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怎麼種植

  草莓怕水漬、不耐旱,果實具有潤肺生津、健脾和胃、利尿消腫等功效;草莓原產南美洲、歐洲,世界各地均有分佈。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草莓的特徵

  草莓為多年生草本,高10-40釐米;莖低於葉或近相等,密被開,展黃色柔毛;葉三出,小葉具短柄,質地較厚,倒卵形或菱形,稀幾圓形,長3-7釐米,寬2-6釐米,頂端圓鈍,基部闊楔形,側生小葉基部偏斜,邊緣具缺刻狀鋸齒,鋸齒急尖,上面深綠色,幾無毛,下面淡白綠色,疏生毛,沿脈較密;葉柄長2-10釐米,密被開展黃色柔毛;聚傘花序,有花5-15朵,花序下面具一短柄的小葉;花兩性,直徑1.5-2釐米;萼片卵形,比副萼片稍長,副萼片橢圓披針形,全緣,稀深2裂,果時擴大;花瓣白色,近圓形或倒卵橢圓形,基部具不顯的爪;雄蕊20枚,不等長,蕊極多;聚合果大,直徑達3釐米,鮮紅色,宿存萼片直立,緊貼於果實;瘦果尖卵形,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

  草莓的種植技術

  選地整地

  草莓園應選光照充足,地勢稍高、地面平坦、灌排方便、土壤肥沃疏鬆 、前茬作物為豆類或蔥蒜類蔬菜地為宜,園地應先行除雜草、滅地下害蟲。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灑***溼潤土層5-6釐米***,防治蠐螬、螻蛄、地老虎。

  1周後,畝基施優質腐熟農家糞肥5000千克,過磷酸鈣100千克、氯化鉀50千克。結合深翻園地,精細整地,做成高20釐米,寬50釐米的畦面,畦溝寬30釐米。大棚長度以20米為限,內有4畦。

  移栽技術

  為爭取元月底至2月初草莓上市,繁育圃草莓苗移栽大棚畦面的時間應在9月上旬。要隨起苗,隨移栽,每畦栽2行,行距27釐米,穴距20釐米,畝栽12000株。栽植時同一行植株的花序朝同一方向,使草莓苗弓背朝花序預定生長方向,苗心露出畦面,根系平展埋入疏鬆土層,及時澆定植水,並使外露的根埋入土層中。

  種植管理

  1、中耕與施肥

  中耕鬆土,利於有機物分解。11月至12月應淺中耕3次。初花期與坐果初期各追肥1次。畝施尿素10千克,磷肥20千克,氯化鉀10千克,或三元複合肥35千克。

  2、花芽分化前期的管理

  9月上旬移栽的草莓苗,除及時補充水分外,應加蓋遮陽網遮蔭。網離地面1.2 米,便於人員操作。要及時摘除枯葉、老葉及腋芽和匍匐莖,保持5-6片葉。花芽分化需較低溫度和短日照,可在遮陽網上加蓋草苫***草簾***。通過揭與蓋草苫的操作過程,人工造成短日照的條件及較低溫度,促進頂花序和腋花序的分化,時間有月餘。

  3、灌排方法

  在開花與漿果生長初期,分別灌水1次。宜用溝灌,使水灌到溝高2/3處為好,讓水漸漸滲入畦土,溝內餘水排出。

  若天旱,應5-7天灌水1次。用橡膠管前端套上一段金屬管進行穴灌,既省水,又能保持畦土疏鬆。秋季多雨時,應及時排水。草莓園四周應早做排水溝道,使棚內畦溝水能排盡。

  4、加蓋塑膜

  10月至11月上旬,是草莓花序分化期末,可撤除遮陽網。江準地區,“立冬”後蓋地膜,“大雪”前覆蓋大棚膜,使棚內氣溫保持在28-30℃。“暖冬”年份,“冬至”時節加蓋中棚塑膜。“冷冬”年份則應同時蓋上大、中棚塑膜。總之,“小寒”至“大寒”時節,棚內氣溫應保持在25℃以上,至少也在23℃以上,只有滿足以上氣溫,草莓才能正常生長。

  5、通風操作

  草莓苗生長的土壤溼度應在70%-80%為宜。棚內空氣溼度以60%--70%為好。因此,當棚內氣溫超過30℃時,應通風。11月至12月應於上午10時至下午3時揭開大棚及中棚兩頭塑膜通風。當棚內溼度超過70%時,也應通風,以降低棚內空氣溼度。花期棚內放養蜜蜂,可在大、中棚兩頭另做尼龍絲網,便於順利通風。大棚通風的另一作用,是防治草莓白粉病。

  6、採收

  草莓苗開花、坐果到漿果著色,軟化,釋放特有香味,時間約 30天。草莓漿果成熟後,應分批採收上市。一般畝產草莓1500千克。

  草莓的經濟價值

  草莓行業前景分析指出國內草莓消費以鮮果消費為主,國內主要大中城市對草莓鮮果消費需求旺盛,除少數西北偏遠地區無法實現遠距離銷售外,大中城市基本都能實現鮮果草莓需求的滿足。

  草莓行業前景分析發現這幾年,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大中城市郊區興起了自助式的草莓觀光旅遊業。一般在草莓成熟時,果農開放草莓園,消費者支付一定的費用即可在園內自由採摘草莓,並可在園內享受旅遊、餐飲等其他服務。這種觀光、休閒基地,很好的引導農業向第三產業發展,對果農和消費者來說都是一舉多得,大大的增加了農民收益,將是以後草莓種植的發展趨勢。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經濟價值較高的小漿果,其果實柔軟多汁、酸甜適口、營養豐富,而且外觀美麗、香氣濃郁,因而在國內外市場備受青睞,被譽為“水果皇后”。

  鮮果草莓的流通主要以“產地——超市——消費者”、“產地——批發市場——零售終端——消費者”以及“草莓種植戶——消費者”等流通模式來實現;此外,許多生產基地也通過建立無公害、綠色採摘園等方式吸引消費者在草莓豐收期進行採摘消費,這種消費模式下草莓的價格比零售相對更高,如草莓豐收期市場中草莓零售價格通常為10元-12元/kg,而採摘園設施大棚裡草莓的價格則可以達到35元-80元/kg的水平,利用採摘園的經營模式能為生產基地帶來更高的經濟利潤。

  草莓行業前景分析指出國內草莓除鮮果消費外,部分草莓會加工製成草莓醬、草莓酒、草莓汁、草莓罐頭以及冷凍草莓等加工製品,進而投入國內外市場。其中,冷凍草莓是中國草莓製品出口的主要品種。由於草莓的鮮果消費更有營養,同時受加工技術、加工成本以及加工過程中草莓營養價值損耗較大等限制影響,草莓產品深加工發展空間相對有限。草莓行業市場研究報告統計顯示中國鮮果草莓出口量相比國際市場主要出口國保持在較低的水平。原因在於:一方面,國內草莓需求市場旺盛,產出主要滿足國內市場所需;另一方面,國內草莓品種多引自國際市場,但產出水平與國外相比較低,產品總體競爭力不及國外市場;再者,草莓出口需要的遠距離保鮮技術,國內大多數加工企業尚不能達到,即使能達到,產品的成本也相對很高,與國際市場同類品種相比缺乏一定的價格優勢。

  從中國草莓市場發展現狀來看,草莓生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一方面,通過改善品種以及繁育方式能有利於單產水平的明顯提升;另一方面,主產區的種植規劃進一步合理和有效資源的進一步整合有利於草莓生產加快實現規模效益的步伐。從行業前景分析來看,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一段時期中國草莓產出能力將會呈現明顯的增加。儘管國內草莓需求旺盛,供給市場還存在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