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油煙的危害

  日常生活裡,離不開三餐,離不開廚房,廚房是油煙聚集最多的地方,各位主婦媽媽們,你們可否知道,油煙會對人體帶來什麼危害?來和小編看看下面內容吧

  油煙的危害

  廚房是家庭中空氣汙染最其嚴重的,很多主婦媽媽們並沒有注意到。主要來源就是炒菜的油煙和液化氣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等。

  油煙含有大約300種有害物質、DNP等,其中含有肺部致癌物“二硝基苯酚、苯並芘”,長時間吸入油煙一是人體組織發生病變,不僅如此,油煙附在面板上,會影響面板的正常呼吸,時間一久,面板就會變得鬆弛無彈性、佈滿皺紋、灰暗又粗糙、長斑、使人更易發胖,油煙可損傷體內免疫系統,還會有不同程度脫髮。如果家庭主婦們出現聲音嘶啞、咽喉疼痛、刺激性乾咳、痰中帶血、咽部有異物,嚴重時呼吸困難或頸部出現腫塊等症狀,且此種症狀持續一週以上。則要立即去醫院就診。

  且在長期在廚房操作,會引發癌症,乳腺癌等疾病。油煙的脂肪氧化物會引發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患心腦血管疾病。根據資料在100個患者中就有80%的就是長期在廚房操作,而且大多都是女性!長期吸入這種油煙,還會導致哮喘惡化,從而增加患肺癌的機會。

  油煙對兒童的危害更為巨大 ,本來小孩子們抵抗力差,比較容易生病,讓他呆在一個充滿油煙的家庭環境,不用說什麼健康了,且少年兒童都是在長身體的階段,油煙會嚴重危害孩子的健康成長髮育。

  還有一點就是讓主婦們最煩的一件事,炒菜一段時間後,油煙會四處蔓延,油煙凝聚在廚房廚具、牆壁裡,時間一久又很難清洗。所以各位主婦們,要需多多注意下廚房油煙了,尤其是孕婦,更需要防範油煙!

  減少廚房油煙

  廚房油煙與炒菜時油的溫度有直接的關係:

  當油加熱超過200℃時,生成油煙的主要成分丙烯醛,它具有強烈的辛辣味,對鼻、眼、咽喉黏膜有較強的刺激,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當油燒到“吐火”時,油溫超過300℃,這時除了產生丙烯醛外,還會產生凝聚體,導致慢性中毒,容易誘發呼吸和消化系統癌症。

  第1招:改變“急火炒菜”的烹飪習慣。不要使油溫過熱,油溫不要超過200℃以油鍋冒煙為極限,這樣不僅能減輕“油煙綜合徵”,下鍋菜中的維生素也能得到有效儲存。

  第2招:最好不用反覆烹炸的油。有的家庭主婦為了節省點油,炸魚、炸排骨用過的油反覆使用也不棄掉,殊不知這裡面也含有很多致癌物質。反覆加熱的食油,如多次用來炸食品的食油,不僅本身含有致癌物質,它所產生的油煙含致癌物也更多,危害更大。

  第3招:一定要做好廚房的通風換氣。廚房要經常保持自然通風,同時還要安裝效能、效果較好的抽油煙機。在烹飪過程中,要始終開啟抽油煙機,炒完菜10分鐘後再關抽油煙機。[1]

  第4招:儘量用蒸、煮、炒等烹飪手段。這樣既可減少食用油的用量,還可減少對食物營養成分的破壞。

  小貼士:廚房植物的裝飾[2]

  廚房一般面積較小,且設有炊具、櫥櫃等,因此擺設佈置宜簡不宜繁,宜小不宜大。廚房溫溼度變化較大,應選擇一些適應性強的小型盆花,如三色堇等。具體 來說,可選用小杜鵑、小松樹或小型龍血樹、蕨類植物,放置在食物櫃的上面或窗邊, 也可以選擇小型吊盆紫露草、吊蘭,懸掛在靠灶較遠的牆壁上。此外,還可用小紅辣椒、 蔥、蒜等食用植物掛在牆上作裝飾。值得注意的是,廚房不宜選用花粉太多的花,以免 開花時花粉散入食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