品是在上世紀的1974年被冷凍起來的。有沒有想過您正在津津有味啃的鳳爪可能比您的年齡還大呢?

  建立建立誠信的檔案制度和行之有效的二維碼食品追溯制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食用“殭屍肉”的機率。

  2、含大量丙烯醯胺的黑糖食品引爆朋友圈

  2015年8月臺灣爆出一個新聞,說黑糖中含有大量致癌物——丙烯醯胺。臺灣某雜誌測試了19個黑糖相關產品,發現所有樣品均含有丙烯醯胺,其中7個樣品超過了1000微克/公斤,最高的一個號稱“傳統制作”的黑糖樣品達到令人咋舌的2740微克/公斤,遠超炸薯片中的丙烯醯胺含量按香港的測定數值,約為680微克/公斤。

  筆者在2015年12月份在科學網部落格撰寫的《黑糖,那些不得不說的祕密》一文中不僅說明黑糖中丙烯醯胺產生的原因及危害,還區分了黑糖、紅糖及赤砂糖的不同,讓消費者買到放心安全的好產品。

  世界衛生組織的《食物汙染物工作報告》中確認的丙烯醯胺攝入量界限值,是180微克/公斤體重。動物試驗表明,丙烯醯胺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遺傳毒性和致癌性。不過,目前人類中的研究尚未確認丙烯醯胺的攝入量、相關生化標誌物水平與多種癌症風險之間的關聯,因此,還不能說只要攝入丙烯醯胺,就一定會增加人類的致癌危險。但是,畢竟這種物質屬於“疑似致癌物”。

  食品安全基礎知識

  1.怎樣選購和儲存大米?

  一看:看大米的色澤和外觀。正常大米大小均勻、豐滿光滑,有光澤、色澤正常。

  二聞:新米有天然清香味,色亮;陳米色暗,有黴味;嚴重的有臭味,呈黃綠色。

  三嘗:嘗大米的味道。取幾粒大米放中細嚼,正常大米微甜,無異味。

  四洗:蟲蛀米加水後漂浮於水面,黴變嚴重的大米淘洗後水呈綠色。

  家庭儲存的大米要放在陰涼、通風、乾燥處,避免高溫、光照。用容器米桶或米缸裝米時,在裝米前,先用紙點火烘乾、消毒容器。大米買回後,裝進米桶或米缸把蓋蓋好,放在離地面一尺高的乾燥、通風之處。

  2.如何安全選購和食用水果?

  怎樣安全選購和食用水果,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儘量購買當令水果

  2選購時不用刻意挑選外觀鮮美、亮麗而無病斑、蟲孔的水果。外表完美好看的水果有時反殘留更多藥劑。表皮光滑的水果農藥殘留較少,而外表不平或有細毛者,則較易附著農藥。

  3在選購加了石蠟、著色劑的水果時,可以用紙巾擦一下,如果褪色了就是染過色的;發現色澤不一致,可能是打蠟了,要慎重選購。4任何水果買回來之後,削皮的水果也要先洗一下。

  3.不宜空腹食用的水果有哪些?

  主要有七種不宜空腹食用的水果:

  西紅柿:含有大量的果膠、柿膠酚、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容易與胃酸發生化學作用,凝結成不易溶解的塊狀物。這些硬塊可將胃的出口——幽門堵塞,使胃裡的壓力升高,造成胃擴張而使人感到胃脹痛。

  柿子:含有柿膠酚、果膠、鞣酸和鞣紅素等物質,具有很強的收斂作用。在胃空時遇到較強的胃酸,容易和胃酸結合凝成難以溶解的硬塊。小硬塊可以隨糞便排洩,若結成大的硬塊,就易引起“胃柿結石症”,中醫稱為“柿石症”。

  香蕉:香蕉含有較多的鎂元素。空腹吃香蕉,會使人體中的鎂驟然升高而破壞了體血液中的鎂鈣平衡,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不利於身體健康。

  柑橘:柑橘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有機酸,空腹吃會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使脾胃滿悶、嗝酸、吐酸水。

  山楂:山楂的酸味具有行氣消食作用,但若空腹食用,不僅耗氣,而且會增加飢餓感並加重胃病。

  甘蔗和鮮荔枝:空腹時吃甘蔗或鮮荔枝切勿過量,否則會因體內突然滲入過量高糖分而發生“高滲性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