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對於學生反思的教育故事

  編者按:期末進行的綜合素質評定要求學生寫出自己的反思與總結,但是作者卻在反思中看到學生表達方式的不恰當,下面我們來看看他的教育故事吧!

  每學期末都要進行綜合素質評定。在學校的大政策下,各班根據不同的班情,略有差異。我要求學生先客觀、全面、辯證地寫出自我反思,既不能虛飾美化自己,把自己說成天使,也不能一味地寫自己的不足,把自己寫成十惡不赦的壞蛋。不能只給概念,必須要用事實佐證。

  交上來的反思,我進行修改,然後如實地寫到鑑定裡。關於等級,我班選擇了八個維度進行測評,包括班級量化積分、語、數、外、理、化、生、體育,結果定了8位同學B等,一位同學C等。其餘有某個維度不合格的,必須寫下保證書,找老師簽字,經老師同意後才能升級為A,否則就按老師評定的等級執行。這樣做的目的只是給孩子們一個知過改過的機會,找老師簽字的過程,就是接受老師批評教育的過程;同時,我也希望通過這一舉措強化老師的權威,任何一位老師都有一票否決權,學生便不敢造次。

  李佳桐同學有一個維度需要升級,按班級量化積分他要被評為B。他拿來保證書,找我簽字。我仔細讀了讀他的保證書,見“因種種原因,我的量化積分不夠”便問他:“哪些原因?”

  李佳桐解釋道:“有一次收數學作業,我沒在座位上,科代表沒找到我的數學作業,就上報給趙家琛。數學老師還把名單公佈到微信群裡。上課時老師查問,我很吃驚怎麼有我的名字。一找,數學作業果然在桌鬥裡。”

  我聽了以後,把他的話重複一遍,並註明話外音:“有一次收數學作業,我沒在座位上,科代表沒找到我的數學作業數學科代表不認真,還上報給趙家琛趙家琛也不核實,嚴重瀆職。數學老師把名單公佈到微信群裡數學老師也不負責,草率處理。上課時老師查問,我很吃驚怎麼有我的名字。一找,數學作業果然在桌鬥裡。我李佳桐是多麼的完美”李佳桐幾乎笑噴了。

  我再問還有什麼原因?

  李佳桐繼續說道:“某次打掃衛生,我很認真地掃完地,然後離開了。李嘉陽同學沒看到我掃地,就扣了分。”

  我又重複了一遍他的話,並加上話處音:“李嘉陽同學有眼無珠,草菅人命。我李佳桐非常無辜。”李佳桐笑得像花一樣燦爛。

  我滿目含笑繼續詢問,還有什麼原因?

  李佳桐答:“運動會我參加儀仗隊,沒給我加分。我找過您,您說跟班幹部商量一下。結果是沒有下文。”

  我仍然添加了話外音:“班主任昏聵無能,班幹部都是一群渾蛋!”

  李佳桐連忙辯解說:“誤會,誤會,您誤會了!”

  我告誡他說:“假設你說的都是事實,但你這種說話方式,全都是找別人的不是,怎麼可能讓人信服?”

  李佳桐向我請教:“那應該怎樣說?”

  我給他說了個示例:“有一次收數學作業,我沒在座位上,導致科代表漏收。我知道後沒有及時拿作業到科代表和數學老師哪兒消名字,所以最終扣了分!”

  他若有所悟。我讓他模仿我的說話方式陳述第二、三個事實。他這次終於說到點上了:“我打掃衛生後沒有請組長李嘉陽檢查就走了,導致扣分。”“運動會我參加了儀仗隊,但集體專案沒有加分。”

  圖片來自網路

  現在的孩子是無理爭三分,得理不饒人。李佳桐陳述的前兩個事實,我相信裡面一定美飾了不少,比如數學作業他到底寫沒寫,他打掃衛生的質量到底如何等,都頗為值得懷疑;但他們一定會把自己說成是清白的,無辜的,所有的問題都是別人造成的。

  我教孩子們如此說話,並不是培養學生的奴性,而是教孩子們反思自己。“靜坐常思已過,閒談勿論人非”,這是我電腦屏保上寫的一句話,也是我奉行多年的行為準則。而現代社會,奉行的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人們好以一種咄咄逼人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遇到任何大凡小事,第一反應大多是去深究別人的過錯,並糾纏不已,從而掩飾自己的過錯。在生活中,我也經常碰到這類情況,我不是說不過他們,而是不屑於與這種人論辯——與這種人論辯,無異於與豬在泥地裡打滾,降低了我的思維品質和道德品質。

  我把李佳桐的話寫在卡片上,投影給全班同學看,並配上話外音一一分析。全班同學一片噓聲,李佳桐同學羞紅了臉,連連說:“我就這樣說的,您沒聽懂!”

  我立即補出話外音:“姓金的真是耳聾眼花,智力低下!既聽不清,也聽不懂。”

  全班哈哈大笑!

  圖片來自網路

  後記:寫完此篇後,我發給李佳桐家長審閱。家長寫了一個長長的回覆:

  拜讀了金老師撰寫的反思篇,我也深深反思了我對李佳桐的言傳身教。正如金老師所言,現實生活中習慣推卸責任,不思己過者不乏其人。我對孩子的教育也往往是批評他的種種不是,而自己是否是一個合格的家長會通過家長的強勢姿態予以掩蓋。近期正好我在給單位做校園招聘,結構化面試環節我請每個學生用三個詞語總結自己的優缺點一共三個詞語。觀察發現沒有一個學生是可以迅速做出回答,絕大多數學生三個詞語全是描述優點的,對缺點自動忽略。情商高的學生會用非常中性的詞語描述自己的缺點,可見日常的反思是多麼的缺乏。李佳桐是一個善於狡辯、強詞奪理的孩子,麻煩金老師就本次案例給他一次深刻的教育,希望他可以學會自省自律,幫助他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正直向上的青年。謝謝金老師!

  家長說“李佳桐是一個善於狡辯、強詞奪理的孩子”言重了。避重就輕,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只不過是當代社會的功利思潮把它放大化了。這種思維方式,難免會影響到孩子,因此孩子們在處理問題時總是有意無意地為自己辯解用他們的話說是解釋,而不是真誠地反思。正因為如此,才需要我們成人給孩子以引領。從現實生活來看,講理是一種能力,認錯卻是一種品德。很多時候,理是講不清的,甚至也沒有必要講清,比如流行的話有“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事後喋喋不休地糾纏孰對孰錯一點都不利於解決問題,因為雙方把注意力和情緒都集中到講理上了,反倒是真誠地說一聲“對不起,我錯了”,對解決問題更有幫助。

  相信孩子們隨著生活閱歷的增長,也會漸漸改變自己,提升自己的!

  作者|金乾波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