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用的談判技巧有哪些

  談判,如果處理得當,可以為雙方開創廣闊的雙贏局面。然而不幸的是,絕大多數雄心勃勃的業內人士卻被好萊塢創造的那一套老把戲糊弄住了。那麼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您能滿意,謝謝。

  真正有用的五個談判技巧:

  真正有用的談判技巧一、清楚自己想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在談判開始前,確定究竟哪些是自己想要的,將有助於你對談判結果的判斷,並且也不會在談判結束時讓你產生低估了自己能力的感覺。在與對方會面前,就應該在紙上事先列出期望的具體金額、條款等。

  一旦你確定了自己期望的會談目標,請按照稍高於此目標的標準進行準備工作,也就是為你的老闆或客戶預留可以“下降”到你理想價格的迴旋餘地。如果之後四個祕訣幫你比最初的目標走的更遠,請不要感到驚訝。

  真正有用的談判技巧二、摸清對方的情況

  對方有什麼要求和禁區?請花一定的時間去研究即將與你進行談判的公司和代表,挖掘對方的表面需求、以往的談判結果以及形象包裝手法。請記住,談判中價格並不總是最重要的,有時你與客戶或老闆可能談到的會恰恰相反。

  在我二十歲出頭時,我是一家酒店的銷售經理。我從銷售總監身上學到的最具價值的經驗之一,就是要提供競爭對手所不能提供的。舉個例子來說,那時成為我拿下大公司訂單的主要對手,是附近的兩家酒店。當時,我所在的酒店能提供的套房數超過了五十間,而他們兩家的套房數都不超過15間。因此,我向客戶公司的會議策劃提出,可以為該公司的VIP提供大量免費的客房升級。即使是稍稍提高了房價,我幾乎還是輕而易舉的就拿下了訂單,因為為VIP進行房間升級無形中為該公司增加了排場,策劃人員當然會對這個提議欣然接受。所以,對於該公司而言,我們酒店的報價也許不是最低的,可卻是最為它考慮的。

  真正有用的談判技巧三、清楚自己的價值所在

  你打算在談判桌上談些什麼?你能為另一家企業提供可以帶來回報的服務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對方在訂用了你的服務後能夠獲利多少?如果你正在進行加薪談判,你應該明白你已經比當初的新人時期優秀了很多,曾為公司賺到或是剩下了一大筆錢。如果失去你,公司的損失會有多大?

  真正有用的談判技巧四、在沒有補償時不接受低於自己預期的結果

  在談判結束時,你或許沒能拿下你所期望的金額,但是你可以確保自己得到了所期望的“價值”。比如在加薪談判中,你所期望的加薪幅度為7%,然而老闆卻告知你公司最多能給到5%,那麼就考慮要求每週可以在家工作一天或是每年能夠多出五天帶薪假期的可能。找到一個對你而言價值等同於那2%的替換選項。在得不到任何補償的情況下就接受低於你預期的結果,這就相當於你本身的價值其實低於你的最初要求。

  真正有用的談判技巧五、做到隨時心甘情願地停止談判,離開談判桌

  搞清楚自己的底線,並且隨時能夠心甘情願地離開談判桌。雖然在快要談成一筆大單或是即將得到一份理想工作時,這樣做對你而言會有難度,但是在沒有做好談判會失敗的準備時,就永遠不要開始談判,因為這將會降低對方採用強硬戰術把你逼進牆角的可能性。此外,在你數次向對方強調報價不夠理想時,你會覺得你可能不會拿下這筆訂單,但是在對方瞭解到你對於此單並不是極度渴望,並且看起來還有其它選擇時,你可能會驚訝於這場看似走入絕境的談判竟然能這麼快的恢復生機。

  真正有用的報價技巧:

  一、直接報價

  顧客問價格是天經地義的事,也往往是第一個關注的問題,這個無可厚非。儘管顧客看到明明白白的標價,都還是喜歡問多少錢,言外之意就是看看有多少優惠。冰箱導購採取直接報價法:4960。一開始並沒有說出任何的優惠政策,這個是非常正確的。很多導購在顧客問價格後,馬上把優惠政策丟擲來,這是不妥當的。

  筆者也常常這樣,有一次明明看到一個標價500元的東東,還是問多少錢。沒想到導購一句話把筆者趕了出來。導購說,你沒看見嗎,不是寫著500元嗎  銷售心態比什麼都重要,銷售心態不好,80%的顧客都會被趕跑。

  二、用反問迴應價格訴求

  當導購不丟擲優惠誘餌的時候,顧客往往會問:能不能優惠?打幾折?最低多少錢?這個時候是最考驗導購的時候,導購因為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導致顧客轉身就走或者不能成交的不勝列舉。該導購使用的方法是用反問迴應顧客的價格訴求:那今天能定下來嗎?言外之意很明白,今天能定,就有優惠,不能定,不能隨便給你優惠。這個反問一下子把問題拋回給了顧客,可攻可守,進退自如。

  三、要求對方報價

  在談判報價中,一般的原則是儘可能地讓對方先報價。當然,當對方的報價離你的底價相差很遠的話,則需要很好的迴旋技巧。顧客要求優惠,導購非常聰明,馬上問顧客願意出價多少。

  由於顧客看上了這臺冰箱,就說出了自己的底價:4500。要求對方報價的風險就是可能超出了自己的底線。4500的報價導購不能接受,接下來就需要運用談判策略進一步討價還價。看來國美和菜市場是一樣的,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不得不讓人想起黃巨集生說過的一句話:賣彩電不如賣白菜。

  四、對客戶的第一個報價說NO

  顧客的出價是4500,超出了導購的底線,導購不能接受,於是說,這個價格我們不可以的。假如一旦答應顧客,那顧客就可能放棄購買,因為你的讓步很容易,顧客就會感到他上當了,繼而繼續還價或者決定退出。

  就算顧客的報價沒有超出導購底線,在顧客報價後,導購也是不能同意的,要對顧客的第一個報價說NO,甚至第二個報價,第三個報價都要說NO,即使最後同意了,也要表現得極不情願,這就是“極不情願”策略,只是在這裡沒有細節表現出來。

  五、報價留有餘地

  標價是4960,在顧客要求優惠後,導購報價是4870,最後主任說底價是4800,而結果是4650成交,比最初的報價優惠了310。假設導購方的底價是4650,那她在報價的時候是要高於4650的,這是連豬豬都知道的道理。只有這樣才可能給顧客還價的空間,只有這樣才可能讓顧客有“成就感”。

  在報價和最後成交價的中間要經過很多次廝殺,然後一步一步接近成交價或者自己的底線。這個過程就像一個沒有平衡的天平,通過拆左右補右邊,拆右邊補左右的方式最後達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