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爵士鼓調音方法教學

  無論你選怎樣的鼓,最重要的是調音。當你懂得調音之後,才能清楚明白如何依音樂風格的需求而調出不一樣的音色與音高。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爵士鼓的調音

  1.任何鼓如果桶身Shell不圓,或者與鼓皮接觸面之桶身邊緣Bearing edge不平均的話是無法調音的。

  2.通常下皮比上皮鬆,但是如果加上共鳴音長短與音高Pitch考量的話,又不是絕對。一般來說,桶身較 短之小鼓與Tom Tom其下皮比上皮鬆,桶身較長之Floor Tom 其下皮比上皮緊,音色Tone比較甘潤。

  3.共鳴:發聲體就是一個振動體。它在空氣中造成的聲波,也可以使另一個物體發生振動,如這物體的固 有頻率接近或相等於聲波的頻率,就發生共振,使這個物體的振動幅度很大,因而也就發出了相當大的 聲音來。這種發聲體的共振,叫做共鳴。

  4.鼓聲一定要有共鳴,音色才會圓潤傳得遠,所以上下皮緊度相差正負10%大致上能獲得較佳共鳴音。

  5.不同粒鼓的共鳴音的時間長短最好要調成一致,可將下皮調緊,或貼上厚膠帶,可縮短共鳴時間,但是 得花一番功夫才調得好。

  6.大鼓收音孔最好不大於8吋,否則收音只有鼓皮聲,而沒有上下皮共鳴。PS.沒有收音孔亦可以收音。

  7.先調下皮,再調上皮為佳,但不是絕對。

  8.調音的時候左手食指輕壓鼓正中心,右手拿鼓棒敲擊4周離鼓框Hoops約 1吋的地方。調鼓的過程必須 使用鼓鎖每次增加1/2轉微調的方式進行,調好一個螺絲接著調對角螺絲。

  9.鼓與鼓的音程依歌曲的要求5、1、3或1、3、5或6、1、3都有人調,有人用調音器將12吋 TomTom 調為基 準C3或A3,其餘鼓與鼓間各差3~ 5度。有些教材提及小鼓調A440Hz,Tom Tom 調C大調的G、E、C或 C、G、G ,上皮與底皮的音程可一致或差 3 ~ 5度。

  10.鼓與鼓之間的音高Pitch不可太接近,否則會引起共振干擾10 吋TomTom 與小鼓常常會共振干擾。

  11.在大場地演奏時,如果加弱音環,鼓聲會傳不遠、共鳴短、鼓點不清楚,打擊反彈力減少。

  12.鼓的音階不是絕對音,大多數小型調音器測不出鼓的音高Pitch。

  13.鼓的構造、木料、配件、吊掛系統加上鼓皮厚薄、材質關係音色音質甚鉅,而音色對打擊方式與曲風 更加影響深遠。

  14.鼓皮最好不要貼東貼西來調音,這可是不得已、非用不可的下策。

  15.鼓的音色是隨各人主觀喜好、套鼓的材質、鼓皮的厚薄、音樂性質的需求等等都會影響音色。

  16.爵士鼓手在演奏時聽到自己的鼓聲與在聽眾席所聽到之聲音不同,特別在鼓有收音的時候,以在聽眾席之音色為標準來調音,所以爵士鼓的調音通常需要兩個人來完成。

  二.爵士鼓的設定

  1.從大鼓開始,先將大鼓置於地上,調整大鼓腳長短讓大鼓外側鼓框離地1~2吋。

  2.接下來裝踏板了,裝上踏板後首先要調整鼓槌的高度,鼓槌打到鼓皮的正中心,或比中心高 一點的地 方,大鼓聲音會有所不同,請依需要調整。

  3.再來調鼓槌向後揮的角度,當放鬆踏板時,鼓槌以不碰到腳褲管為準。

  4.再來調整鼓槌彈簧的鬆緊度,這個要看個人的習慣,調鬆踩起來比較不費力,但會影響速度,調太緊腳 很快就會累,要試過很多次才會找到自己喜歡的彈性。

  5.接著要調鼓椅的位置和高度,鼓椅的高度以腳跟抬起時膝蓋比臀部稍微低為原則。但是因人而異,只要 不費力、踩得快、輕鬆有勁道就可以。

  6.再來就是調小鼓 的高度,當鼓手兩手輕鬆自然放下時,鼓棒應可以剛好打到小鼓的中心。 手抬高即可

  7.小鼓的位置確定以後就可以決定 Hi-Hat 的位置,大約以用右手打擊時 鼓棒可以貼平邊緣為準,如果要用鼓棒頭打Hi-Hat,只要稍微將手抬高即可,2片Hi-Hat 開度約2指幅, Hi-Hat 高度約比小鼓高 15~20 公分。

  8.接著調 Tom Tom,以鼓手的位置為準,用眼睛看鼓面時,可以看到鼓的中心。而鼓的距離可以用兩手握 鼓棒,將其放在任中一個 Tom Tom 的中心後旋轉腰部,看鼓棒是不是也落於其它 Tom Tom 的中心。

  9.Tom Tom 的角度以將鼓棒最自然輕鬆的打在鼓面時, 鼓棒距鼓邊約一吋的高度為準。角度過大傾斜無 法發揮力道,而且容易將鼓皮打凹,如果用束棒或鋼絲鼓刷會有將鼓皮戳破的危險,而角度過小水平 鼓棒容易打到鼓框Hoops。

  10.鼓架好以後最後調鈸了,鈸邊緣的位置以不要蓋住 Tom Tom 為原則,高度則看各人手的長 短與喜好來 決定,但是為了打擊時視覺美觀而將鈸架得半天高是不必要的

  三.爵士鼓的PA系統試音試音順序要先從

  1.爵士鼓開始,因為吉他、鍵盤可以調大小聲,鼓可沒辦法。

  順序:

  1大鼓Kick or Bass drum

  2小鼓Snare

  3 Hi-hat

  4落地鼓Floor Tom

  5低音Tom Tom

  6高音 Tom Tom

  7整套鼓連鈸Cymbal 以節奏加過門 Solo。

  2.接下來調貝司Bass,因為貝司的音色及音量必須配合大鼓,所以試音的同時鼓手要配合踩大鼓。

  3.再來調鍵盤Keyboard。

  4.鍵盤調好後再調吉他Guitar。

  5.接下來調鋼琴Piano。

  6.再下來調絃樂器Strings。

  7.最後再調演唱者Vocal。

  PS.1.一般來說,每一位樂手對監聽喇叭出來之音色、音量分配需求皆不同,沒有一定的標準。

  2.鼓手的監聽喇叭,特別需要貝司、鋼琴、Vocal聲和大鼓聲,而小鼓、Hi-hat、鈸聲可以不要。

  3.樂手各別試音時要以正常音量發出聲音,特別是鼓手常會加大音量,等演奏時爵士鼓音量則會不足。

  4.爵士鼓單獨試音時鼓手的監聽喇叭Monitor音量要稍大聲,否則等到其它樂器加入合奏時其它監聽喇叭 會蓋過鼓手的監聽喇叭,如此鼓手聽不到自己需要的聲音,可能造成拍點不準並和其它樂器搭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