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有什麼樣的妙用

  啤酒是一種傳統文化,如世界各地的啤酒節,啤酒酒吧文化等。那麼,?

  用啤酒將麵粉調稀。淋在肉片或肉絲上,炒出來的肉鮮嫩可口,特別是用此方法烹調牛肉,效果更佳。

  啤酒可增加涼拌茶的美味。將菜浸在啤酒中煮一下,酒一沸騰便取出,再加點調味劑。

  和麵時水中摻些啤酒,烤製出的小薄面餅又脆又香。


啤酒

  將適量啤酒揉進烤制面包的麵糰中,使麵包容易烤制,又增添了一種近乎肉的味道。

  製作較肥的肉或魚時,加一杯啤酒,能消除油膩味,吃起來很爽口。

  將雞肉放在鹽、胡椒和啤酒中,浸1—2小時,能去掉雞的羶味。


 

  啤酒歷史來源

  啤酒巴黎盧浮宮博物館內的“藍色紀念碑”上,記錄了公元前3世紀巴比倫的蘇美爾人以啤酒祭祀女神的情形。其實,啤酒的發明者是蘇美爾人。

  6000年前,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蘇美爾人,他們用大麥芽釀製成了原始的啤酒,不過那時的啤酒並沒有豐富的泡沫。

  大約在3000年前,波斯一帶的閃米人學會了製作啤酒,而且他們還把製作啤酒的方法刻在板上,獻給農耕女神。公元前2225年,啤酒在古巴比倫人中得到了普及,他們用啤酒來招待客人。那時候古埃及人和古巴比倫人注意到了啤酒的藥用價值,紛紛用啤酒製作藥物。希臘人也非常熱愛喝啤酒,他們從埃及人那裡學會了釀製啤酒的方法。

  公元4世紀時,啤酒傳遍了整個北歐。啤酒種類開始變得豐富,其中英國人用蜂蜜和水混合釀製而成的蜂蜜酒是比較有名的一種。英國出現的一種黑啤酒也非常有名,與現代的黑啤酒已經很相似。公元1世紀,愛爾蘭人自行釀製出了一種跟現代的淡色啤酒相仿的啤酒。

  19世紀,有了冷凍機,人們開始對啤酒進行低溫後熟的處理,就是這一發明使啤酒冒出了泡沫。1900年,俄羅斯技師首次在中國哈爾濱建立了啤酒作坊,中國人開始喝上了啤酒。1903年,英國人和德國人又在中國建了英德啤酒廠,就是青島啤酒廠的前身。

  名稱由來

  “啤酒”的名稱是由外文的諧音譯過來的,拿啤酒的“啤”字來說,中國過去的字典裡是不存在的。後來,有人根據國外對啤酒的稱呼如德國、荷蘭稱“Bier”;英國稱“Beer”;法國稱“Biere”;義大利稱“Birre”;羅馬尼亞稱“Berea”等等,這些外文都含有“啤”字的音,於是譯成中文“啤”字創造了這個外來語文字,又由於具有一定的酒精,故翻譯時用了“啤酒”一詞,一直沿用至今。正因為啤酒以大麥芽為主要原料,所以日本人也稱啤酒為“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