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怎麼種植

  草菇***拉丁學名Volvariella volvacea ***Bull.:Fr.*** Sing.***,又稱蘭花菇、稈菇、麻菇等,是一種重要的熱帶亞熱帶菇類,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草菇的種植技術

  菇房的設定

  中國室內草菇栽培始於70年代初期,多數利用夏天閒置的塑料大棚,香菇、蘑菇房,或舊倉庫進行生產,此外,2010年南方主要採用泡沫板為材料建立菇房。這些菇房多數設在地勢較高,開闊向陽,背北朝南,冬暖夏涼的地段。

  每個菇房約為15~20m2,高2.5-2.8m。過大,加熱升溫慢,保持恆溫較困難;過小,面積利用率低,通風不良,容易誘發病害。室內設上、中、下窗和床架,下窗高出最低床架0.1m,床高2.3m,寬0.7-0.9m,4-6層,每層距離0.5-0.6m,室內裝有排氣扇和日光燈,照度50lx,地面鋪 設管道以便通入蒸汽消毒或加溫。

  品種選擇

  草菇菌株按個體大小分大、中、小三個型別,單個重在20g以下屬小型,20-30g屬中型,30g以上為大型。色澤有鼠灰、淡灰、灰白等,因菌株而不同。採用哪個型別菌株視栽培季節和用途而定,乾製用的適宜選用大、中型,鮮食和罐藏用的適宜採用中、小型。2010年選擇較多的是V系列品種。主要品種如下:

  V20:鼠灰色,易開傘,較耐低溫,小型種。

  V23:鼠灰色,不易開傘,產量高,屬大型種。但抗性弱,在高溫或低溫下幼菇易死亡。

  V37:淡灰色,較易開傘,屬中型種。抗逆性強,產量也較高,菌種易退化。

  V35:灰白色,品質好,中型種,產量也較高。但其對溫度敏感,當氣溫穩定在25℃以上時才能正常發育。

  V844:屬中溫中型種,易開傘,抗低溫性強,抗高溫性弱,24-30℃出菇。

  V733:灰色或淺灰黑色,屬中型種,不易開傘,抗逆性強,較耐低溫,22-35℃出菇。

  V16、V2、Vt:顏色較淺,屬中高溫中大型種。抗逆性強,產量高,但包被較薄,不耐高溫,易開傘,26-32℃下出菇。

  GV34:灰黑色,低溫中型種,不易開傘,產量高,抗逆性強,對溫度的適應範圍廣,23-25℃下出菇。

  栽培季節

  長江以南如武漢、上海一帶6-8月較適,長江以北如石家莊、北京一帶6月下旬至7月上旬較適。廣東地處熱帶亞熱帶,在自然條件下,春未夏初到秋未均可栽培,即4-10月,而以春未時節4-6月最適宜,此期間氣溫回升較慢,波動不大,雨水較多,溼度較恆定。夏季易受高溫暴雨影響,產量不如春、秋兩季,應特別注意通風降溫和控溼,如料溫高於35℃,子實體難以形成;空氣溼度過大***常大於90%***,會影響菇蕾吸收與輸送營養,從而生長受抑制;秋後栽培氣溫下降較緩慢,但秋高氣爽,溼度不易控制,產量比春未低。

  一般而言,當地月平均溫度22℃以上,日夜溫差變化不大,空氣相對溼度較大的氣候條件下均可栽培。

  培養料的配製

  ⑴培養料配方

  室內草菇栽培以廢棉、蔗渣、稻草為主要原料,常用的培養料配方如下 :

  ① 廢棉69-79%,稻草10%,麥皮5-15%,石灰6-8%,pH8-9,含水量68-70%

  ② 廢棉100kg,稻草粉12.5-25kg,麩皮25kg,幹牛糞12.5kg,過磷酸鈣2.5kg,碳酸鈣2.5kg,含水量65-68%。

  ③ 蔗渣100kg,麩皮15-20kg,石灰3 kg,含水量60%。

  ④ 稻草100kg,稻草粉30kg,幹牛糞15kg,石膏粉1kg,含水量60-65%。

  ⑵培養料的配製

  夏季栽培廢棉用量為7-8kg/m2,麥皮用量5%;春秋兩季為12-15kg/m2,麥皮用量10%;反季節栽培麥皮用量可達15%。

  培養料堆制時,選把原材料淋水溼透,加入三分之一的石灰,拌勻,使多餘水分瀝出,含水量控制在65-70%***手握料有成串水滴滴下***,蓋上薄膜,堆漚發酵2天,然後進行翻堆,再把麥皮等輔助料和三分之一石灰撒入培養料中,拌勻,再起堆,覆膜發酵2天,如此進行翻堆2-3次後,把餘下的三分之一石灰撒入,拌勻即可。

  菇房的消毒

  前茬菇結束後,用3-5%漂白粉加入稀釋的石灰乳或是3%多菌靈噴灑牆壁、地面、床架,乾燥後關閉菇房,進料前一天用40%甲醛燻蒸消毒***每立方米用15g***,消毒後進行通風換氣,甲醛氣味消失後即可進料。

  培養料進房

  A 、培養料進料的厚度與用量:一般料厚10-15cm左右,用量為7.5kg***乾料***/m2

  B 、培養料的後發酵:培養料進房後的再次發酵過程,即培養料進房後讓其升溫至60℃,維持2~4h,然後降溫50~52℃,保持4~7天。

  C、 培養料的翻格:二次發酵結束後進行翻格一次,把培養料中有毒的氣體排除。

  播種

  待料溫降至35℃左右時即可播種。播種方法有點播、條播和撒播。但在實際操作中以點播加撒播效果較好,點播穴距離10cm左右,深3-5cm,約1/5的菌種撒在料的表面上,用木板輕輕拍平。也可採用撒播,即進行分層播種,每鋪料厚5cm左右撒播種一層,最後用菌種封頂。一般100m2栽培面積需菌種300-400瓶***750ml***。

  菇房管理

  ① 蓋膜及覆土

  接種後在床面蓋上塑料薄膜2-3天,2-3天后掀去薄膜,在床面均勻地蓋上一層火燒土或細園土,厚約1cm,或一層事先預溼的長稻草,並噴灑1%石灰水,保持土面溼潤。

  ② 溫溼度的管理

  播種後,關閉門窗,在4天內室溫維持在30℃左右,料溫保持35℃,如白天溫度高,可塑料薄膜撳開,晚上溫度降低時再重新蓋上。如果室溫太低,應通入蒸汽或採取其他措施加溫。菌絲體階段為30~36℃,空氣相對溼度通常在播種後頭3天要求達95%以上,從第4天開始降至95%左右。

  接種後5-6天,菌絲體開始扭結,產生子實體原基。子實體發育期,最適溫度為28-32℃,若高於35℃,菇體長得快,易開傘,產量低,品質差;若低於25℃則出菇困難。

  子實體原基形成時,要及時增加料面的溼度,打好出菇水,增加室內光照,加強通風換氣,促進子實體形成。

  子實體形成期間的空氣溼度宜控制在80-90%之間。溼度過高,通氣不良,容易導致爛菇,溼度過低,則子實體不易形成。

  菇房及培養料的溼度可通過向地面或空中噴水來實施。如果培養料的酸鹼度低於8時,可用1%石灰水噴灑。

  ③ 通風換氣

  結菇期間,子實體的呼吸作用增強,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積累過多會影響子實體的發育。尤其是高溫、高溼環境下,通風不良,容易產生雜菌,所以在子實體形成期間應及時進行通風換氣,以保持菇房有充足的新鮮空氣。通風換氣要根據氣候變化進行,氣溫低時要在午前午後進行,氣溫高時要在早晚進行。同時,結合換氣,在出菇期間應有一定的散射光,以促進子實體的形成,提高產量和品質。

  ④ 嚴格控制鬼傘發生

  在草菇栽培過程中,最常見的競爭雜菌是黑汁鬼傘和膜鬼傘。鬼傘一般是在草菇播種後7天左右出現,若不及時摘除,成熟後孢子很快擴散。防止方法是嚴格對培養料消毒,特別是後發酵要嚴格控制溫度,同時培養料在播種後5-6天和出菇後可噴2.5%石灰澄清液,使培養料的pH保持在8-9,如發現鬼傘應及時摘除。

  採收

  在適宜的溫、溼度條件下,一般播種後6-7天可見少量幼菇,11-12開開始採收。草菇生長迅速,必須及時採收。採收時用一手按住生長處的培養料,一手持菇體左右旋轉,並輕輕摘下。如系叢生,應用小刀逐個割取,或一叢中大部分適合採收時一齊採摘。採菇時切忌拔取,以避免牽動菌絲,影響以後出菇。草菇的生物轉化率因培養料而不同,一般以廢棉為培養料轉化率為30-40%,高的可達4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