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的花語

  牡丹花可以說是我國的國花,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稱讚我們的牡丹花,更有多少名人畫家把牡丹花記於他們的筆下。接下來小編帶你瞭解一下。

  

  -----她象徵著至榮至貴、盡善盡美、、繁榮幸福、吉祥美好、興旺發達,以至於她的名貴之處、檔次之高是讀書人的共識。

  白牡丹是牡丹花的一種,養殖的方法也就和牡丹花的養殖大相徑庭。牡丹的特性可以說是是“四宜四怕”,即宜涼怕凍,宜暖怕熱,宜光怕陰,宜幹怕溼。因此,種植牡丹要選寬敞通風、上午有陽光、土壤肥沃疏鬆的地方,不可種在積水地、陰溼地、瓦礫地。

  當我們選用築臺種植時,臺的大小應根據植株多少及大小而定,高度應視該處原來的地勢及地下水位高低而定。一般高度為50至100釐米,以石塊或磚塊砌成臺基,並鋪些碎瓦片或碎磚。若土壤粘重,應換用培養土。培養土以6份國土、3份腐葉土、1份礱糠灰混合使用。

  牡丹的種植與其他花卉不同,牡丹栽種後不需要灌水,更不能澆糞水。人冬壅土即可防寒,春暖後扒開壅土,以利生長。

  白牡丹的養護方法

  一、施肥

  基肥要足,定植時施入堆肥、餅肥。糞肥。肥上要蓋土。追肥要控制,春季花後可追肥一次,肥料必須腐熟,不可過濃。夏季不追肥。施肥以冬肥最重要,施冬肥要結合培土。新種牡丹不宜施濃肥,尤其忌澆濃糞,否則肉質根會發黴爛死。養分來源以基肥為主。花後雖處於生長季節,也仍不宜施液肥。種植一年以後,也要以冬施固體基肥為主。

  二、澆水

  牡丹澆水不宜多,冬季一般不澆水。5月以後天氣漸熱,若天旱地幹,可適量澆水,但宜幹不宜溼,土幹後方能澆水。陣雨和梅雨季節要防積水,以免損害植株。暴風或連續陰雨常使土壤板結。雨後地幹,就要抓緊鬆土。及時鬆土,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氣狀況。牡丹根系垂直入土,鬆土宜深。每年深鬆表土至少3次,春天花後一次,夏天梅雨季過後一次,秋天颱風暴雨過後一次。

  三、花期管理

  主枝頂芽如果不是花蕾,而是葉芽,應及時摘去,以免徒長,影響它的開花。牡丹枝條較脆,花朵初開時,常因花頭過重使枝條彎曲,稍遇大風易被折斷,因此可以用細竹片綁紮扶持,這樣既防止折斷又能增加美觀。花謝以後,將花梗剪去,不令結籽,以保植株生長旺盛。牡丹越冬要覆草防凍,3月天暖即應掃除覆草。

  白牡丹的傳說故事

  白牡丹是白茶的一個品種,也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相傳白牡丹樹是由牡丹花變成的,起源於西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白牡丹的歷史傳說。

  傳說在西漢時期,有位名叫毛義的太守,因看不慣貪官當道,於是棄官隨母去深山老林歸隱。母子倆來到一座青山前,只覺得異香撲鼻,經探問一位老者得知香味來自蓮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母子倆見此處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來。一天,母親因年老加之勞累,病倒了。毛義四處尋藥。一天毛義夢見了白髮銀鬚的仙翁,仙翁告訴他“治你母親的病須用鯉魚配新茶,缺一不可。”毛義認為定是仙人的指點。這時正值寒冬季節,毛義到池塘裡踴冰捉到了鯉魚,但冬天到哪裡去採新茶呢?正在為難之時,那十八棵牡丹竟變成了十八仙茶,樹上長滿嫩綠的新芽葉。毛義立即採下晒乾,白毛茸茸的茶葉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毛義立即用新茶煮鯉魚給母親吃,母親的病果然好了。後來就把這一帶產的名茶叫做“白牡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