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工作者職業素養論文

  新聞工作者承擔著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反映人民呼聲的歷史重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素養教育論文

  摘要: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失範並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需要我們從眼前抓起,把職業道德建設堅持不懈地開展下去。守住心中的道德高地,應當成為我們每一個新聞工作者時時刻刻念念不忘的心結。

  關鍵詞: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素養

  一、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失範表現及其原因分析

  由於受各種消極腐朽思潮的影響,在某些新聞工作者的日常言行中,則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與我們倡導的職業道德準則相悖的現象。具體來說,一些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失範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輿論監督不力。由於我國相關的輿論監督體系尚不夠完善,使得輿論監督缺乏強有力的操作規範,也就造成了現實生活中頻頻出現輿論監督渠道梗阻的情況,例如拒絕採訪、封鎖訊息、威逼利誘等。誠然,目前的新聞媒體對公眾事件的曝光率有所提高,但仍是流於表面,缺乏應有的深度和力度。在內容上大多停留在環境衛生、社會公德、視窗行業等問題上,監督的物件大多是普通民眾和基層幹部的日常表象,而對於某些領導幹部徇私舞弊、濫用職權及一些較敏感的問題,則常常能夠避過輿論的監督。造成輿論監督缺失,有來自社會方面的原因,而更主要的是,一些新聞工作者身上缺乏求真務實的精神,缺乏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敬業精神。第二、各種虛假新聞不斷。虛假新聞不斷出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不當競爭的出現,使得一部分新聞工作者只能以噱頭吸引讀者和觀眾;一些新聞工作者為應付考核,東拼西湊完成上級交待的任務;自由撰稿人的出現,為虛假新聞的產生不斷地推波助瀾;拜金主義的滋生讓金錢成為虛假新聞的敲門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虛假新聞屢禁不止。第三、新聞侵權案件不斷。新聞侵權現象的產生與新聞記者有著很大的關係。隨著社會的發展,某些新聞工作者的思想觀念、道德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他們理所當然地將“正在發生的事實”寫入了新聞的定義。也正因為如此,才導致了不能以時間來核實新聞的真實性,最終上演了新聞侵權的鬧劇。有的新聞工作者或出於私慾,或由於其他原因,對新聞事件作了失實報道甚至過實報道,最終導致了新聞侵權行為的發生,對媒體本身、對社會公眾均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第四、不斷出現的惡意炒作。黃色新聞是西方一些媒體已經摒棄掉的一種競爭中的產物,而我們的一些媒體為了追求商業利益,擴大受眾面,竟頻頻向黃色新聞、花邊新聞、暴力新聞靠攏,並樂此不疲,沉溺其中。媒體中頻頻出現的暴力廝殺和色情場面,加劇了社會上群毆械鬥、媚俗低俗現象的蔓延。新聞工作者對於新聞事件的報道應當有所選擇。然而,時下有些新聞工作者則習慣於把書寫的筆端常常指向一些明顯帶有負面影響的社會新聞,忘記了一個新聞工作者肩負的起碼的社會責任。

  二、提高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素養的途徑和措施

  加強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切實提高自身素養,需要從多方面出發。首先,要完善新聞行業的法律法規制度建設,並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善的激勵約束機制,落實考核獎懲制度,提升新聞工作者隊伍的整體實力,提高輿論監督能力。行業法律法規制度的建設,既可以有效地對新聞工作者的正當權益進行保護,也可以對新聞工作者的行為進行監督規範,對傳媒權利的任意擴張有著積極的抑制作用,確保了媒體行為限制在合法的範圍內。健全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對於杜絕有償新聞、侵權新聞、虛假新聞等不良現象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其次,外部的約束固然重要,但要堅持唯物辯證法,萬萬不可忽視內因的決定作用。新聞工作者還需要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加強自身職業道德素質建設,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積極主動地接受道德教育,提高道德修養。一個新聞工作者應當首先清楚自身肩負的職責,要弘揚真善美,批判假惡醜,要突出主旋律。新聞工作者沒有權利對某件事、某個人恣意進行“審判”“裁決”。廣泛深入地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可以使那些暫時迷途的新聞工作者清醒過來,振作起來,獲得健全而高尚的人格,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不斷加強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馬克思主義唯物歷史觀、辯證法的學習。通過學習,可以為新聞工作者在前進的道路上點亮明燈,增強他們對云云總總社會現象的研判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心中豎立起一個道德天平。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堅守住道德的高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三、小結

  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失範並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需要我們從眼前抓起,把職業道德建設堅持不懈地開展下去。守住心中的道德高地,應當成為我們每一個新聞工作者時時刻刻念念不忘的心結。為了整個社會的文明與進步,願廣大新聞界同仁攜手同心,堅守住心中的道德高地。

  參考文獻

  1、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豐玉芳,唐曉巖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06-01

  2、圖式理論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周相利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10-01

  範文二: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論文

  摘要: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操守首先要求新聞人做到公正客觀的報道事實,而不是從情感方面出發,基於事件評論或者看法,但是新聞工作者不是機器人,所以,職業操守的公正客觀和職業道德的人情常理時常也會發生衝突。

  關鍵詞: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

  一、新聞工作者職業操守與職業道德的辯證關係

  一職業操守是理性的結晶,職業道德是感性的體現

  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操守更側重於理性方面的,它是執行具體工作的依據;而職業道德則側重於感性方面的,它是一種行為的手段。但是理性與感性是很難並存的,兩者經常處於對立和矛盾的狀態。在世界新聞史上,曾發生過一件震撼人心的、職業操守與職業道德發生衝突的重大事件,1993年,攝影記者凱文·卡特到非洲北部邊界拍攝遍地餓殍的蘇丹的叛亂活動,正當他準備拍攝一個骨瘦如柴的小女孩時,一隻大鷹進入了鏡頭,為了使照片更具有震撼力,記者等待了20分鐘,最後拍攝了照片,但是這張照片受到了眾多民眾的批判,凱文·卡特也因心中深深的自責,而自殺了。從職業操守的角度分析,凱文·卡特的做法並沒有錯,他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真實而震撼的新聞線索;從職業道德的角度分析,凱文·卡特的做法是不人道的,小女孩隨時都會有危險,新聞工作者也應該將“人性”放在第一位。至今,沒有人能夠評斷遇到此類事件到底該如何選擇,但是凱文·卡特的自殺也為職業操守與職業道德的艱難選擇敲響了警鐘。

  二職業操守是法律原則,職業道德是社會規範

  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操守是以法律原則為保證的,觸犯了法律原則,就必須要接受法律的制裁;職業道德則是以社會規範為體現的,兩者的衝突在於,新聞工作者在具體的事件中,往往會放大職業道德的作用,而輕視職業操守的法律原則。例如,在北京人民醫院,眼科醫生高偉峰第二天要做眼角膜移植手術,但是原來準備好的眼角膜不能用了,高醫生選擇了到太平間,取下了一位死者的眼角膜,第二天手術很成功,兩位患者重見光明,但是死者家屬卻將醫生告到了法庭。記者在報道事件時,由於過多的受到職業道德的影響,進而影響社會輿論一邊倒向醫生,認為善良的人應該得到應有的回報,而對於死者家屬的痛苦過於忽略,這已經失去了新聞本身的意義,法律原則和社會規範並不一定是完全統一的。新聞人時刻都會面對情感和理智的衝突,但是隨著社會一步步的成熟和法律的不斷健全,兩者之間一定會得到平衡的。

  三職業操守是公正客觀,職業道德是人情常理

  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操守首先要求新聞人做到公正客觀的報道事實,而不是從情感方面出發,基於事件評論或者看法,但是新聞工作者不是機器人,所以,職業操守的公正客觀和職業道德的人情常理時常也會發生衝突。河南一位公安局局長張金柱醉酒駕車,撞到一對騎單車的父子,兒子當場死亡,父親被拖出1500米,人群的憤怒使《大河報》最早披露了此事,而後《焦點訪談》也進行了報道,使這件事成了全國關注的焦點,最終法院判處了死刑,張金柱的名言是“我是被你們記者殺死的。”透過事件看本質,律師也曾發表公開信,表示張金柱罪不該死,甚至北京的八位專家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但是最後各種線索和資訊的交織和發展促使法院做出了死刑的決定。白巖鬆在《痛並快樂著》中評價此事時說:“對張金柱這個人的憎恨是強烈的,從情感上講,張金柱最後命喪黃泉是自作自受,一點都不會讓人可憐。但作為一個記者,我們必須去傾聽超出個人情感好惡的理智之聲。”

  二、新聞工作者職業操守與職業道德的統一關係

  一職業操守與職業道德是相輔相成的

  職業操守與職業道德也並不一直是處於分割矛盾的狀態的,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對於新聞傳播業的發展尤為重要。柴靜是我國著名的新聞人,在2008年“非典”期間,為了獲取真實客觀的新聞線索,她冒著生命危險深入“非典”病房,零距離和病人接觸,以保證在第一時間內向大眾傳播真實的資訊,也正是在那一年,更多的人認識了柴靜。首先,柴靜是具備過硬的職業操守和專業的新聞知識的。作為一個新聞人,柴靜深知與人交流溝通的技巧和方法,懂得職業操守允許她做什麼,不允許她做什麼。其次,柴靜是具有新聞人的職業道德和高尚情懷的,面對生命的危險,她可以拒絕進行採訪,這並沒有錯,但是她最終勇敢地站了出來。一個優秀的新聞工作者,一定是將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進行完美結合的新聞人。

  二職業操守與職業道德是緊密相連的

  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是基礎,職業操守是核心,最基本的職業道德精神是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崇高的奉獻精神,社會責任和奉獻精神應該理解為不追逐明禮、忘我敬業、不畏艱難的一種精神,對於職業的專業化掌握程度是工作中一定會應用到的。兩者是緊密相連的,一旦丟失一方,必定會付出慘重的代價。2013年10月18日,廣州《新快報》記者陳永洲因為報道上市公司中聯重科財務作假事件而被警方刑事拘留。他坦言自己收到他人錢財,發表失實報道。此事件對整個新聞界產生了重大的以影響,不可否認,作為一名記者,陳永洲的職業操守是沒有問題的,而職業道德存在著不可忽略的問題,職業操守與職業道德如同一個新聞人的左右手,失去其中任何一個,一定會對工作帶來影響,甚至會危害社會的利益。

  三、結束語

  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應該時刻遵守職業操守與職業道德的準則。要保證新聞傳播的真實、公平和客觀,以正當的方式從事新聞工作,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政黨意識,自覺地遵守新聞法律,不損害國家、社會和公民的合法利益和權利,要提倡社會的公平競爭,注重對弱勢群體的保護等。一個優秀的新聞工作者,首先要牢記自己是一個具有高素質的守法公民,其次才是一個真正的職業人。

  參考文獻

  1、英語寫作教學:過程體裁教學法韓金龍外語界2001-08-25

  2、認知語言學對英語詞彙教學的啟示樑曉波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02-01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