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我們應該吃什麼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那麼重陽節這一天裡,我們應該吃什麼呢?

  古代把重陽節看作吉祥、長壽的節日。由於九是從一開始的個位中最高的數,古代稱“九”為象徵吉祥、長久的“至數”、“陽數”。九月九,恰逢至數相迂,兩陽相疊,故爾得名“重陽”。九月,正是菊花盛開時令,又有“菊月”之稱。吃菊花飲菊花酒,同重陽節一樣,被賦予吉祥、長壽的寓意予。

  在重陽節,人們要飲象徵吉樣、祛災免禍的菊花酒。釀製菊花酒,早在漢魏以後就得盛行。由於菊花有散熱祛風、降火解毒的作用,所以菊花酒被譽為“治頭風、明耳目、去痿痺、消百病”的藥酒。時至今日,每逢重陽節到來,無論南方還是北方,人們親朋邀集,結伴呼從,登高賞菊,宴飲大賀吉樣,盡情歡樂。

  花糕,即菊花糕點,是九九重陽的節令美食。制花糕的原料分為皮料精粉、大油、水、酥料精奶、大油、餡料棗泥、花生仁、葡萄乾、青椒、黑芝麻、熟江米粉、小磨香油、蜂蜜、桂花等,經和麵、制酥、包餡後,將生坯拍成兩個片中間夾上各種果仁,然後上爐燒烤,即成外形美觀,色澤素雅的重陽花糕。花糕質地酥鬆適口,有乾鮮果樹的混合異香是老幼皆喜食的美點。

  重陽節節日起源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

  重陽節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