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結課論文

  作為中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領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歷經十年探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結課論文,供大家參考。

  大學生心理健康結課論文範文一: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摘要:培養優良的品質。面臨畢業的本科生即將褪去大學青蔥年代的稚嫩,邁人真正複雜的社會環境,第一個問題就是考研與就業的壓力。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

  1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產生原因

  1.1外部因素

  ***1***社交網路的盛行。21世紀無疑已經變為網路的時代,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和快捷已給人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益和快樂。當代大學生多數都是90後,正是伴隨網際網路興起一同成長的,無論相同的還是不同款的手機,每個人的客戶端中可能都包括幾種社交網路軟體應用。顯然當代大學生已然變為了低頭族。課餘、飯後、閒暇時只見他們總是拿著手機,柳a是棚醒、補人賊#小說。當然手機本身帶來對健康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如:輻射,但在社交網路的普及和流行下,大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在悄然的浮現了。

  ***2***生活環境變化。大學生,即邁入了社會且具有一定社會責任的青年群體。在以往不同的生活環境中鍛鍊了他們的獨立自主,這需要學生自己來處理一切生活上的問題,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問題和人際交往等複雜問題。環境的改變使學生心理髮生了極大的改變,能否適應也取決於學生個人。

  ***3***教育模式改變。大學教育與以往教育方式不同,除必修課以外,學生還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想修的課程,也可按照自己意願加人豐富課餘生活的社團。大學生有了更多機會展示自己特長,這與以往寒窗苦讀十餘_?

  1.2內部因素

  一方面,當代大學生經歷了奮戰苦讀,每一個學子都是自己中學年代中的佼佼者,他們進人了完全陌生的環境,發現周圍充滿著才華橫溢能歌善舞的同齡人,這種心理上的落差使他們自卑,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會選擇接受這種變化,努力適應眼前這個與之前平淡學海生活截然不同的校園環境,他們將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他們所熱愛的活動,他們選擇參加學術競賽、參加社團活動、參與文藝匯演,門門成績優異;相反,心理健康程度有所欠缺的同學則會選擇逃避,他們將自己封閉在沒有社交活動的世界裡,他們甚至患有社交恐懼症、注意力不集中症等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大學生滿足於這種生活安逸的狀態,選擇停步不前;就業率的降低顯然沒有喚醒大部分學生,他們並沒有形成一個成熟可實行的職業規劃,認為大學畢業文憑是自己的保護傘,所以將自己沉浸在抽菸酗酒、網路遊戲、社交網路等亞健康狀態中,創新創業意識薄弱。、

  2心理健康問題解決措施

  2.1針對學校措施

  ***1***鼓勵大學生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綜合性大學常常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和社團活動,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感興趣的方向,進行學習實踐等,這要求學校開展問卷調查,按照學生主流意願方向開設相關選修課,做好前期宣講工作,鼓勵大學生在課餘時投人到自己真正感興趣又有意義的社會實踐中,比如喜歡志願者服務的同學為他們成立志願者工作部,醫學院校可以成立急救員小組。

  ***2***鼓勵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目前許多高等院校相繼開展了相關的心理健康專題講座,據一些在校大學生反映,心理健康教育巳然成為學生校園生活的一部分,學校每年會開展相應的心理調查問卷,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心理亞健康狀態的研究工作也進行得如火如荼,教育講座旨在提醒大學生客觀意識到自己心理存在的問題,並鼓勵學生以樂觀向上的態度應對心理亞健康的狀態。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是十分必要的,無論是專科院校還是本科院校。

  ***3***建議學校成立心理諮詢和精神心理科。成立心理諮詢是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最有效的途徑,同時也為預防和治療心理問題提供了方法。有關人際關係、親情、愛情、學業、就業等方面的心理問題需要專業的心理諮詢老師為學生提供一種好的辦法和途徑,解開學生的煩擾和困惑,免於學生陷入迷途。心理諮詢不拘泥於一種模式,學生可以前往學校的心理諮詢處諮詢老師,有的學生不願意洩露隱私,也可以採用網際網路、書信的方式與專業老師溝通。

  ***4***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大學校園是為當代大學生提供學習、食宿、運動、娛樂、休閒等多功能的場所,在這裡不僅需要容納百人學術報告廳,還需要裝置齊全的體育館、乾淨衛生的食堂餐廳、多功能大學生活動室等設施去培養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質大學生,這為當代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為大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埋下了良好的鋪墊。

  2.2針對大學生自身條件

  ***1***確定自己的奮鬥目標與信仰。有了目標,便不再迷茫;有了信仰,便不再孤獨。當代大學生有很少的人能夠在早期就確定好自己終生奮鬥的目標,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著變化,他們停步不前,原地彷徨。心理專家建議大學生早期樹立人生規劃,其中包括職業規劃,只有前期工作準備好,學生才會有更堅韌的毅力與更飽滿的熱情把每一天過得充實而富有意義。

  ***2***培養優良的品質。面臨畢業的本科生即將褪去大學青蔥年代的稚嫩,邁人真正複雜的社會環境,第一個問題就是考研與就業的壓力。這種壓力連同期末考試、論文答辯等過程是富有極大挑戰的,有的學生髮揮失常,學業進行地不是十分順利,此時需要學生自己心中給予自己心理暗示:“我可以;我能行;這次雖然沒有成功,下次我多了一些經驗,我的勝算更大!!”等。

  ***3***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當代大學生被稱為“低頭族”、“夜貓子”等,皆因不健康的作息方式造成。如之前所述,社交網路的盛行使學生花費了更多時間在電子產品等網際網路產物上;學生偏向晚睡晚起的生活模式,早已打破“一日之計在於晨”的模式;課堂教室晨讀的和操場上晨跑的身影更是少見;甚至很多大學生酗酒、抽菸、逃課、聚眾賭博、考試作弊等惡劣行為。這些現象已經不算罕見,高等院校也採取了很多規章制度制止此類行為,但效果都不算好,學生應當從自己真實想法出發,喚醒自己心中被理想充實的地方,遏制貪圖安逸的貪戀,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心,心懷夢想,腳踏實地,夢想彼岸才會到達。

  參考文獻

  1、論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實施途徑戴興玉吉林大學2005-10-15

  2、舞動心理團體輔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實驗研究張雯北京師範大學2007-05-01

  大學生心理健康結課論文範文二:醫學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摘要:醫學院校中,許多人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認識不足,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法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時,不去認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的創新,而是寄希望於心理健康教育包打天下,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混為一談。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

  1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投入不足

  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把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看作智育的附屬品,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耍嘴皮,空對空”的觀點還有相當的市場,造成很多醫學院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經費投入無明確規定,更缺乏長遠的經費投入規劃。相當一部分醫學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只能維持低水平的工作,難以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建設研究、教材建設研究、制度建設研究、教育教學研究。有些高校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工作***主要指心理諮詢工作和心理輔導工作***不計入教學工作量,教師得不到相應的報酬,嚴重影響了心理健康教師的工作熱情。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單一

  目前,各醫學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是針對全體學生的課堂教學和針對少數學生的個別心理諮詢、心理輔導。團體輔導活動、心理行為訓練、書信諮詢、網路諮詢等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還開展得較少。還沒有形成以課堂教學、課外教育指導為主要渠道和基本環節,課內與課外教育、教育與指導、諮詢與自助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專題講座、宣傳欄、心理健康宣傳月、宣傳日等有助於營造增進心理健康良好氛圍的活動開展得不多。尤其在資訊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網路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得資訊的重要渠道,如何通過網路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須應對的課題。高校在這方面的探索研究還遠遠落後於形勢的需要。

  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醫學化傾向

  這種傾向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是以“除錯”和“治療”即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排除心理障礙或危機干預為出發點,甚至主張應用藥物或醫療技術對學生進行心理治療,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當成心理醫生。個別醫學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不具備行醫資格的情況下,擅自給學生進行藥物治療或儀器治療。這種傾向的存在不但混淆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與醫療單位專門心理醫生的區別,而且背離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另一方面,把多數大學生中存在的發展性心理問題當作疾病對待,造成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恐懼。

  4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化的傾向

  醫學院校中,許多人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認識不足,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法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時,不去認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的創新,而是寄希望於心理健康教育包打天下,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混為一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醫學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醫學院校德育工作體系中是互為補充、相互促進的關係,較高層次的思想觀念、政治覺悟、道德修養往往建立在健康心理的基礎上,而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發展亦受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諸品質的引導,但是二者絕不能互相替代。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無論在出發點、工作立場、實施方法、應用手段上都有著相當大的不同。上述這些問題的存在表明,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遠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特別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及高等學校要在認真總結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新形勢下開展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針對存在問題,尋找應對措施和解決辦法,積極探索新思路,求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發展,更好地完成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適應的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的中心任務,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對策思考廖迎春華中師範大學2005-05-01

  2、健身健美操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促進作用的研究佀黎明山東師範大學200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