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及燃氣消防基礎知識測試題

  在各行各業都重視安全問題的今天,安全教育也必將引起各界的足夠的重視。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1、《安全生產法》由主席於2002年簽署第七十號令予以公佈,自2002年什麼時候起起施行。

  答:11月1日

  2、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條例》,總承包單位依法將建設工程分包給其他單位的,分包合同中應當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方面的權利、義務。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對分包工程的安全生產承擔什麼責任。

  答:連帶

  3、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國務院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對全國安全生產工作實施什麼管理。

  答:綜合監督管理

  4、安全生產責任制要在什麼上下真功夫,這是關鍵的關鍵。

  答:貫徹落實

  5、安全電壓是為防止觸電事故而採用的特定電源供電的電壓系列。安全電壓一般分為幾級。

  答:5級。

  6、安全生產三同時是指

  答: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專案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7、國家對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和儲存,經營銷售,運輸分別實行什麼制度。 答:國家對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和儲存實行審批制度,對危險化學品的經營銷售實行許可制度,對危險化學品的運輸實行資質認定製度。

  8、消防工作方針是

  答:預防為主,防消結合

  9、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公佈的《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該條例規定對事故發生單位最高可處多少罰款。

  答:2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

  10、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公佈的《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重大事故,是指

  答: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11、距消防隊門前30米內內否停車

  答:不能。

  12、《安全生產法》規定,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什麼證書後方可上崗作業。

  答: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

  13、誰既是安全生產的保護物件,又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基本要素。

  答:從業人員

  14、生產經營單位為從業人員提供勞動防護用品必須符合什麼標準。 答: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

  15、高處作業的定義

  答: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叫高處作業。

  16、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的方針是。

  答: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17、《安全生產法》規定,法律責任分為哪三種責任。

  答: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 。

  18、《安全生產法》規定,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人員執行監督檢查職務時,必須出示有效的監督執法證件。“有效的監督執法證件”是指。

  答:有關部門制發的一種專門的證件

  19、目前我國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是。

  答: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群眾參與監督,全社會廣泛支援

  20、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多少時間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答:30日。

  21、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安全生產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給予怎樣的處罰。

  答:對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給予撤職處分或者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在5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22、《安全生產法》中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向從業人員如告知的內容是 答: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範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

  23、國家對女職工實行什麼保護政策。

  答:特殊勞動保護

  2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由於不服從管理,違反規章制度,或者強令工人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給予什麼樣的處罰。

  答: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5、《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自什麼時候起施行。

  答:2006年3月1日。

  26、《安全生產法》的空間效力範圍是。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域,包括我國大陸地區、領空和領海。

  27、《消防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違法使用明火作業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違反禁令,吸菸、使用明火的;處警告、罰款或者幾日以下拘留。 答:10日

  28、進行行政處罰的決定時,有哪三種不同的行政處罰程式。

  答:簡易程式、一般程式和聽證程式

  29、企業傷亡事故分類國家標準,對事故的分類主要的分類依據是什麼 答:致傷的加害物。

  30、《職業病防治法》所指的職業病是:

  答: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1、職業病危害是指:

  答: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

  32、我國法定職業病有十大類,多少種。

  答:115種。

  33、誰應當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並採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

  答:用人單位

  34、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的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應符合什麼標準。

  答:國家職業衛生

  35、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專案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專案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單位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應當向哪個行政部門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

  答:衛生行政部門

  36、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在醒目位置設定公告欄,公佈哪些內容。 答: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37、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裝置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並在裝置的醒目位置設定什麼。

  答: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38、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的什麼檔案。

  答:健康監護。

  39、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什麼作業。

  答:其所禁忌的作業。

  40、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醫學觀察期間的費用,由誰承擔。

  答:用人單位 。

  41、疑似職業病病人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用人單位能否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答:不能。

  42、用人單位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怎樣處置。 答:調離原崗位,並妥善安置

  43、當事人對職業病診斷有異議的,應當向誰申請鑑定。

  答:做出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44、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職業病病人或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其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多長時間內,可以直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答: 1年

  45、安全生產法的總目的是:

  答: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 , 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促進經濟發展。

  46、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事故隱患或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均有權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進行什麼的權利。

  答: 報告和檢舉。

  47、2010年是全國的什麼年。

  答:安全生產年

  48、《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較大事故是指

  答: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49、《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規定,安全生產許可證的有效期為幾年。 答:3年

  50、《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國家實行機動車什麼強制保險制度,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

  答:第三者責任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