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草的象徵意義

  跳舞草學名:Codariocalyx motorius Houtt. Ohashi:直立小灌木,高達1.5米。莖單一或分枝,無毛。以是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跳,供大家參考!

  跳:快樂、完美愛情

  跳跳舞草又名跳舞草、情人草、無風自動草、多情草、風流草、求偶草等,屬豆科跳舞草屬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跳跳舞草的葉片兩側生有大量的線形小葉,對聲波非常敏感,在氣溫不低於22℃時,特別是在陽光下,受聲波刺激時會隨之連續不斷地上下襬動,猶如飛行中輕舞雙翅的蝴蝶,又似舞臺上輕舒玉臂的少女,因此而得名。產地分佈於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及臺灣等省區。印度、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也有分佈。

  跳跳舞草的形態特徵

  跳舞草是直立小灌木植物,高達1.5米。莖單一或分枝,圓往形,微具條紋,無毛。

  葉為三出複葉,側生小葉很小或缺而僅具單小葉;托葉窄三角形,長10-14毫米,基部寬1.7-2.3毫米,通常偏斜,無毛,邊緣疏生小柔毛;葉柄長1.1-2釐米,上面具溝槽,疏生開展柔毛;頂生小葉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5.5-10釐米,寬1-2.5釐米,先端圓形或急尖,有細尖,基部鈍或圓,上面無毛,下面被貼伏短柔毛,側脈每邊8-14條,不達葉緣,側生小葉很小,長橢圓形或線形或有時缺;小托葉鑽形,長3-5毫米,兩面無毛;小葉柄長約2毫米。

  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序軸具彎曲鉤狀毛;苞片寬卵形,長約6毫米,密生,花時脫落;花梗開花時長1-4毫米,花後延長至3-7毫米,被開展毛;花萼膜質,長2-2.5毫米,外面被毛,萼筒長1-1.5毫米,上部裂片先端2裂,長約1毫米,下部裂片長約1毫米;花冠紫紅色,旗瓣長寬各7.5-10毫米,翼瓣長6.5-9.5毫米,寬4-5毫米,龍骨瓣長約10毫米,寬約3毫米,具長瓣柄,雄蕊長8-11毫米;雌蕊長10-12毫米,子房被微毛。

  莢果鐮刀形或直,長2.5-4釐米,寬約5毫米,腹縫線直,背縫線稍縊縮,成熟時沿背縫線開裂,疏被鉤狀短毛,有莢節5-9;種子長4-4.5毫米,寬2.5-3毫米。花期7-9月,果期10-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