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姓的來源介紹

  顏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其源出頗多,主要有:出自姬姓、曹姓、源於北戎、滿族等,尊夷父為顏姓的得姓始祖。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顏姓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邑名為氏,據《姓譜》及《通志.氏族略》所載,西周時周公旦長子伯禽受封於魯國,其庶子食採於顏邑,其後有顏氏。

  二:出自曹姓。以王父字為氏,周代邾國邾武公名夷父,字顏,稱為顏公,其後亦有顏氏。

  三:源於北戎,東胡族,濊貊、肅慎,蒙古族、東胡族乞顏部,屬於以歷史事件仿生為氏。

  四:其它民族融入回族的也有,如回族的宛姓、顏姓,源出滿族的完顏氏

  五:源於滿族,出自遼國屬蕃 女真巴顏部,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為氏。

  六:源於鮮卑族、党項族、鄂溫克族等,《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等中記載:乞顏氏,古稱乞雅惕氏等,到了金、元時期,多有党項族、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稱乞顏氏,或稱恰特氏、怯特氏,滿語拼音為Kiyat Hala或Ciyat Hala,即乞顏氏的異讀,世居錫喇塔拉今甘肅張掖永固鎮、武威一帶,後多冠漢姓為顏氏,奇氏。

  七: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巴顏部,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為氏。

  八:源於女真族,出自東北 金國時期女真完顏部,屬於 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九: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十:源於契丹族,出自遼國末期耶律·慎思,屬於帝王賜改姓漢化為氏。

  十一: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得姓始祖

  夷父。字顏,又稱邾顏公,即位後稱邾武公。傳說上古顓頊帝的玄孫陸終,一次產下六子,依序為樊、惠連、萊言、安、季連。後周武王興師克紂,大肆分封諸侯,就把陸終五子安的一個叫做挾的裔孫,封於邾地,最初乃魯國之附庸,後來傳到夷父的時候,因其字為顏,《公羊傳》謂之顏公。後邾國被楚國所滅,顏公子孫便以王父字為氏,稱顏姓。他們尊夷父為顏姓的得姓始祖。

  顏姓分佈

  當代顏姓的人口已近170萬,為全國第一百一十二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3%。自宋朝至今1000年間,顏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湖南、廣西、湖北三省區,大約佔顏姓總人口的33%,其次分佈於山東、福建、四川、江蘇、廣東、臺灣、浙江、江西,這八省的顏姓又集中了48%。湖南居住了顏姓總人口的12%,為顏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以湘鄂桂為中心向四周散佈的顏姓分佈狀。顏姓分佈很廣,但不均衡。顏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湘桂瓊、閩臺、粵贛大部、浙江南端、湖北南部、貴州大部、雲南東南、四川北段、青海東部、甘肅中西部、魯蘇交界地區、黑吉東部,顏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22%以上,中心地區可達2.2%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22.2%,該地區居住了大約61%的顏姓人群。在魯蘇浙大部、安徽、上海、江西東北、河南東南、湖北北部、陝西南端、甘肅東南、寧夏西部、;內蒙古西部、雲川大部、重慶、貴州西北、黑龍江西部、吉林中部,顏姓在人群中的頻率在0.11%一0.22%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21.2%,該地區居住了大約31%的顏姓人群。

  顏姓姓氏文化

  郡望

  魯郡:亦稱魯國、魯國郡。西漢朝初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三國時期的曹魏及晉朝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又改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有個魯州魯郡,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其間雖然都轄有曲阜,如隋朝時期曾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唐朝時期魯國郡在今山東省的滋縣。

  琅琊郡:亦稱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琅琊臺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朝統一六國後,在境內設琅琊郡,並附置琅琊縣,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時期治東武今山東諸城,並增琅琊國、櫃縣和祝茲侯國治於境內,下轄五十一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即墨、嶗山、膠縣、膠南、沂水、營南、日照、五蓮、贛榆今江蘇贛榆及青島等地。東漢朝時期琅琊國改治到開陽今山東臨沂。晉朝時期改置為琅琊省。北魏時期治即丘今山東臨沂。隋朝時期又復置琅琊縣。唐朝時期又裁廢,境地歸膠州、諸城,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廢黜,後有沂州琅琊郡。從魏、晉朝時期起,琅琊臺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屬琅琊郡國。另一處琅琊郡在今江蘇南京一帶,此後廢置至今已千餘年。

  堂號

  魯國堂:以望立堂。

  琅琊堂:以望立堂。

  復聖堂:孔子的弟子顏回,春秋時魯國人,勤儉好學,樂道安貧。孔子讚歎他說:“顏回真難得啊!吃的是一筐子飯,喝的是一瓢子水,住在僻陋的環境中,要是別人,必將憂煩難受了,顏回卻安然處之,並沒有改變他向道好學的樂趣啊!”顏回二十九歲時,頭髮就全白了,三十二歲時就去世了,他死後,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你的弟子誰最好學?”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他發了怒,很快就消解,從不把憤怒轉移到別人身上;有了過錯馬上就改正,絕不再犯。可惜他短命死了,現在嘛,就沒有這樣好學的了。”後世都將他列為孔門七十二賢人中最賢的一個,以德行著稱。後世儒家尊他為“復聖”孔子為至聖,孟子為亞聖,顏子為復聖。

  顏姓家族名人

  顏回:春秋時魯國賢人,為孔子得意門人,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他:“不遷怒,不二過”。三十二歲英年早逝,後世稱其為“復聖”。

  顏真卿:唐代大臣、書法家。顏真卿善正、草書,筆力沉著雄渾,為世所寶,稱為"顏體"。故宮博物院藏有其66歲作《竹山連句》墨跡。著有《顏魯公文集》。

  顏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學家。祖籍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曾祖含,右光祿大夫。祖約,零陵太守。父顯,護軍司馬。少孤貧,居陋室,好讀書,無所不覽,文章之美,冠絕當時,與謝靈運並稱“顏謝”。

  顏復:山東省人,宋代畫家、官吏。顏回四十八代孫,官至太常博士。顏耕道:湖南省平江人,元代學者。博古,工於詩,尤善草隸,亦工繪事。

  顏輝:廬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元代畫家。善畫人物、佛道,亦工鬼怪,造型奇特,用筆雖見刻露,卻筆法奇絕,有八面生意之趣,開明初吳偉畫法之先河。有《中山出獵圖》、《李鐵柺像》傳世。

  顏宗:廣東省南海人,明代畫家。舉人出身,曾任邵武知縣,後署兵部員外郎。善畫山水,融北方山水畫風於南方山水畫中,多寫平遠景色,蒼渾健勁,獨具風格。有《湖山平遠圖》遺世。

  顏師古: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人,顏之推之孫。唐代學者、訓詁學家,官至中書舍人,著有《五經定本》等。

  顏昭甫:顏之推的曾孫。唐代官吏、學者,歷官侍郎,華州刺史。工篆、籀、草隸書,與內弟殷仲容齊名,而勁利過之,為伯父師古所賞重。

  顏真卿:顏昭甫之孫。唐代大臣、書法家。開元年間進士,累官至監察御史。

  顏博文:德州今屬山東省人,北宋畫家、詩人。徽宗時進士,仕著作佐郎。長於人物,亦善水墨花卉。遺畫有《羅漢圖》、《閒雲出岫圖》、《野水圖》等。

  顏直之:長洲今江蘇省蘇州人,宋代畫家。善畫人物,工小篆,作《集古篆韻》,官至中散大夫。其子顏汝勳,官朝請大夫,亦工篆。