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香的花語含義

  七里香,一種有著浪漫名稱的花卉,顧名思義,此話芳香馥郁,有九里香之稱。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七里香的花語,歡迎閱讀。

  七里香的花語:我是你的俘虜、反戰之殤

  我是你的俘虜:愛情、親情、友情、人世間的一切情愛;那顆心被緊緊的抓牢,心甘情願成為對方的俘虜,直到對方的感情已逝,才能從緩刑中慢慢的解脫。

  反戰之殤:舉起白旗的並非是軟弱,血流成河的並非是勝利,俘虜是人與人最錯誤的距離,停止爭奪的心,才能獲得和平的靈魂。

  七里香的傳說

  傳清代光緒年間,山西道監察御使李慈銘曾因為夜裡感染了風寒而全身不適,腸鳴腹瀉。

  第二天一早,李慈銘急請城中名醫前來診治,醫生問明病情後,笑著捋了捋白鬚,自醫藥箱中取出一瓶藥丸,讓李慈銘配上濃米湯飲下20粒。

  過了一會兒,李慈銘的腹瀉就止住了。兩天後,李慈銘的病旋即痊癒。

  李慈銘為這種藥的奇效而感到驚訝,遂問醫生所用何藥,醫生回答說:“此藥就生長在大人的洗硯池旁。這種叫木香的花木,行氣止痛、實腸止瀉。用它的根與黃連碾碎後做成的藥丸,便是大人所服之藥了。”

  李慈銘乃光緒進士,著名文學家,看著似白絲緞織就的瀑布一般的木香花,想到此話不僅令人賞心悅目,還有藥用之效,大為欣喜,興奮之際,還特地做詩一首:“細剪冰蘼屑麝臺,雙含風露落瓊瑰。分明洗硯勻箋側,長見籠香翠袖來。”詩中用白色的蘼蕪和麝香的細末來比喻木香的香濃之氣,真是傳神之至。

  七里香的形態特徵

  小喬木,高達12m。樹幹及小枝白灰或淡黃灰色,略有光澤,當年生枝綠色,其橫切面呈鈍三角形,底邊近圓弧形。幼苗期的葉為單葉,其後為單小葉及二小葉,成長葉有小葉3~5、稀7片;小葉深綠色,葉面有光澤,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9cm,寬1.5~4cm,頂部狹長漸尖,稀短尖,基部短尖,兩側對稱或一側偏斜,邊全緣,波浪狀起伏,側脈每邊4~8條;小葉柄長不足1cm。

  花序腋生及頂生,通常有花10朵以內,稀多達50餘朵;萼片卵形,長達2mm,邊緣有疏毛,宿存;花瓣倒披針形或狹長橢圓形,長達2cm,盛花時稍反折,散生淡黃色半透明油點;雄蕊10枚,長短相間,花絲白色,線狀,比花柱略短,藥隔中央及頂端極少有油點;花柱綠色,細長,連子房長達12mm,柱頭甚大,比子房寬或等寬,子房2室。

  果橙黃至硃紅色,狹長橢圓形,稀卵形,頂部漸狹,長1~2cm,寬5~14mm,有甚多幹後凸起但中央窩點狀下陷的油點,種子1~2粒;種皮有棉質毛。花期4~9月,也有秋、冬開花,果期9~12月。

  七里香的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

  採摘飽滿、成熟的硃紅色鮮果,在清水中揉搓,去掉果皮及浮在水面上的雜質和癟粒,晾乾備用。春、秋兩季均可播種,一般多采用春播,春播為3~5月均可,氣溫16℃~22℃時,播後25~35天發芽。秋播以9~10月上旬為宜。播種前,選擇水肥條件較好的圃地做苗地。深翻、碎土、耙平做畦,畦寬1~1.2m。條播或撒播。

  條播按行距30m,撒播則將種子與細沙混勻均勻撒在苗床上,播後覆土1.2cm厚,然後蓋草,灌水。當出現2~3片真葉時開始間苗,保留株距10~15cm。並結合除草,追施人畜糞,施後要往葉面噴水,以免肥料灼傷幼苗,苗高15~20cm時定植。

  扦插繁殖

  宜在春季或雨季7~8月進行,剪取組織充實、中等成熟、表皮灰綠色的1年生以上的枝條做插條,當年生的嫩枝條不宜採用。插條長10~15cm,具4~5節,將第1~2節間葉片剪掉,以減少葉面水分蒸發。

  為擴大發根面及吸水量,剪口要求斜剪平整,以提高扦插成活率。溫度在18℃~25℃,插後35~40天生根,如果溫度低於18℃,會推遲5~7天生根。

  如用"根太陽"生根劑處理生根會更快,處理方法:用350倍液生根劑和黃泥混合成泥漿,將扦穗剪口蘸點混漿,處理後待泥漿幹後插於育苗池,插於育苗池時要先用棍棒插孔後再插苗,以防黃泥漿脫離插穗,影響生根效果。

  扦插介質可直接用河沙或黃泥,株行距為9cmx12cm,插後要用70%~80%的遮陰網遮蓋,然後澆透水,以後每天噴1~2次水,保持床內土壤溼潤即可。溫度18℃~25℃,插後20~25天可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