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差的大暑養生食療方

  體質差大暑吃什麼?俗話說:“熱在三伏”,大暑是一年裡最熱的節氣,身體的新陳代謝最快,因此也是調養身體,增強體質的最佳時期。那麼體質差大暑吃什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1、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海蔘、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2、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不僅讓溼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鬆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

  3、多吃蔬果豆

  俗語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時節要當心中暑,主動喝水,出汗多可以適當喝點鹽水,不要圖痛快沖涼水澡,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少吃冷飲,飲食清淡。大暑期間還要注意飲食調理,多吃蔬菜水果和豆類。

  4、蛋白質供給需充足

  大暑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質的 供應必須酌量增加,每日攝入量應在 100 克―120 克。植物蛋白能夠以從豆製品中獲得,動物 蛋白除了奶製品外, 還要適量的吃點肉,例如雞肉、 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製品。

  5、補氣健脾,消暑生津

  大暑不但天氣炎熱,而且雷電、暴雨多,此時人們容易受暑溼影響出現腹脹、食慾下降、乏力等症狀,此時飲食宜清淡多樣化,以補氣健脾、消暑生津為主,可多食綠豆、黃瓜、苦瓜、蓮藕、鴨肉、冬菇、紫菜、西瓜、薏米、冬瓜、桂圓、桃子、黃皮、蘆根、白茅根等食物及藥食兩用之品。

  大暑常見養生食譜

  1、西瓜皮粥

  原料:西瓜皮100克,大米50克。

  做法:將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大米淘洗乾淨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水和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轉用小火煮成粥,調入白糖。

  功效: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作用,常食可防中暑。

  2、蘆根粥

  原料:鮮蘆根50克幹品1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蘆根洗淨切段,放入砂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小火煮25分鐘,去渣留汁。粳米淘洗乾淨,放入砂鍋,加入藥汁及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至米爛粥稠,調入冰糖即成。

  功效:有清熱消暑,健脾生津止渴的功效。

  3、薏米小豆粥

  原料: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

  做法:將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淨,加入適量水,同煮成粥。

  功效:能健脾滲溼、清熱消暑。

  4、綠豆粳米粥

  原料:綠豆6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綠豆放入溫水中浸泡2個小時,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

  功效:有祛熱毒、止煩渴、消水腫的作用,特別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

  大暑養生注意事項

  1、避溼

  大暑前後溫度高又悶熱,此時溼氣最重,人們容易受溼熱邪毒侵襲,出現胃口不好、大便黏膩、腹瀉嘔吐、口舌生瘡等症狀,所以此時養生要注意“避溼”。

  2、飲食要清淡

  大暑期間可多吃消暑清熱、化溼健脾的食品。飲食要清淡,少吃脂肪類厚膩葷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以適應夏天胃腸的消化能力。為預防中暑,可多吃些含鉀豐富的食物,如大豆、紅豆、毛豆、油菜、菠菜、海帶、山藥、萵苣、紫菜、西瓜、香蕉等。

  3、勞逸結合,慎防中暑

  大暑養生,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被太陽暴晒。另外,外出時一定要隨身攜帶防暑藥物。一旦發生中暑,應立即轉移到通風處休息,喝些淡鹽水、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等。

  4、控制情緒,莫動“肝火”

  大暑時節高溫酷熱,很多人容易動“肝火”,表現出心煩意亂、無精打采、焦躁焦慮等異常行為。在高溫天氣下,最重要的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使自己心平氣和,並通過聽音樂、讀書等方式來調節自我,從心理上“遠離”高溫炎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