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基礎與寫作結課論文

  學科建設的角度看,一門學科的發展與成熟離不開對其學術史的追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文學素養的培養

  【摘要】以往大學英語教學中只重視英語學科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英語文學素養的培養,這不利於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在英語教學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化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基於此點,本文將重點分析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希望對於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水平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英語文學素養

  在我國教育領域深入改革的今天,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英語文學素養的培養,如此才能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現行素質教育對大學英語教學的要求是在傳授英語學科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促使學生文化素養、語言能力、心理素質等素養得以提升。基於此點,本文筆者將從分析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的重要作用出發,重點分析在大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的重要作用

  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而要想達到這一目的,除了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重點教授學生英語學科知識以外,還要高度重視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以提高,如此才能使學生有更廣闊的視野及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以便學生可以靈活運用英語這門語言。由此可以說明,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是非常重要的。1.提高學生對英語文化的感知。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與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英語語言學習就是英美文化的學習。而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可以對英美文化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情感表達、文化體現、文化滲透等方面予以瞭解,如此才可以提升學生對英美文化的感知。2.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還有利於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因為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在對其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讓學生掌握英語詞彙、英語語法、英語口語等方面之外,還要模仿英語運用的情境,促使學生靈活運用英語這門語言。而注重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質,則要通過各種英語語言的情境運用來增強學生的語感,促使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得以提高。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文學素養的對策

  基於以上內容的分析,可以充分說明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文學素養的培養是非常有意義的。那麼,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呢?

  1.引導學生搜尋學習資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能夠在英語課堂中培養學生英語文化素養。在課堂中應當開展一些實踐性的小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投入到英語文學的問題解答中,如此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而在英語課堂實踐活動中,有目的的引導學生搜尋學習資料是非常有效的,促使學生在學習資料搜尋中觀看英語文學、解讀英語文學、利用英語文學解答問題,如此可以使英語文學影響學生,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學素養。例如,在英語課堂中開展“大學體驗英語”主題教學活動中,提出莎士比亞的名言,並通過情景演繹來說明名言,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這句名言,找到英語文學名言的出處、背景及相關文學知識,如此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投入其中,那麼學生的英語文學素養將得到提升。

  2.利用多種形式開展閱讀活動。

  對學生進行英語文學素養培養,還應當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使學生接觸更多英語文學作品,在閱讀英語文學作品的過程中,瞭解英語文學作品中的情感表示、文化體現等,如此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對於多種形式閱讀活動的開展,可以在英語課堂中提出一個閱讀主題,要求學生通過閱讀與之相關的英語文學讀物,進而編制詩歌;也可以要求學生選取讀物中某個片段來進行話劇演繹等。通過此種生動的、愉悅的、輕鬆的閱讀方式的呈現,可以使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得到能力鍛鍊,提高自身英語文學素養。

  3.開展課外自主學習活動。

  因課堂時間有限,很難系統的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學素養。所以,在課外開展自主學習活動來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也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課外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則是教師組織學生利用晚自習或課餘時間進行文藝類英語電影的觀看、參加英語文學論壇、英語文學專題講座等,要求學生將自己所體會或感悟出來的心得或總結性的話語運用英語語言表達出來,如此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英語文學素養,還能夠提高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

  三、結束語

  在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在開展大學英語教學活動時,應當注意進行各種閱讀活動、自主學習活動等,培養學生的英語文學素養,提高學生文化素質、語言能力、心理素質等綜合素養,為使學生更加靈活的、標準的運用英語這門語言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劉江華,譚雅素.大學英語教學與大學生英語文學素養的培養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0942:96-98.

  [2]王孝會.學生英語文學素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培養[J].大學教育,20145:126-127.

  [3]朱翠華.淺談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英美文學素養[J].教育界,201416:113-113.

  [4]趙冬勤.英美文學閱讀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9:356-357.

  範文二:媒介文化思潮與當代文學觀念思考

  摘要:

  文化發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逐漸成為了社會的焦點關注內容,同時文學自身也在趨向媒介性發展,湧現出的媒介文化思潮可以說是順應社會發展而必然產生的結果。當代文化發展中融入的時代觀念更加豐富,所以更需要對其進行探討。本文對媒介文化思潮和當代文學的內涵進行了簡要闡述,並對二者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媒介文化;當代文學;思潮

  一、媒介文化思潮以及當代文化觀念

  一媒介文化思潮

  媒介文化是大眾文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在大眾媒介的社會影響之下形成的文化形態,直接而真實的體現出了社會文化,也就是說媒介文化是在大眾媒介以及大眾媒介的傳播活動產生的影響之下而形成的,是一種價值觀念、思想、行為方式以及與之對應的意識形態等,由於大眾媒介的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而形成的文化現象也包括在內,具體型別包括網路文化、電影文化等;媒介文化屬於亞文化系統,其社會功能不容小視,例如進行社會價值觀念的推行以及社會價值意識的構建等。在堅持媒介文化理念的這個基本前提之下,評價大眾媒介以及社會的文化、政治和經濟等各方面的現象,就叫做媒介思潮,其理論基礎是由意識形態、社會批判以及傳播政治經濟學等多方面的理論共同構成的,這些理論發揮指導作用從而更好的去對文化結構進行揭示。媒介文化思潮是包括在社會思潮的範疇之內的,其影響形勢非常廣泛的,因為這種思想潮流是世界性的,但是相比起“自由主義思潮”、“女性主義思潮”等來說又不一樣,這種思想潮流並沒有將某種所倡導的思想主張作為具體的內容,雖然媒介文化是它的主要研究內容。

  二當代文學觀念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出現的文學都被叫做當代文化,它在國家發展的影響之下呈現出了一定變化,分為了不同的階段和流派,例如80年代文學、90年代文學等;同時當代文化也可以看作是在特定歷史社會主義歷史語境中發生的文學,揭露了這一段時期和社會背景下的民生現狀,從思想和形式兩個方面進行了批判。當代文學觀念評價了文學歷史和現實的同時,也闡釋的新世紀文學現象,對於當代文學觀念的內容來說是最重要、最直接的。

  二、媒介文化思潮和當代文學觀念之間的關係

  一媒介文化下的當代文化觀念

  媒介文化的理念在不斷髮展的現代文學的推動下,會滲透的越來越深入,是一種必然的社會發展趨勢,當代文學現象中有媒介文化語境的存在,而只有媒介文化參與進來才能建設起當代文學理論,所以二者的結合必須必須是有效的,從而對新時期文化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讓大眾文化發展的更為深入。逐漸深入的現代媒介不僅讓文學存在的方式和本質發現了變化,還讓文學生存的基礎得到了提高,具備了更加豐富的社會價值,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在此作用下也變得更加多樣化,本來已經邊緣化的大眾文化變得更加主流,現實文化中網路文化、電影和電視文化的滲透從很大程度上豐富了社會文化這個大的範疇。

  二文學闡釋的媒介文化態度和媒介文化視角

  將各種社會現象和其中的本質通過媒介文化的視角來進行闡述,尤其是對文學精神進行的批評,對歷史轉折進行的闡釋都是其中的重要內容,還奠定了全新的格局。自我批判精神是文化精神批判中最重要的內容,在大的文學背景下,市場經濟和市場格局等都會對文學精神造成影響,使其走上狹隘的道路,所以在進行自我批判的時候需要利用媒介的視角去進行,將這種反面精神充分的揭露出來;歷史的轉折是指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學也在經歷不同的發展歷程,有一些困難局面的出現,例如對文學發展帶來的阻礙和傷害就是非常巨大的,想要實現轉折的目的,通過媒介文化的視角來進行批判分析是最適合的;奠定新格局主要是說對於不斷髮展的新時期文學來說,媒介的視角可以對網路分化的滲透情況進行分析,讓更多的網路文化可以深入現代文化觀念中,向我們證明時代在進步。

  結語

  大眾文化在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傳播的範圍更加廣泛,媒介文化對於大眾文化是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大的影響著社會的文化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所以說同樣重要的還有媒介文化的發展;當代文學作為新時期以後誕生的文學,是對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現實問題的一種反映,在傳播的過程中要藉助媒介的力量,想要發展現代社會文學,當代文學的觀念是必須的。媒介文化雖然更加複雜,但是和一般文化在內涵上來說差異不大,差異主要體現在表現形式上,對於當代文學觀念來說最能體現當代文學思想的就是不斷融入的媒介文化理念。

  參考文獻

  [1]朱立元.試論後現代主義文論思潮在當代中國的積極影響[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67-90.

  [2]張清華.在歷史化與當代性之間——關於當代文學研究與批評狀況的思考[J].文藝研究,2009,12:9-19.

  [3]隋巖.媒介文化研究的三個路徑[J].新聞大學,2015,04:7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