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狗的歷史名人

  屬狗的人不輕易相信人,而一旦相信就坦誠相待的性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的資料,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屬狗的思想家名人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山東曲阜人,生於公元前551年,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末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祖上原來是宋國的貴族,後因政治變亂,舉家遷到了魯國,寄人籬下,家道中落,到了孔子這一代更加沒落。孔子年青時當過管理倉庫和看管牛羊一類的小官,中年時為避內亂逃到齊國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沒過多久,他又輾轉回到魯國,開始整理古籍和聚徒學,創立儒家學派,中途一度官至主管司法的大司寇,參與國政數月,但他仕途總不如意,很快就退出官場,帶領弟子周遊列國,晚年回到魯國,繼續從事整理和傳授古籍的文化教育事業,編訂了《詩》、《書》、《春秋》等重要文獻,他生前的很多精闢言論在他死後由他的弟子門徒編輯《論語》一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

  孔子一生最大的貢獻還是在教育方面,他廣招門徒,首創私人講學的風氣,而且個人獻身教育數十年,相傳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門徒,他們出身於不同的諸侯國和不同的社會階層,打破了官府壟斷教育的局面,廣泛地傳播了我國古代的優秀文化。他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的經驗,直到今天仍有較高的借鑑價值,"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誨人不倦"、"因材施教"等,幾乎成了教育者世代勉勵自己和他人的格言,所以他當之無愧地被歷代的人尊奉為"至聖先師",他創立的儒家思想,經過後世學者的發展,也成了幾千年來中國封建社會中始終佔據主導地位的統治思想,至今仍在各個方面影響著中國人。

  黃宗羲1610年--1695年

  黃宗羲,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史學家,字太沖,號南雷,浙江餘姚人,父黃尊素為"東林名士",被魏忠賢陷害,他愛遺命問學於劉宗周。19歲入都訟冤,以鐵錐斃死仇人,領導"復社"成員堅持了反宦官權貴的鬥爭,幾遭殘殺。清兵南下,他召募義兵,成立"世忠營",進行武裝抵抗,被魯王任為左副都御史。明亡後隱居著述,屢拒清廷徵召。學問涉及天文、算術、樂律、經史百家,無不研究,史學上的成就尤大。所著《明儒學案》開浙東史學研究的風氣。在哲學上,反對宋儒"理氣在先"之說,認為"理"不是實體,只是"氣"中的條理和秩序。對"測度想象,求見本體,只在知識上立家當,以為良知。"揭露了君主一人私有天下產業的罪狀,作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大膽結論。主要著作有《宋元學案》。

  屬狗的帝王名人

  孫權公元182年--252年

  孫權,字仲謀,三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他繼承父兄的基業,成為三國時期的一代英雄。

  孫權的父親孫堅是東漢末年吳郡富春人,原先只是一縣小吏,黃巾起義爆發後,他募得兵勇千餘人擁兵自守,升為別部司馬,繼為長沙太寧,曾依附袁術鞏固勢力,192年在與劉表作戰中中箭身亡,孫堅的長子,年僅17歲的孫策以孫堅舊部為基礎佔據江東,不到十年時間便削平江東各方割據勢力,成為江東霸主。公元200年,孫策被刺暗殺,他的弟弟,18歲的孫權便成為江東的新主人。

  孫權年輕有為,他注意團結各方面的力量,很快贏得了部下的支援,使江東名士張昭、周瑜、魯肅、程普、太史慈等對他"委心而服事焉"穩定了東吳局勢,208年,孫權與劉備聯合,在赤壁大敗曹軍,與魏、蜀成鼎足之勢,219年,孫權索取荊州,襲殺蜀國大將關羽,次年又在彝陵之戰中大敗劉備,控制了長江中下游地區,229年他在南京稱吳王。

  孫權具傑出的領導才能和獨到的政治眼光,還在稱帝之前就在交州和廣州設立郡縣;242年又派兵攻佔海南島,此間還發兵一萬柄橫渡海峽到達臺灣島,基本上統一江南地區。他推行大規模的屯田措施,使江南地區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航海業有了長足的進步,促進了我國經濟重心由北向南的轉移。東吳在孫權統治時期,始終保持著較強的實力,成為三國中延續時間最長,最後一個滅亡的政權,連同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曹操也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李淵566年--635年

  李淵公元566年出生於北周一個貴族之家,李的祖父李虎曾幫助鮮卑人宇泰在關中建立北周政權,死後被追封為唐國公,李淵年輕時因祖廕襲封唐國公,並擔任過州刺史、郡太守和中央衛尉少卿的官銜,後來被隋煬帝任命為太原留守,成為關隴貴族集團的領袖人物。

  隋末農民大起義爆發以後,李淵審時度勢,看到武已經鎮壓不了農民的反抗,隋朝滅亡已成定局,於是他率眾從太原起兵反隋,他聯絡瓦岡軍李密和其它幾支重多的隋義軍,很快擴充了自己的勢力,617年11月攻佔隋都長安,控制了渭水流域,並以反隋首功的面目出現,使很多義軍望風歸附,他打下長安後並沒有急於稱帝,而是立隋煬帝13歲的兒子楊侑做傀儡尊煬帝為太上皇,一舉數得,既巧妙地避開了與尚有相當實力的隋軍主力下面作戰,又可以用這種暖昧的身份招納隋和義軍兩方面的力量,壯大自己的隊伍,這樣,到618年煬帝死後,李淵不論在實力上,還是在聲望和軍事勢態上都處於絕對的優勢,毫無顧忌地廢掉楊侑,自己稱帝,建立了唐王朝,李淵就成了唐高祖。

  屬狗的清官名人

  海瑞1514--1587年

  海瑞字汝賢,又字國開,號剛峰,1514年生於廣東海南瓊山縣一個秀才之家,他4歲喪父,靠祖上留下的薄田十餘畝與母親謝氏相依為命,生活十分清貧,他發奮讀書,終於在他30歲那年被任命為福建延平府南平縣儒教諭,上任之時即時令禁止學生給自己送禮,規令只行弟子禮,一次延平知府率隨從來南平巡察,其他人都長跪不起,惟獨海瑞長揖作禮;後來,連御史巡按到南平來,海瑞成是揖而不跪,李對責怪他的同僚們說:"學官無跪禮,惟長揖拜",顯示了他剛正不阿的個性。

  1558年,海瑞升任浙江淳安知縣,他清丈增均徭,按土地面積分攤賦役,減輕百姓負擔,打擊豪強,招撫流民,安置生產,並推行保甲法抵禦倭寇騷擾,深受百姓擁護,同時,海瑞為官清廉,公正無私,多次斷疑平冤,不畏權勢,甚至拿辦了浙江總督胡宗寵的兒子,項回了奸相嚴嵩的親信,成了深受百姓歡迎的清官,被譽為"海青天"。

  1562年,每瑞調升嘉興通判,不久就為權貴所陷,降為江西興國知縣,任職一年多在屯田、均役、招撫流亡、吏治方面政績顯著,到1564年,調至京城任戶部雲南司主事,他目睹嘉靖皇帝20年不理朝政,一心煉丹求佛,果斷上書諷諫,這就是著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疏中毫不留情地批評皇上勞民傷財。因而觸怒皇帝,被捕入獄,幸有宰相徐防等設法相救,才免於一死,嘉靖死後,海瑞復官,1567年升任大理寺寺丞繼而又任南京右通政。右金都御史,是他宦途的

  頂峰期,在此期間,為了勒令豪強退田,他懲治了自己示救命恩人徐防的橫行鄉里侄子,成為豪強地主們的眼中釘,他們串通朝中權臣,打擊海現瑞,海瑞很快被解職回鄉,閒居了十幾年。

  1585年,明神生動活潑重新起用年逾古稀的海瑞為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使,又改任南京部右侍郎,署吏部尚書,海瑞不改當年剛直清廉作風,釋出了《禁革積弊告示》著手整頓吏治,反應了人民的願望。2年後,海瑞病故於任上,他的靈柩從南京徑水路運回家鄉時,江兩岸聚集了成千上萬自發前來送葬的人群,表明人民對海青天的懷念。

  焦裕祿1922--1964年

  焦裕祿,山東淄博人,1962年任中共河南省蘭考縣縣委書記,那時正是蘭考縣內水澇、風沙、鹽鹼災害最嚴重的時候,糧食產量降到歷史最低水平,他決心同全縣人民一起改變蘭考的貧窮面貌,為了摸清蘭考自然災害的情況,他親自帶隊到災區調查,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後來,他知道自己患了癌症,仍一直堅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人民稱譽他是"黨的好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