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拳歷史的簡單介紹內容

  南枝拳是中國廣東的漢族傳統拳法之一,是揭西人鄧南枝原名陳南枝首傳的。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南枝拳的簡介。

  南枝拳的簡介

  南枝拳是南拳中一個出色的拳種,屬後發制人的實戰技法。據傳,此拳出自南少林寺,為洪熙官所創,寺僧何巖曾學此拳。火燒少林寺時,何巖出走廣東,至海陸豐碣石收徒傳拳。陳南枝是何巖再傳弟子,是門中成就最高之人。

  南枝拳是由海豐縣人陳南枝首傳的。陳南枝成年時移居妻家揭陽縣南山區今揭西縣境內。少年時學習家傳武術,後得福建少林寺雙禪法師的第三代傳人鬆先生的真傳。功成後,到潮汕地區設館授徒。他所授的拳術注重實戰,近身擒拿,手足並用,技擊特點與當地拳術截然不同,群眾把他傳授的拳術稱為“南枝拳”。

  南枝拳的分佈

  該拳在潮汕地區分為兩脈:一脈在普寧、潮陽一帶,著名弟子有陳四大、陳任夷、陳巨集、謝坤記等。建國後,在普寧、澄海兩縣均有傳授,從學者來自潮安、饒平、南澳、潮陽等地。另一脈在揭陽一帶。陳南枝在揭陽授徒時有7名徒弟:黃國榮、魏內園、周玉添、洪利、林庭、洪卿、許英豪。南枝拳流傳於海豐、揭陽、普寧、潮陽、澄海、汕頭、潮安、南澳、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地區。

  南枝拳的特點

  南枝拳動作簡練,發招剛勁,能攻善守,靈活多變。近身擒拿,手足並用,步穩力沉,步走四面,拳打八方,進退快捷,連消帶打,步法靈活。南枝拳手法採用衝拳、鳳眼拳、頂腕、虎爪、劈手。腿法採用側踢、飛蹬、轉身側踢、踩腿、蹬地飛跳步等。

  南枝拳的內容

  ①步型有:弓步、馬步、吊馬虛步、僕步、並腿、深曲膝低馬。

  ②普寧、潮陽一脈的拳術套路有:連環拳、四步拳、飛舞拳、蓋日拳、削竹拳、十二步仿、天罡地煞,娘子梳妝,百鳥朝鳳,猛虎出洞

  ③短器械有:落地開花雙刀、連環鐗洗馬踢刀。

  ④長器械有:伏虎棍、十八虎莊棍、雄雞啄粟棍。

  ⑤揭陽一脈的拳術套路有:利劍穿心拳、少林勢步、十字步、踏四蹲拳。

  南枝拳的基本動作與練習方法

  甲、基本動作:

  1、手型

  1鳳眼拳:四指握拳,食指的第三節挺出,第一節由拇指的第一節和中指的第三節鉗緊,使拳眼形似鳳眼,稱為鳳眼拳。

  2羅漢掌柳葉掌:四指並擾伸直,拇指彎緊扣虎口處。

  2、手法

  1拳法衝拳:手臂握拳,屈臂,用力迅速伸直衝出,力達拳面,為衝拳。拳向胸前衝出為前衝拳,向側旁衝出為側衝拳。

  2掌法

  a、仰掌:掌心向上為仰掌,掌向上託為託掌。

  b、伏掌:掌心向下為伏掌,掌由上向外劃弧為拔掌。

  c、劈掌:以小指一側掌緣為力點,掌由下而下斬劈。

  d、刀掌:掌心向下,以小指一側掌緣為力點,向外平切為刀掌。

  e、推掌:掌心向外,兩掌同時推出。有兩掌指尖相對,掌心向外雙推,即反立掌雙推;有掌指尖一朝上,一向

  下,作拿鈸勢,掌向外推,即拿鈸勢雙推。

  3爪法

  a、鎖喉爪:拇指、食指向前鉗啄喉管。

  b、撩爪:爪由下而上抓去為撩,力達指尖。

  c、反撩爪:反臂用爪抓去為反撩爪。

  4肘法

  a、頂肘:握拳屈臂,肘尖向內向外用力挺出,力達肘尖。

  b、磕肘:握拳屈臂,肘尖向前向下磕壓。

  c、擔肘:握拳屈臂,肘尖向前向上擔起。

  5臂法

  臂法上是肢帶運動的方法,南拳稱為橋法;橋分為長橋,短橋二種。臂伸直為長橋,屈曲為短橋。

  a、纏橋:手腕以關節為軸,由內外向劃立圓圈後,隨即成擒拿手狀。

  b、圓橋:手腕以關節為軸,由內向外劃立圓圈後,隨即成擒手狀。

  c、側劈橋:以前臂的外緣為力點,由上而下向側猛劈。

  d、挑橋:以前臂橈骨一側為力點,由下向上向外挑開。單臂為單挑橋,雙臂為雙挑橋。

  e、壓橋:以前臂的外緣尺骨一側為力點,由上向下壓。

  f、拿鈸手:兩拳半握,相向如拿鈸狀。

  g、撳手:兩手拿拉。

  h、紡手:一手前臂劃弧格開,隨即兩手緊握下控。

  i、揪手:一手半握拳向前上託,一手在後握、拉、壓。

  3、步型

  1、馬步:①兩腳平行開立,內側間距離約本人拇指和食指張開長度的4.5倍;腳尖正對前方,屈膝半蹲,膝部與腳尖垂直,大腿接近水平,全腳掌著地,挺胸,臀部不後凸。

  ②順步衝拳前,胸部正向前方,大腿接近水平,前腳小腿垂直,與大腿構成直角,前腳站力落於掌外緣。

  2、弓步:兩腳距離約本人加上腳掌長,全掌著地,腳尖稍向內扣。前腿屈膝接近水平,平蹲,膝與腳尖垂直,後腿插膝伸直。

  3、虛步:兩腳前後開立,後腳外展,屈膝半蹲,前腳跟離地,腳尖虛點地面,重心落在後腿,左腳在前為左虛步,右腳在前為右虛步。

  4、單趴步:一腿屈膝下蹲,小腿豎直;另一腿屈膝內側趴地,趴左腿為左趴步,趴右腿為右趴步。

  5、類歇步:兩腳交叉,右腳在後外側向前,左腳在前內側向前,屈膝靠右下蹲,右腿壓左小腿,右腳跟提起,臀部坐於右腳跟上。

  6、蓋步:左腳向右橫邁一步,腳尖外展,兩腿微屈交叉,兩大腿緊貼,右腳跟離地。

  7、插步:左腳由前方而向右腳後插一步,兩腿交叉,右腿屈膝,膝蓋與腳尖垂直;左腿伸直,腳跟離地。

  8、獨立步:一腿微屈立地支撐全身,另一腿作鏢踢等運動。

  注:步型和步法究底怎樣劃分,各自的定義怎樣,參考了許多武術書都未見到闡述。愚以為腳動則屬法,定則為型,儘管各書馬步,弓步都列為型,而南枝拳當腳移動未成馬步或弓步之時,都明顯地函著步法和腿法。因此,本文把蓋步和插步的定式也列入八步型。至於步法見下文敘述。

  4、步法

  ①進步:腳向前上進。

  ②退步:腳向後退。

  ③蓋步:如左腳向右腳橫邁一步,兩腿交叉,左膝窩蓋右膝。

  ④插步:左腳插在右腳後方。

  ⑤隨步、順馬步:一腳前進,另一腳跟著前進,一腳後退,另一腳也跟著後退稱為隨步。

  ⑥弧線上步:退步,兩腳並立或開立,腳的進或退都走弧線。

  ⑦環轉步:順步、左腳為軸,身體左轉,右腳向左後劃弧1800,落於左腳後,成蓋步之前的動作。

  ⑧躍步:由直馬步兩腳齊起向前躍進一腳掌,落地仍為直馬步。

  ⑨雙跳步:由插步兩腳齊起,正中分開,落地震腳為馬步。

  ⑩隨跳步:一腳提起先跳,另一腳跟著跳起,以不同姿勢落地。稱為隨跳走,其中有三式,一落地為跳趴步,一為高虛步,一為直馬步。

  5、腳法

  ①震腳:腳提起用力向下踩為震腳,單腳踩為單震腳,雙腳踩為雙震腳。

  ②包括腳:刮腳腳尖在前向對方腳掌內側或外側包扣稱為包括腳。如用力內釵稱為刮腳。

  ③倒套腳:篩腳:腳跟前出套扣對方腳掌側或內側稱倒套腳。如用力外掃,稱篩腳。

  ④側踢腳:一腳微屈站地,另一腳提膝側踢,力達腳掌側、背。

  ⑤鏢腳:右腳屈膝,左腳用掌刮踢,力達掌底。

  乙、練功方法:

  南技掌雖樸實無華,沒有北腿那樣跳躍,滾翻、騰空外擺蓮等高難動作,然而要學得好卻了不容易。如以書法為喻,行書自由易寫,楷書拘緊難好。大式南技拳正如楷書,須長期苦練,練習方法是:

  1、練站馬步,練活腰練直馬橫肩

  2、練馬步前衝拳,特別是練側衝拳,練劈掌。

  3、練包括腳上步。

  4、練圓橋、擒拿。

  按照練拳歌訣直馬坐,扳弓射;下如鐵桶,上似紙囝;手要任,腳要插;出手如鐵鉗,回手似把兒;上齊眉;下平臍。請參考1983年<武林>第三期《南技拳》第10頁指導練習,如有可能多請內行人指點。如要實用,還須苦練一些硬樁過樁即對練功防動作。

  南枝拳的拳法

  南枝天賦極高,拳識淵博。他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就是在同一家拳館教授的技法也不盡相同。傳至今日,南枝拳內容十分豐富,但大體可分為大、中、小三式。這三式的拳架基本相似,風格和演拳法卻大不相同。以書法比喻,大式似楷體,演拳似寫楷書;中式似行體,演拳似寫行書;小式似草體,演拳似寫草書。

  南枝拳套路眾多,若加上器械共有幾十套。其中“四步”是入門第一套路,最重要而又須苦練;其中威力最大的動作是直衝拳,姿勢優美,衝擊力大,練好此動作,可以說拳就練好了幾成。

  南枝拳腳“踩”八卦,腳極少越出卦外,臥牛之地即可打拳。其動作有陰有陽,有剛有柔,有上有下,有前有後,有左有右,有內有外,弧直參半,又有旋轉。要學南枝拳,必須先知八卦足點陣圖、手形和重要的基本動作。

  南枝拳的重要的基本動作

  1.馬步抱拳兩腳內側平行開立,中間距離約等於站者的三腳掌半。屈腿,大腿接近水平。全腳掌著地,趾抓地。兩膝張開,膝與腳尖垂直,臀部不後突。胸挺,頭頂天,口微閉,齒輕咬,舌舐上顎,提肛吊襠,呼吸自然,氣沉丹田,目視正前方。此為站橫馬步。抱拳則要注意兩手握鳳眼拳,拳心向上,各置於胸乳側,前臂水平,肘儘量後挺,兩前臂平行。

  2.直馬步橫肩拿鈸手胸轉向側旁的馬步,即是直馬步。直馬步中小腿要直立,與大腿構成一個直角,臀部不後突。兩腳內側儘量接近平行,後腳全腳掌著地,膝張起而不敞襠;前腳力點落於腳跟和腳外緣,腳趾抓地。腰身要擰轉,使胸部正向大腿的走向這是南枝拳的橫肩。腰身練向左轉、向右轉。左轉時,兩手要合成左拿鈸手置於左胸乳側;右轉時,兩手要合成右拿鈸手置於右胸乳側。拿鈸手中,準備衝拳的前臂要儘量後挺,水平,正對其前後走向。

  3.橫馬步前衝拳由馬步抱拳姿勢,單拳迅速向前衝出。衝拳要快,拳心在肘將離開胸側時才開始轉,漸轉向下,並用爆發力衝出。切不可一出拳即轉向下。拳出到盡頭,拳心向下,高與肩平,定位,不進退、不跳動,並稍停頓半秒多鍾。此時目要看拳。先練“死肩”衝拳,後練“活肩”衝拳。拳收回時要先吞肩,帶動手臂翻滾縮退收回,置於胸乳側。先逐手練衝,後兩手輪衝,一手衝出,同時一手收回,反覆練習。

  4.直馬步衝拳順步衝拳可先練順步左衝拳。站左直馬步,橫肩坐拿鈸手勢圖16,先以橫護胸前的右前臂背面為力點,向前上高度齊眉劃弧,後活轉腰身助力擔開,同時指掌粘纏抓拉,變鳳眼拳,收置右胸乳側。同時伏擊的左拳向側前衝出。衝拳的方法同前衝拳,要注意的是衝拳時身轉頭不轉圖17。

  可以左右輪衝,右衝拳的方式方法可仿左衝拳。必須提出的是,不管是前衝還是側衝拳,衝時不要眨眼,衝拳前應活動肘關節,以免傷其筋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