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屬雞的名人都有那些

  屬雞人最需要的是以嚴謹、節制的強硬方式約束自己活躍的個性,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無論自己如何易激動,都不能輕易捲進爭吵的中,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

  屬雞的名人之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劉徹十六歲登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設定中朝,在地方設定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範圍,另外開闢絲路、建立年號、頒佈太初曆、興太學等亦影響深遠。

  劉徹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但在位後期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為其整體正面形象留下負面評價。徵和四年公元前,劉徹下罪己詔。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諡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於茂陵。

  原名永昌,字正卿,諡壯節,廣東番禺龍導尾人今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龍珠直街龍延裡2號,中國北洋海軍將領,甲午戰爭時陣亡,追贈太子少保,入祀昭忠祠,被譽為民族英雄。

  屬雞的名人之戰國政治家孟子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名軻,字子輿,華夏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代表作《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王顧左右而言他》已編入初中語文教科書中,《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 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後世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受儒教祭祀。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屬雞的名人之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廟號“玄宗”,又因其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垂拱元年685年秋八月戊寅,李隆基生於東都洛陽,性英明果斷,多才多藝,知曉音律,擅長書法,儀表雄偉俊麗。永昌年間6過繼給李旦的長兄孝敬皇帝李弘為嗣,初封臨淄王,後改封楚王兼任潞州別駕。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後賜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國家的最高統治權,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前期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後期寵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天寶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寶應元年762年病逝,終年78歲,葬於泰陵。

  屬雞的名人之馬致遠

  馬致遠約1250—1321以後,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名不詳,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元代戲曲作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約在公元1250年,卒年約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後,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

  馬致遠是元代著名雜劇作家,大都現今北京人。因《天淨沙·秋思》而被稱為秋思之祖已選入7年級上人教版語文15課古代詩歌四首之一8年級下蘇教版語文書詩詞曲三首之一。所作雜劇今知有15種,《漢宮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輯本《東籬樂府》。青年時期仕途坎坷,中年中進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後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馬致遠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死後葬於祖塋。

  屬雞的名人之司馬遷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