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養生食療配方大全

  馬上就要進入小暑節氣了,小暑,從字面上我們就可以知道真正炎熱的夏天到來了,在小暑到來之前我們應該先準備好小暑養生食物,好讓小暑之時能正確飲食消暑,下面給大家分享小暑養生食療配方,希望大家喜歡。

  小暑養生食療配方

  1、西瓜番茄汁

  配料:西瓜半個,番茄3個大小適中。

  做法: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衝燙,剝皮去籽。二者同時絞汁,兩液合併,隨量飲用。

  功效:清熱、生津、止渴。對於夏季感冒,口渴、煩躁,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熱者尤為適宜。

  2、炒綠豆芽

  配料:新鮮綠豆芽500克,花椒少許幾粒,植物油、白醋、食鹽、味精適量。

  做法:豆芽洗淨水淋幹,油鍋燒熱,花椒入鍋,烹出香味,將豆芽下鍋爆炒幾下,倒入白醋繼續翻炒數分鐘,起鍋時放入食鹽、味精,裝盤即可。

  此方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療瘡瘍諸疾。

  3、鹽蘿蔔湯

  配料:胡蘿蔔250克,鹽3克。

  做法:在胡蘿蔔中加鹽,並煮爛、去渣取汁,一天分3次服完,連服兩天。

  按注:一方單用胡蘿蔔加水煎湯也可。

  主治:小兒消化不良,疳積。

  4、大棗高粱粉

  配抖:紅高梁50克,大棗10枚。

  做法:將大棗去核炒焦,高梁炒黃,共研細末,2歲小孩每次服10克,3-5歲小孩每次服15克,每天服2次。

  主治:小兒消化不良。

  5、粟米山藥糊

  配料:粟米20克,山藥10克。

  做法:上述二味研細末,加水煮成糊1白糖適量調味服食。

  主治:小兒消化不良。

  6、蓮子百合煨豬肉

  配料:蓮子50克,百合50克,豬肉200克。

  做法:將豬肉切成小塊,把蓮子、百合放入鍋內加水,再加入調料,用旺火煮沸後,轉用文火燉1小時即成,食蓮子、百合、豬肉、喝湯。

  此方清心利肺,對心力衰竭有療效。

  7、栗子糊

  配料:栗子7—10枚。

  做法:將栗子去殼搗爛,加清水適量煮成糊狀,再加白糖適量調味喂服。

  主治:小兒消化不良。

  8、小米棗仁粥

  配抖:小米100克,棗仁面兒10克,蜂蜜30克。

  做法:小米煮粥候熟,入棗仁面兒,攪勻,食時加蜂蜜,日服2次。

  主治:失眠。

  9、素炒豆皮

  配料:豆皮二張,植物油、食鹽、蔥、味精各適量。

  做法:豆皮切絲,蔥洗淨切絲。油鍋燒至6成熱,蔥絲下鍋,烹出香味,將豆皮絲入鍋翻炒,隨後加食鹽,炒數分鐘後,加味精,淋上香油攪勻起鍋。

  此方具有補虛,止汗之功效。適合多汗、自汗、盜汗者食用。

  小暑防暑食療配方

  1、綠豆百合薏米湯

  綠豆50克、百合20克、薏米100克、冰糖適量。薏米和綠豆洗淨,提前浸泡2小時;百合洗淨;將薏米、綠豆和百合放入煲內,倒入適量清水煮沸,改文火煲40分鐘,下冰糖煮至融化即可。清熱養陰,健脾祛溼。

  2、冬瓜荷葉老鴨湯

  冬瓜500克、鮮荷葉半塊、老鴨1只,姜2片。各物洗淨,冬瓜切厚塊,鴨斬塊,汆水撈起;適量清水放入煲內燒開,放入所有材料煮沸,轉中小火煲兩個小時,下鹽調味食用。清熱解暑、益胃生津。

  3、薄荷粳米粥

  粳米半杯、鮮薄荷葉少許。粳米加適量水,先用大火煮沸,改用文火慢煮;薄荷葉洗淨、切碎,待米爛粥稠時,撒入鍋內,發出香味即可關火。改善抑鬱、暴怒等不良情緒,還可清頭目、利咽喉、健脾胃、助消化。

  4、冬瓜綠豆排骨湯

  綠豆洗淨,提前浸泡1~2小時。冬瓜洗淨,去瓤,無需去皮,切厚塊。排骨洗淨,斬塊,汆水撈起。將8碗水倒入煲內燒開,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文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飲用。清熱解暑,減肥消腫。

  小暑節氣的養生禁忌

  1、切勿吃太多冷飲

  天熱了,人們就喜歡吃冷飲,冰淇淋、雪糕、冰鎮飲品很受大家的青睞;有的人從外面一回來就沖澡,還喜歡沖涼水澡。殊不知,這些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發身體不適,或者埋下健康隱患。

  2、忌動怒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該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係,養護好心臟。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既有助於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

  3、勿久坐木

  俗話說:“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節氣氣溫高、溼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如小區或公園裡的木椅木凳,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乾的,可是經太陽一晒,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誘發痔瘡、風溼和關節炎等病,因此小暑節氣時不宜在木質凳椅上久坐。

  4、飲食忌辛辣油膩

  天熱,很多人都會感到食慾不振,很多人就喜歡吃一些辛辣油膩的食物來刺激腸胃提高食慾,但是一定要適可而止,不可過多食用。小暑時節的多雨、高溫,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於高發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所以這一時節的飲食,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而且飲食要節制,不可貪食、過量,而且飲食以清淡,富有營養為宜,但也要注意營養的均衡。

  5、忌飲食過量

  飲食過量,會損傷腸胃。夏季,尤其是進入小暑後,更不應多食、過食、大食、嗜食、暴食,否則,脾胃受傷,健康受損,飲食應以適量為宜。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多發季節,在飲食調養上要改變飲食不節,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

  6、不宜過度勞累

  按照中醫理論,小暑是人體陽氣旺盛的時候,春夏養陽,人們在工作勞動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小暑時氣候炎熱,人體能量消耗較大,此時宜遵循“少動多靜”的養生原則,以免陽氣外洩太過。每天作息應有規律,除了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勞逸結合,運動時一定要掌握好強度,避免強度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