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道的現狀

  中華茶文化市場,包含茶的生產、製作、銷售等茶產業,同時還具備著品茶、評茶、茶賽、茶藝、茶的研究等精神文化表現。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成立了一批中國茶文化研究社團和機構

  中國真正學術意義上的茶文化研究始於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受到當時興起的“文化熱”大氣候的影響,中國茶文化研究也得到迅速發展,並很快建立起茶文化研究機構、學會、團體等。

  中國茶文化發展現狀分析

  1982年,臺灣率先成立中華茶藝協會;1988年,臺灣成立中華茶文化學會;1990年,中華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中國茶葉博物館於1991年4月在杭州正式落成開館;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開始籌備,1993年正式成立,每兩年舉行一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致力於茶文化研討與交流,不久前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了第九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2001年,在浙江上虞成立了吳覺農茶學思想研究會;江西省社科院中國茶文化研究中心於1998年成立,安徽農業大學中華茶文化研究所2000年成立,這是茶文化學術研究的專門機構,前者將茶文化作為江西省社科院的重點學科進行建設,後者是安徽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唯一一個研究基地。此外,香港、澳門和全國許多省區市紛紛成立了茶文化社團。

  目前,大陸已有湖北、四川、浙江、河北、遼寧、福建、山東、新疆、雲南、寧夏、貴州等省級茶文化學會或協會成立,還有湖州、廣州、昆明、思茅、桂林、寧波、紹興、撫順、汕頭等市級茶文化學會和協會的成立。這些研究機構和學會、協會、團體的建立,對開展茶文化研究和交流,推動茶文化研究不斷深入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如今,已經形成一支造詣深、成梯次、門類齊、素質高、獻身精神強的茶文化科研隊伍和茶文化工作者隊伍。從事茶文化研究人員包括史學界、經濟界、茶業界、哲學界、文學界、醫學界、文藝界人員,其他還有新聞界、攝影界、飲食界、出版界、旅遊界等人員。

  二出版和發表了一批中國茶文化研究論著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陸續創辦了一批茶文化雜誌,為茶文化研究成果的發表提供了條件。《茶人之家》雜誌1983年創辦,1993年改名《茶博覽》,2004年由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公開出版發行;湖北省陸羽茶文化研究會自1983年開始編輯《陸羽研究集刊》,湖州陸羽茶文化研究會自1990年起也編輯《陸羽茶文化研究》;《農業考古》雜誌自1981年創刊後,先闢有茶史專欄,1991年開始推出《中國茶文化專號》;北京的《中華茶人》和《茶世界》、上海的《上海茶業》、廣州的《茶文化》、昆明的《民族茶文化》、四川的《茶界》、河北的《河北茶文化》等也先後創辦;此外,《茶葉科學》、《中國茶葉》、《中國茶葉加工》、《茶業通報》、《福建茶業》、《廣東茶葉》、《茶葉》、《茶葉通訊》、《茶苑》等茶學雜誌也刊發一定數量的茶文化論文。而一些文史哲、藝術、飲食類雜誌及大學學報也偶爾刊發茶文化論文。眾多出版社也紛紛搶灘出版茶文化書籍,形成一股茶文化書籍出版熱潮。

  綜觀20多年來,中國茶文化研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

  一是發表了數千篇茶文化論文。以《農業考古·中國茶文化專號》為代表,該刊是國內容量最大的茶文化雜誌,每期約300頁,刊發各類文章130篇左右,每年出2輯,現已出31輯,計約發表文章4000篇。初步統計,20多年來全國刊發的各類茶文化文章約有6000篇,其中研究論文約3000篇。

  二是出版了六百多部茶文化著作。近年來茶文化熱不斷升溫,茶文化著作出版也日趨繁榮。據不完全統計,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海峽兩岸共出版的各類茶文化書籍有600多種。

  三中國茶文化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20多年來中國茶文化研究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現在茶史研究、茶藝和茶道研究、陸羽及其《茶經》研究和茶文化工具書編纂四個方面。

  1、茶史研究

  在中國茶文化研究中,中國茶史的研究起步最早,目前已成為中國茶文化研究中的熱門。

  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成果是茶學宗師陳椽的《茶業通史》。該書初稿完成於1977年,定稿於1982年,1984年5月由農業出版社出版。全書43萬字,分茶的起源、茶葉生產的演變、中國曆代茶葉產量變化、茶業技術的發展與傳播、中外茶學、製茶的發展、茶類與製茶化學、飲茶的發展、茶與醫藥、茶與文化、茶葉生產發展與茶葉政策、茶業經濟政策、國內茶葉貿易、茶葉對外貿易、中國茶業今昔共15章。《茶業通史》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學通史著作,書中對茶葉科技、茶葉經濟貿易、茶文化都作了全面論述,是一部體大思精之著,是構建茶史學科的奠基之著。1993年,陳椽又出版《中國茶葉外銷史》臺灣碧山岩出版社,對中國茶葉對外貿易的歷史作了深入研究。

  茶學宗師莊晚芳的《中國茶史散論》科學出版社1988年,朱自振的《茶史初探》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年,也為茶史學科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關劍平的《茶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對漢魏六朝茶史作了深入的考證和研究;陳文華的《長江流域茶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按本書的實際內容應該取名為《長江流域茶文化史》”[1],實際上是一部關於中國茶文化史著作;滕軍的《中日茶文化交流史》東方出版中心2003年對中國茶文化向日本的傳播歷程作了細緻的研究。諸家著作都是厚重之作,顯示出作者深厚的積澱。

  郭孟良的《中國茶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是一部簡明的中國茶史讀本。中華茶人聯誼會編輯的《中國茶葉五千年》人民出版社2001年是第一部編年體的中國茶史著作,對近現代茶界大事記載尤詳。

  沈漢、朱自振的《中國茶酒文化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其中上篇是由朱自振撰寫的《中國茶文化史》;餘悅的《茶路歷程——中國茶文化流變簡史》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是一部簡明的中國茶文化史著作;姚國坤、胡小軍的《中國古代茶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王建平的《茶具清雅》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胡小軍的《茶具》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對中國茶具的歷史和發展作了梳理;陶德臣的《中國茶葉商品經濟研究》軍事誼文出版社1999年論述中國茶葉商品經濟發展的歷程;吳旭霞的《茶館閒情》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連振娟的《中國茶館》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年對中國茶館歷史和演變作了梳理。

  斷代茶史著作有樑子的《中國唐宋茶道》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廖寶秀的《宋代吃茶法與茶器之研究》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1996年,沈冬梅《宋代茶文化》北京:學海出版社1999年,丁文的《大唐茶文化》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孫洪昇《唐宋茶業經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還有少量地方茶史著作如《浙江省茶葉志》、《四川茶業史》等。另外,一些綜合性茶著如《中國茶經》、《中國茶葉大辭典》、《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中也涉及到中國茶史的內容。

  各種雜誌上還發表了一批關於中國茶史的研究論文。

  當前中國茶史研究的趨勢,一是專門史研究,二是斷代史的研究,三是綜合研究,朝茶學通史方向發展。茶史研究的時間跨度基本集中於古代清代及其以前,對20世紀中國茶史的研究則非常不夠。然而20世紀是中國茶學、茶葉科技發展最重要、成就最大的一個世紀,理應得到重視和加強研究。

  誠如凱亞所說,中國茶史研究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仍存在諸多不足[2]。有關先秦的茶史,撲朔迷離;漢魏兩晉南北朝茶史,語焉不詳;中華民國茶史,新中國50年茶史,亦待補闕如之憾;至今尚無一部涵蓋中華民國、新中國50年的全面、系統、科學的茶史著作。除陸羽、吳覺農外,古今眾多傑出茶人尚無傳記。中國茶史研究中還存在著許多缺憾和空白,亟待從學術上去填補、開拓。

  2、茶藝和茶道研究

  茶藝是茶文化的基礎,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茶藝和茶道既有聯絡又有區別,兩者內涵和外延均不相同。雖然中華茶藝、茶道古已有之,但是它們在當代的復興、被研究卻是始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

  臺灣是現代茶藝、茶道的最早復興之地。蔡榮章自1980年以來長期致力於現代茶藝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並創立無我茶會。其夫人林瑞萱女士主持坐忘谷茶道室,夫婦倆志趣相投。蔡榮章獨著有《現代茶藝》臺灣中視文化出版社、《無我茶會180條》臺灣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1999年、《茶道教室》臺灣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茶道基礎篇》臺灣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說茶之陸羽茶道》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等,林瑞萱獨著有《心經講義——茶道精神領域之探求》臺灣陸羽茶藝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社等,夫婦合著有《現代茶思想集》臺灣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2000年、《茶學概論》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2000年等。蔡榮章、林瑞萱夫婦為現代茶藝、茶道的理論和實踐作出重要貢獻。

  范增平、吳智和、張巨集庸、周渝等也是臺灣較早致力茶藝推廣和研究的人,范增平出版了《喝杯好茶》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1999年、《生活茶藝館》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茶藝學》修訂版,臺灣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生活茶葉學》臺灣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等,吳智和則出版了《中國茶藝論叢》第一輯臺灣大立出版社1985年、《中國茶藝》臺灣正中書局等。張巨集庸著有《茶藝》臺灣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臺灣傳統茶藝文化》臺灣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等。

  大陸方面,在茶藝的理論和實踐的探索上有突出成就則有童啟慶,她先後出版了《習茶》浙江攝影出版社1996年、《生活茶藝》金盾出版社2000年、《影像中國茶道》浙江攝影出版社2002年,為現代茶藝、茶道提供了正規化。

  此外,陳文華在《中華茶文化基礎知識》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年、《長江流域茶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中,餘悅在《中國茶韻》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年以及《中國茶葉大辭典》中對當前的茶藝、茶道概念和特徵、精神作了精要的闡釋。丁文的《茶乘》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對茶道與儒釋道的關係進行了細緻的剖析。林治的《中國茶藝》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0年、《中國茶道》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0年對茶藝美學、茶道精神等進行了探討。喬木森的《茶席設計》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對茶席設計的基本構成因素、一般結構方式、題材及表現方法、技巧等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丁以壽則以《中國茶道義解》、《中國飲茶法源流考》、《中國茶道發展史綱要》、《中國茶藝概念詮釋》、《中國茶道概念詮釋》等系列論文均見《農業考古·中國茶文化專號》,對茶道和茶藝的概念、分類及兩者的關係作了深入探討。

  中國現代茶藝、茶道還處在探索階段,目前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3、陸羽及其《茶經》研究

  陸羽《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學著作,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經典茶書,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關於陸羽及其《茶經》研究,是中國茶文化研究中的一個熱點。在陸羽的出生地湖北省天門市,不僅成立了天門陸羽茶文化研究會,還成立了湖北省陸羽茶文化研究會;在陸羽生活的第二故鄉浙江省湖州,也成立湖州陸羽茶文化研究會。湖北省陸羽茶文化研究會編輯《陸羽研究集刊》,湖州陸羽茶文化研究會編輯《陸羽茶文化研究》,《農業考古·中國茶文化專號》也闢有“茶聖陸羽研究”專欄,促進了陸羽及其《茶經》的研究,產生了一批研究成果。

  1《茶經》的輯校、註譯和研究

  臺灣最早從事《茶經》研究者為林荊南,他在1976年即將《茶經》今注今譯,這是中國當代最早的茶經譯註本。接著是張迅齊在1978年將日本布目潮風的《中國之茶書》裡的《茶經》譯成中文,見張迅齊編譯《茶話與茶經》臺北:常春樹書坊。1980年,朱小明根據日本福田宗位的《中國之茶書》,將《茶經》譯入《茶史茶典》臺灣世界文物出版社裡。但此後臺灣的《茶經》的譯註就沒有進展了。

  張巨集庸的對陸羽及其《茶經》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整理工作,計已出版的有《陸羽全集》茶學文學出版社1985年的輯校、《陸羽茶經譯叢》茶學文學出版社1985年的收錄外國圖書、《陸羽書錄》茶學文學出版社1985年的總目提要、《陸羽圖錄》茶學文學出版社1985年的文物圖錄,以及《陸羽研究資料彙編》茶學文學出版社1985年的相關史料整理,可惜後來並未繼續。

  大陸對於陸羽及其《茶經》的研究起步較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產生了一批成果。如張芳賜等《茶經淺釋》雲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傅樹勤、歐陽勳《陸羽茶經譯註》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蔡嘉德、呂維新《茶經語釋》農業出版社1984年,吳覺農主編《茶經述評》農業出版社1987年,陸羽研究會編《茶經論稿》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

  20世紀90年代以後又陸續出版了一些,其中以程啟坤、楊招棣、姚國坤《陸羽《茶經》解讀與點校》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最為精審。肖毛電子版的《茶經集註》在網上流傳很廣,考證時有新解。

  童正祥、周世平輯編《新編陸羽與茶經》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3。全書分陸羽生平、陸子茶經、陸羽詩文集、友人詠詩選、歷代銘記選、紀念地圖集七部分,資料翔實。本書雖然以資料見長,但也注入作者的研究成果,許多觀點以註解的形式呈現。

  在當代這些《茶經》的註譯和研究著作中,吳覺農主編《茶經述評》和陸羽研究會編《茶經論稿》無疑是《茶經》研究的重要成果。

  此外,遊修齡對《茶經·七之事》“茗菜”的質疑,丁以壽對《茶經·七之事》“《廣雅》雲”的考辨,沈冬梅對宋刻百川學海本《茶經》版本的考論,寇丹對《茶經》文化內涵的揭示,朱乃良對《茶經》與唐代茶文化關係的研究等,都有一定的創見。

  除了對《茶經》的成書時間分歧較大外,通過眾多專家學者的研究,基本對《茶經》的版本流變、成書地點、歷史地位和學術價值達成共識。

  2陸羽生平和思想研究

  陸羽作為世界上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被後世奉為茶神、尊為茶聖,享有崇高的聲譽,理應得到重視和研究。

  關於陸羽研究的成果,基本集中在大陸。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就發表了一批有新見的論文和專著。

  朱自振史唸書《全唐詩中的陸羽史料考述》《中國農史》1984年1期,鉤沉《全唐詩》中陸羽的行跡資料。

  傅樹勤《茶神陸羽》農業出版社1984年,則是最早關於陸羽的傳著。

  歐陽勳研究陸羽及其《茶經》30年,發表論文《“茶聖”陸羽》《中國農史》1983年4期等,出版專著《陸羽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顯示出深厚的積澱。

  寇丹發表多篇關於陸羽及其《茶經》的研究論文,後來結整合《陸羽和茶經研究》一書。他關於陸羽形象、思想性格、理想的論述,關於陸羽“西江水”的闡釋等,別具慧眼,成一家之言。

  丁文《茶魂》陝西旅遊出版社2004年是一部關於陸羽的評傳,分身世、遊歷、隱居、友情、茶具、茶藝、品水、事業、結論共9章,末附“陸羽年譜”,頗具系統、實用。

  周志剛對陸羽與李冶、懷素交往的考論切實,而他的《陸羽年譜》《農業考古》2003年第2期、第4期,援引歷史材料,言必有據,是到目前為止關於陸羽生平年表、年譜最可信的一種。

  錢時霖對陸羽在湖州寫《茶經》的考證、《陸文學自傳》真偽的辨析,朱乃良對陸羽研究中一些有爭議問題的考辨,都有獨立見解。

  儘管陸羽的出生是個迷,生平有許多空白和疑團,性格、思想也複雜,但經過20多年的研究,陸羽的形象漸漸清晰、豐滿起來。

  4、茶文化工具書編纂出版

  1茶文化文獻資料的挖掘、整理和彙編

  茶文化文獻資料的挖掘、整理和彙編,是中國茶文化學術研究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茶文化學科建設的應有之義。

  新時期最早出版的是陳祖槼、朱自振編輯《中國茶葉歷史資料選輯》農業出版社1981年,收入自唐至清的茶書58種和少量雜著、藝文,雖然僅40餘萬字,但重要的茶書和資料基本收錄,所以廣受歡迎,但是該書對一些茶書的內容視為“遊戲之作”而刪削又留下遺憾。

  1990年,吳覺農編輯《中國地方誌茶葉歷史資料選輯》農業出版社,將南宋嘉年間至中華民國三十七年編撰的16個省、區的1226種省志和縣誌中有關茶和山、水的歷史資料悉數收錄。

  1991年,朱自振編輯《中國茶葉歷史資料續輯方誌茶葉資料彙編》東南大學出版社,收錄26個省市自治區的1080種方誌中有關茶的資料。

  1999年,阮浩耕、沈冬梅、於良子釋注點校的《中國茶葉全書》由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一方面該書收錄現存茶書64種,其中輯佚7種,後附已佚存目茶書60種,是蒐集中國古代茶書最多的一本彙編;另一方面,又加以點校和註釋,並附作者簡介,考定版本源流,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而由陳彬藩、餘悅主編,35位茶文化專家歷時10年編輯而成的250萬字的《中國茶文化經典》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出版,成為收集中國古代茶文化文獻資料最全面的資料彙編,為中國茶文化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是該書校對欠精,引用時應慎重。

  餘悅總主編的《中國茶葉藝文叢書》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年,目光關注當代茶文化資料,從收錄的茶事詩詞古體、散文、小說、歌曲和論文來看,雖非各類資料的“全編”,也頗有參考價值。

  方健對中國茶書的蒐集、校正,也取得一定的成績。

  2辭典的編纂

  張堂恆主編《中國茶學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陳宗懋主編、二百餘位學者合作撰著的《中國茶葉大辭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年,其中也有相當部分茶文化的內容。

  朱世英、王鎮恆、詹羅九主編的《中國茶文化大辭典》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2年,全書144萬字,收入詞條近萬,是一部全面巨集富的中國茶文化辭典。

  3其它

  茶學宗師王澤農主編的《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茶業卷》農業出版社1988年,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王鎮恆、王廣智主編的《中國名茶志》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年,它們雖然是茶學著作,但其中也有部分茶葉歷史文化資料。

  中華茶人聯誼會編輯的《中國茶葉五千年》雖說是一部編年體茶史著作,但也可視之為茶史資料集,該書對研究近現代中國茶葉科技、經濟、文化、教育、交流等極具參考價值。

  陸羽及其《茶經》的資料彙編。

  上列四個方面成果是就主要方面而言,此外,在茶與儒道釋、茶與文學藝術,茶俗、茶具等方面,都有可圈可點的成果。如賴功歐《茶哲睿智》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及有關論文對中國茶文化與儒道釋的關係作了深入研究。餘悅《問俗》浙江攝影出版社1996年、姚國坤《飲茶習俗》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年對中國各地茶俗的研究,於良子《談藝》浙江攝影出版社1996年、《翰墨茗香》浙江攝影出版社2003年對茶與書畫篆刻的研究,寇丹《鑑壺》浙江攝影出版社1996年、宋伯胤《茶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吳光榮《茶具珍賞》浙江攝影出版社2004年對紫砂壺及茶具的研究,錢時霖《中國古代茶詩選注》浙江古籍出版社、莊昭選注《茶詩三百首》南方日報出版社2003年對中國古代茶詩的註釋和研究,都取得一定成果。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趨勢

  精神調劑 陶冶情操 審美教化

  中華茶文化歷史悠久,是在民間土壤裡發育起來,幾千年來,飲茶風習在民間之盛,已達到“茶為食物,無異米鹽”,成為日常生活“開門七件事之一”的必需品。關係到人類的生活、勞動、生產和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等,亦即與人的利害關係相當密切。馬克思主義認定,勞動創造了人,創造了語言,產生了意識和創造工具的能力,並在社會共同勞動和交往中產生了藝術。所以,人們在長期勞動、生活中,經過生產實踐、科學實踐、和其他社會實踐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這正是產生中華茶文化的形式和內容。使茶文化很快成為一門倍受關注的學問,吸引著多少文人騷客、政要權貴、佛門高憎書其事、詠其事、研其事。茶文化成為獨樹一幟的文化生活景觀。

  中國古代的時候,人們對中國茶就非常認真的研究。根據記載,中國開始研究茶文化,可以追溯到西晉杜育的《荈賦》,唐代中期茶人和詩僧皎然的《飲茶歌?誚崖石使君》,著名茶聖陸羽的《茶經》,明代茶人張源的《茶錄》等,一些茶家和愛好者從事研究,並著書立傳,以供後人參考研究,使之相互傳承發揚光大。茶,可以提神解乏,以茶養生、自娛、敬客、贈友,完全變成一種充滿審美情趣的藝術行為。人類在種植、加工茶葉的辛勤緊張的勞動中,把製作出來的成果,在勞動之餘或休閒時候,慢慢捂出一套泡茶和品茶的技藝。隨著藝術的提高,現代的茶家們根據沖泡全過程,總結出八道程式:“白鶴沫浴、觀音入宮、懸壺高衝、春風拂面、關公巡城、韓信點兵、鑑嘗湯色、品啜甘霖。”把泡飲香茗的全過程用文字來提煉,並提升到茶文化的高層次來表現,使之更精彩生動。茶家們在泡飲時,認真講究茶質、用水、茶具、沖泡,“水用清泉,爐以炭火,茶具小巧,茶講形、香、色湯色、韻。”自成一家,別具一格。增進娛樂性,提高情趣,陶冶情操。

  同時,茶家們的品嚐方法也很講究,不是大碗豪飲,而是小啜、含口、徐咽、細品,通過品嚐過程中的感受和遐想,產生審美的愉悅,進入詩化的美妙的境界句,達到哲理的高度。人們在工作之餘,休閒聚會的時候,用上優質的茶具,拿上一泡好茶,圍坐在一起,或是評茶論道,或是促膝談心,或是暢談天下大事……;有的和著茶韻吟詩誦賦、揮毫潑墨、讀書看報、自娛自樂,激勵情感,心胸坦蕩,受益非淺;有的自捧一杯香茗,淡然而坐,慢斟細品,清心無慾、拋棄煩惱、修身養息,借品茶體驗和領悟清和、儉約、自尊、廉潔、求真、求美的高雅境界等等。通過開展茶文化活動,可以激發人們認識美、熱愛美、追求美、創造美的生活情趣和理想。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豐富人們的審美經驗,改變人們的審美態度。

  從泡茶到品嚐的藝術過程,人們把它歸納為“茶藝”,古代的茶家把它稱為“茶道”,亦稱作“茶德”。 如唐代的劉貞亮就提出“茶十德”:“以茶散悶氣,以茶驅腥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癘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其中“利禮仁”、“表敬意”、“可雅志”、“可行道”等就是屬於茶道精神範疇。劉貞亮所說的“可行”之“道”,是指道德教化的意思。即飲茶可以有助於社會道德風尚的培育,明確地以理性語言將茶道的功能提升到最高層次,可視為中國古代茶道精神的最高概括。這就是在泡茶和品嚐這個過程中,所追求、體現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風尚,它經常和人生處世哲學結合起來,成為人們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要求。安溪茶商感德鎮的吳高明在太原勇鬥持刀匪徒的事蹟;黃澤輝汕頭勇擒持刀竊賊等,這些見義勇為的壯舉,正是他們成長在茶鄉,受到誠信為本,分清善惡,仗義為重,勤勞致富的美德陶冶感染,產生了內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諧統一,所譜寫一曲又一曲的正氣歌。所以,茶文化可以起到精神調劑,宣洩情感,陶冶性情,宣傳教化,規範行為,審美情趣,社會道德風尚的培育等作用。激起人們對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分清醜惡,辨別是非,改造世界觀。

  溝通感情 以和為貴 團結和諧

  早在唐代,飲茶就在中華大地非常盛行,幾千年來流傳至今,成為最時尚的日常生活景觀。人們不管是在家人相聚,還是在商場、賓館迎賓待客,商務洽談,交際往來,休閒會友等,都離不開它。宋代文人杜小山的詩句“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大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那種在寒夜來造訪的特殊客人,以茶勝酒,品茗敘舊的歡樂之情,別有一番情趣,截然不同的意境,躍然紙上。正如現代南安蔡四田先生寫的詩句:“故友親朋鄰里家,上門一到請杯茶。手端香茗表心意,勝過登樓上酒吧。”明代文學家許次紓在《茶疏》“論客”中有“賓朋雜沓,止堪交觥籌,乍會泛交,僅須常品酬酢。”體現以茶交友的道理。所以早在先前,人類就用茶來互相交流,互相溝通,交際會友,成為感情交流的必須品。

  人們由於政治利益,經濟利益,也由於信念、性格、修養和人生觀等等的差異,人與人之間是一個充滿各種複雜心理因素的互相作用的整體,彼此之間必然會產生摩擦和糾葛,和發生矛盾。而常常依賴於內在的情感溝通和心理認同,通過各種方式的交流來溝通情感,傳達資訊,促進理解加強團結。在家中,泡上一壺好茶,使家人親屬團聚同飲上一杯香茗,增強了親情和代與代之間和諧氣氛。對鄰里、朋友、賓客捧上一杯熱茶,這一微妙方式,可以和氣生財,消除誤解,化解矛盾,成為人們之間進一步增強友誼,增進了解,加深感情的好途徑,這種認識、瞭解、熟悉的過程,也就是改變、溝通人際關係的過程。互相交流,互相認同,互相理解。以達到和誠相處,同飲香茗,共話友誼,使人類在和煦的陽光下共享親情、友情,促進社會和諧。 真乃:“樂者天地之和,禮者天地之序。”

  同時,通過舉辦“茶藝”和“茶王賽”等茶文化活動,可以吸引和激勵人們的好奇和興趣,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和激勵了人們的競爭意識,自覺和不自覺的參與和情不自禁的狀態中拋開糾葛和隔閡,聚合到一起,互相交流經驗,暢談觀點,切磋技藝,互相支援,和同其他群體成員一起,為同一個目標的成功而興奮、失敗而沮喪。從而達到團結凝聚,和睦相處,

  臺灣茶業的發展,與大陸有著千絲萬鏤的關係,特別跟安溪的茶事和茶文化更是分不開。拒史料記載:清威豐五年,安溪人林鳳池率先把烏龍茶引入臺灣。據說臺灣有名凍頂烏龍茶就是從這起源的;還有臺北的木柵地區,當地的臺灣同胞都習慣把這裡生產的鐵觀音茶葉稱為“安溪鐵觀音”。至今臺灣仍保持著“以茶代酒”的待客習俗。近幾年來,隨著兩岸關係的和諧發展,兩岸茶商互相交易,頻繁來往,茶文化和鐵觀音成了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紐帶,兩岸茶緣愈結愈深厚。茶情依依,茶韻點點滋心頭。近幾年來,每年約有20萬安溪籍臺灣同胞回到家鄉探親訪友、旅遊、經濟貿易,其中有不少是經營、銷售茶葉的。所以,茶文化使海峽兩岸同胞自覺不自覺的拋開隔閡,茶葉在兩岸關係中牽線搭橋的作用日益明顯。宋微宗趙構的《大觀茶論》中提到“致清導和,韻高致靜”是中國茶基本精神的高度概括。讓大陸、臺灣兩岸在茶文化的溝通、吸引、激勵的社會效能中,達到化解矛盾、消除誤解、增進了解、以和為貴,早日使祖國疆域完整,同胞團圓,和睦相處。同時,安溪的鐵觀音茶產業、茶文化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它將成為世界和平使者,促進和平、繁榮富強,人民的大團結。所以,茶文化可以製造友好氛圍,化解矛盾,團結和諧的社會功能。

  傳播知識 增進交流 促進發展

  中華茶文化因其特定的內涵,具有很強的民族性,在不斷的豐富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延伸繁榮,在國內普及推廣。也不斷向周邊國家傳播,不斷影響著這些國家的飲食文化。中國茶與茶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最為深刻,尤其上日本茶道的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淵源關係。日本代表團井摩紀小姐學過茶道,她表示日本的茶文化源於中國,“中國的茶文化是一門了不起的藝術”。日本傳統文化也源自中國,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可以促進兩國青年友好交流。同時也傳入朝鮮、俄國等周邊國家,從不同時期的茶禮、茶具、茶宴、茶道、品嚐方式等等,跟中華茶文化有不少相同之處。

  臺灣的烏龍茶製作技術本是安溪人於清代傳入的。在臺灣的一些茶事活動都具有相同之處,在大陸流行的茶王賽、茶藝、茶歌、茶舞等文化也在臺灣不斷地演繹和發展。如今在閩臺農業合作的推動促進下,臺商又將臺灣先進的製茶技術傳回了安溪。以茶文化等方式交流往來,互相傳播知識,如今已成為兩岸加深聯絡和鄉情的重要方式。據初步統計,臺商已在安溪登記註冊臺資企業有60多家。其中茶葉企業有24家,投資總額976萬美元。隨著大片臺資茶葉基地的建立,臺資茶廠的開辦,臺商不僅帶來了資金、裝置、知識和技術,而且帶來了新的觀念,新的管理模式,安臺的經貿合作,達到了傳播知識,互相交流,促進發展的蓬勃發展的態勢,大大的推動了安溪茶產業的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深遠的社會效益。

  同時,還通過“茶藝表演”、各類“茶王賽”、“茶業萬人培訓”、“安溪鐵觀音神州行”、“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會”“中華茶產業國際合作高峰會”等交流活動,全面普及、傳播茶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知識,使之達到傳播知識,促進交流,發展經濟的效果。如:1996年11月,安溪茶藝到北京獻演,第二天北京日報一篇報道顯眼寫著“安溪茶藝一夜傾倒北京城”。產生極大的轟動效應。

  樂中求智 修身養性 有益健康

  人類通過茶文化的活動,如茶藝表演、茶王賽,休閒品嚐,茶歌、茶舞、茶詩等等,在娛樂中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哲理,人們在身心愉悅的同時,滿足求知需求;提高感知記憶能力、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藝術欣賞水平;激勵人們智力的開發,啟迪智慧,增強智慧,促進思維嚴密活躍,提高邏輯思維能力;舒暢了心情,掌握了技能,激發豐富了想像力,發掘創造力,使人變更聰明能幹,更能適應社會要求,因而越來越被人重視。如通過茶王賽以後。茶農在激烈的競爭中,啟發瞭如何改變傳統制作方式;如何用空調器來調製溫度;如何發展生態茶園等等,以提高質量,製作精品,樹立品牌,使茶產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中國人飲茶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開始是將其作為食物,然後作為藥物,後來成為飲料,隨後發展為一門生活藝術。隨著茶藝的成熟,古代至今,曾有一大批文人騷客介入茶事活動,撰寫了很多的茶作品,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茶詩,提高了飲茶的文化品位,使品茗成為一種藝術享受。如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陸羽的《茶經》、徐謂的《徐文長祕集》、許次紓的《茶疏》等等。特別是羅廩的《茶解》專門談到品嚐意境:“山堂夜坐,手烹香茗,至水火相戰,儼聽松濤,傾瀉人甌,雲光縹渺,一段幽趣,故難與俗人言。”真正的茶人品茶,最好是山堂夜坐,親自動手,觀水火相戰之狀,聽壺中沸水發出像松濤一般的聲音,香茗人杯,茶煙嫋嫋,恍若置身於雲光縹渺之仙境,這樣的幽人雅趣是難以和俗人講清楚的。 真乃靜神養性,如脫俗塵之境界。

  日本高僧把中國的茶藝帶到日本後,把它作為修行佛法追求得道的一種手段,並將其作為佛門清規的組成部分,被嚴格的傳承下來。我們現代人,在緊張的勞作之後或節假日之中,也常帶著家人、朋友或單身一個,尋找一處清靜幽雅的環境,泡著香茗,或慢斟細品、或看書閱報、或揮毫潑墨、或吟詩作對,拋棄一切世俗之舉,人間憂煩,潛心養性,達到美的享受和更高的精神境界,陶冶了情操,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精神境界。

  人類從發現茶到利用茶,已有幾千年,一直把茶當作治病、保健之良藥。據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源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荼”是茶的古稱,歷代著名的醫書皆記載了茶的功效,包括明目、令人思維敏捷、輕身換骨等。人類在獲取生產資料的過程中付出了繁重的體力或腦力勞動,使人們在一段時間內身心處於緊張狀態,而這種長期的緊張狀態,會嚴重地損害勞動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這就需要人們在緊張勞作之餘安排休息時間來進行精神和體力的調理,中華茶文化的泡茶和品嚐過程所創造的輕鬆愉快的氛圍,使人們的緊張狀態得到鬆弛,勞累得以消除,體力得到恢復。有效的幫助和促進勞動者的心理、生理、身體的健康。公元1211年日本僧侶榮西在其著作《吃茶養生記》一書中寫道:“茶是養生的神奇良方,對延年益壽具有超凡的力量,從古至今,它一直是山居者長壽的萬靈丹。”

  茶的藥用成分關於茶葉的藥用功效,早在2000多年前已被公認。但由於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茶在藥用上很大程度還屬於經驗性質的。20世紀後期以來,茶葉生物化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醫學研究的參與,使得對茶葉的藥用有效成分及其藥理功效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目前已經證實,茶葉中和人體健康關係的成分主要有以下幾類:1、咖啡鹼。是一種中樞神經的興奮劑,因此具有提神作用。2、多酚類化合物。3、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B族、葉酸、維生素C、E、K等。4、礦質元素。如磷、鉀、鈣、鎂、錳、鋁、硫等。5、氨基酸。6、其他。如二苯胺、a-氨基丁配、還有脂多糖等,它們含量雖然不高,但具有獨特的藥效。

  醫學界的人士和茶家們,根據對茶長期研究中,把中國茶的藥用總結有十個方面。1、茶能使人化痣潤膚,振奮精神,增強思維和記憶力。2、茶能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並有維持心臟、血管、等正常機能的作用。 3、飲茶對防止齲齒有很大的好處。4、茶葉有抑制惡性腫瘤的作用,飲茶能明顯地抑制癌細胞突變。 5、茶葉含有妊娠婦女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鋅。6、茶葉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7、飲茶能抑制細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壽。8 、飲茶能防止動脈硬化,高血壓和腦血栓。9 、飲茶能興奮中樞神經,增強運動能力,提高運動員的比賽成績。10、飲茶有良好的減肥和美容效果,特別是中國的烏龍茶效果尤為明顯。

  茶家在長期從事茶產業中,體會、掌握了科學技術、科學管理和利用茶文化來提高茶的質量,有利身心健康,搞活產銷渠道,發展經濟的重要性。他們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班,大力發展生態茶園,樹立品牌意識,從茶樹種植、施肥、病蟲害防治、茶葉製作的全過程,到產品包裝,都要求技術過硬,細心操作,認真檢驗,作到產綠色、自然、健康的生態茶。發揮茶文化的功能,讓消費者更瞭解,更放心、更廣泛的去接受它,達到全民促進身心健康的效能,讓人類的明天更和諧健康幸福。

  發展經濟 情繫民生 構建新生活

  茶文化最明顯的特點和最大的功能,除了它具有中華民族大文化的功能,還具有很強的促進經濟發展,繁榮經濟市場,推動社會效益的功能。因為一般精神文化的社會效益和功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開展活動,陶冶情操,潛移默化的長期作用產生的。而茶文化不但具有大文化的功能,還具有它的獨特性:就是通過一定的茶事活動,直接和經濟掛鉤,立即取得經濟效益。在今天的商品經濟社會裡,這種效能發揮的越來越明顯,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人們發展經濟的特殊手段。如“鐵觀音茶王賽”在香港舉辦中,評出的茶王在激烈的競爭中,100克鐵觀音身價竟達11萬港元的天價,這就是通過茶文化的功能所起的經濟效應。還有“茶藝表演”“茶文化節”等等,就是運用了這種效能,使社會生活出現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現狀。

  回顧中國的茶史,根據記載,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就有茶的出現,在這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茶几經起落,幾經興衰。而在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年代。那些帝王將相、高官達貴,誰曾關心詢問茶事、民生之事,似乎從來沒有考慮過要賦予茶事活動以崇高使命。雖然他們也經常品茶、茶宴、賜茶等茶事活動,但是他們脫離了人民群眾,只會壓迫,剝削、苛詐、統治人民。那能去體會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那種“皆辛苦”的滋味。那些整日為生活忙碌奔波的勞苦大眾,不可能對中國茶的作用和效能進行探討、研究,更不可能用其來發展經濟,促進社會效益而有所作為。七十年代以前,國家由於忙著搞政治運動和注重發展農業生產,茶產業被當做付業,甚至當為“割資本主義尾巴”而遭到冷漠。所以,長期以來中國茶的對民生作用和社會效益得不到發揮,中華茶文化不是在前進,而是停滯,甚至比其他國家還落後。

  改革開放以來。從安溪茶產業的發展,讓我們可以看出中華茶文化市場對發展經濟,促進民生的重大意義和作用。九十年代以前,雖然安溪縣是盛產烏龍茶的故鄉,全縣每個鄉鎮都有種植茶葉,象感德、祥華、長坑、西坪等地方,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擁有茶園。以前,茶農種植、管理都是靠天吃飯,不懂的科學管理、防治病蟲害、改造低產園、剪枝促芽等科學方式。製作茶葉的裝置十分落後,從採青到產品,全部採用人力手工來製作,都是採用一般傳統人工製作方法,在製作中消耗掉很大的勞動力。加工出來的茶葉質量差、成本高、市場銷售慢、價格低、茶農收入微薄,經濟得不到發展,生活貧困,使民生難於脫貧富裕。在1978年,安溪縣茶葉總產值僅950萬元,曾經是福建省最大的國家級貧困縣之一。

  俗話說:“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的統一,缺一不可。天時,就是指機遇。安溪茶產業興盛於改革開發縱深發展之時,經濟競爭激烈,經濟市場繁榮時代,這種機遇真是千載難逢。地利,就是指地理環境所造成的優越性。安溪是烏龍茶之鄉,鐵觀音唯一發源地,它的氣候、地貌、土壤、溫差、溼度等特定條件是生產優質鐵觀音的優越基礎。人和,就是指人與人之間和諧;領導者和人民關係的和諧,包括觀念、決策、導向、作用等;人和自然界的和諧。縱觀歷史發展的歷程,天時、地利是客觀的,人和是主觀。人要主動、積極、創造性的、充分利用客觀的優越性,來發揮主觀能動性,使之“天、地、人三者合一”,而進行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同時,建成集商貿、加工、餐飲、運輸等為一體的中國茶葉貿易中心,中國茶文化旅遊中心,成為中外馳名的“中國茶都”。為開展各類茶事活動基地,為茶農創造提供貿易、交流、發展經濟中心基地;舉辦“茶葉萬人培訓”工程和各類茶葉技術、管理培訓,狠抓精品,創造品牌;藉助“茶藝”“茶王賽”等茶文化活動,走向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地區;同時,成功舉辦“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會”、“中華茶產業國際合作高峰會”等茶葉合作交流活動。這樣,提升了安溪鐵觀音的知名度,把安溪茶葉推向全國、全世界。如今,安溪全縣108萬多的人口,涉及茶產業的近80萬人,據不完全的統計,在全國各地開設的茶莊店茶藝館有3萬多家,僅茶葉營銷人員近10萬人,產品出口銷售於日本、俄羅斯、東南亞、歐美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縣擁有茶園40萬畝,年產茶葉4萬噸,預計今年產量將達歷史最高水平5萬噸產值45億元人民幣。茶文化市場成為安溪的傳統特色龍頭支柱產業,成為真正的民生企業。同時,形成了一業促百業,“一業旺,百業興”的大好局勢。

  2005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5156元,安溪縣被評為“全國縣城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使這個閩南最大的貧困縣一躍進入了全國“百強縣”。茶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富有很強的生命力,在社會上長期存在和發展,始終影響著生產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才使社會和諧平衡的發展,並不斷地創造出更高層次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茶文化市場的繁榮,推動茶產業的發展。茶產業是產生茶文化的基礎,茶文化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以茶產業興盛為基礎,以所取得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為動力,明天將發揮更大的市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